時間:2020年09月03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旨在以山東省淄博市金晶大道(高新區段)兩側改造為例,對城市更新的頂層設計、改造路徑進行調查研究,探討城市更新的策略和機制。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更新,城市設計
一、區位及整體概況
片區范圍為山東省淄博市金晶大道(高新區段)兩側,濟青高速公路以南、柳泉路以東、中潤大道以北、淄東鐵路以西圍合區域,面積約5.3平方公里。
金晶大道是貫穿淄博市桓臺縣、高新區、張店區的一條城市主干道,連接青銀高速淄博下路口片區,承載著大量的客運、貨運交通的重擔,也是淄博市的重要門戶。現狀的金晶大道及兩側用地卻與其地位極為不匹配,特別是濟青高速下路口貨運車輛通道外移,使得金晶大道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和交通運輸車輛形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對金晶大道兩側用地進行更新改造愈加緊迫。
二、現狀概況及存在問題
該片區是淄博高新區最早建設的區域之一,以工業、物流用地和村莊舊改多層樓房為主,土地以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混雜的模式存在,用地布局、道路系統、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和城市風貌等方面問題突出,在文化傳承、區位優勢挖掘和活力激發中存在著矛盾。
1.用地現狀及存在問題:片區面積約5.3平方公里,現狀建設用地477.52公頃。建設用地中工業用地137.47公頃,約占28.8%;居住用地74.62公頃,約占15.6%;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22.63公頃,約占4.74%;商業服務業用地52.66公頃,約占11.%;物流倉儲用地9.78公頃,約占2%;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101.70公頃,約占28.8%;綠地與廣場用地69.07公頃,約占14.5%。整體用地布局混亂,建設隨意性較大,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混雜;二、三類工業用地比例較大,公共設施、公園綠地規模比例較小,且分布不均衡;城市環境質量有待提升。
2.開放空間現狀及存在問題:主要沿金晶大道兩側分布,金晶大道兩側現狀主要為道路綠地,綠化景觀較差。該片區開放空間結構體系不合理,以道路防護綠地為主,缺少居住區級生活型綠地。其次,空間布局不合理,主要沿河、沿路分布,生活區相對欠缺。
3.建筑高度現狀及存在問題:目前規劃區內較高建筑主要集中于區域南部以及老城區改造的新建建筑、部分公共服務建筑。城區現狀高度控制缺乏規劃引導,建筑高度缺乏規律。標識型建筑缺失,城市天際線缺乏特色缺失。建筑高度與周邊水系、綠地之間缺乏協調。
4.建筑質量現狀及存在問題:整體上金晶大道兩側近年新建居住小區、商業建筑、公建建筑等建筑質量較好,部分老舊小區、工業廠房建筑質量較差。新舊建筑相互交雜,城市建設隨機性較強。建筑風貌、建筑色彩混亂,城市特色缺失。
5.用地性質現狀及存在問題:金晶大道兩側建筑性質主要為工業和居住功能,主要產業業態為汽車銷售服務產業、工業生產、企業辦公、物流倉儲等。現狀建筑性質空間分布較混亂,缺乏系統的組織。部分不同性質的建筑存在功能相互干擾的現象。
6.道路交通現狀及存在問題:現狀城市級主干路主要有金晶大道、柳泉路、魯泰大道、中潤大道,次干路有民祥路、蘭雁大道、萬杰路,支路有南營路、萬杰路、青龍山北路。部分區域存在道路密度較低的情況,東西向道路存在連接不暢的情況,高峰時段出現蜂腰現象。道路網結構不合理,支路、次干路數量較少,同時存在淄東鐵路對城市的割裂現象,來自柳泉路、金晶大道的交通量無法有效的疏散。
三、功能定位及規劃建議
1.空間架構。依托淄博高新區產業轉型的契機,打造以魅力商業、運動體育、創智產業為核心功能,輔助以產業服務、物流、精品社區等功能的城市綜合性產業片區。開放空間設計策略為:(1)疏通金晶大道綠地開放空間軸線。(2)規劃設計產業窗口門戶開放空間節點。(3)完善金晶大道與魯泰大道交叉口開放空間節點設計。(4)完善金晶大道與中潤大道交叉口開放空間節點設計。
2.空間結構及用地布局。通過規劃形成“一軸、一帶、兩核、兩心、四片區”的空間結構。
