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5月11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為了解本地區小學生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曉及應用情況,根據2016年頒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1],制定了本次調查問卷,力圖通過調查提出本地區小學生食育教育的相關建議。
1