一軸:金晶大道——以產業為脈串聯綜合各功能的核心區產業發展軸。
一帶:萬杰路——商業服務休閑娛樂發展軸。
兩核:高速出入口生態核、活力青年社區核。
兩心:門戶產業中心、娛樂休閑中心。
四片區:生態宜居社區、創智研發產業區、娛樂運動活力區、創新科技生活區。
3.景觀風貌。可分為四大主題風貌區:北部社區景觀風貌區、北部創智核心風貌區、南部運動休閑核心風貌區和南部創新科研辦公風貌區。
4.公共空間系統。在金晶大道帶狀開放空間的基礎上,圍繞金晶大道及主要交叉口布置規劃區核心開放空間,規劃設置多條綠化通廊。
5.界面控制。主要控制道路兩側城市界面,控制建筑的開發強度、建筑高度等元素,不同分區的建筑界面控制標準不同,共同營造良好的城市景觀形象。
四、以城市設計為手段破解城市更新的頂層規劃缺位
1.引導型城市設計解決功能定位問題
將更新對象面向金晶大道兩側整個片區,結合核心區控規研究開展引導型城市設計,明確整個片區的功能定位和功能板塊劃分問題。對金晶大道兩側現狀空間結構進行梳理,突出其功能地位、提升中心區的活力,并融入城市傳統文脈與交通區位優勢,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風貌、強化城市門戶的帶動作用。劃定沿金晶大道、魯泰大道、中潤大道等幾條重要城市主干道的重要視覺走廊、景觀節點、空間軸線,抓住重要節點組織開敞空間,實現金晶大道兩側空間綜合利用與景觀環境、商務區形象等之間的協調。
在尊重上位規劃、現狀建設條件的前提下,對用地布局、規劃結構和功能進行研究,提出功能定位為以運動體育、高端商務、汽車展銷、精品社區和產業服務等功能的城市綜合性片區,并劃分為八大功能板塊。對八大功能區段進行劃分并組織空間布局,提倡配置高效多元的混合功能布局結構,滿足市場化開發的需求,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綜合效益,推動金晶大道兩側地段開發建設。
2.實施型城市設計解決項目落地問題
面向重點節點的局部街坊,結合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工程實施型城市設計,解決更新項目落地實施問題。在符合整體城市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編制區域修建性詳細規劃,并作為引導性城市設計的補充以及實施依據,將修規成果參與城市設計細化。
充分利用規劃技術手段,通過開放共享的地上地下交通、共享活力環、公共文體服務共享、社區底層開放、功能置換、共享綠地等,帶動空間的功能活化和服務升級,豐富空間內涵,活躍空間功能及景觀布局,從建設效果和項目整合上起到以點帶面、輻射周邊的效果。
3.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全面展現建筑形象和景觀特色
在梳理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的基礎上,優先補齊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根據控規確定的人口數量,按照相關標準完善設施配置,在保證數量的同時,盡量提高設施的可達性。在公共空間方面,以澇淄河景觀設計為先導,結合青年公園布局,形成藍綠交織軸線,打造連續的公園、廣場,提升濱水綜合環境品質。同時,打通公共開放空間和公共通道,構建慢性網絡,連接居民區、公交站點、公共服務設施和開放空間點,充分利用共享交通設施,形成多層次、聯通的公共空間網絡。
城市規劃論文投稿刊物:《城市設計》(雙月刊)期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是中國第一本專門針對城市設計領域的期刊。
確定設計區域重點節點、空間構成要素,建設視廊、視點、視域等視線組織分布,確定建筑群體的形態特征,以及群體建筑的組合類型特征。該區域劃分為四大主題風貌區,在社區景觀風貌區、創智核心風貌區、運動休閑核心風貌區和創新科研辦公區。沿片區內主要道路構建主要城市形象帶,形成三軸一帶景觀風貌軸線體系,營造生態、開放、活力的城市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1.《淄博高新區金晶大道民祥路至中潤大道段兩側城市設計》
2.《淄博高新區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作者:1于濤 2. 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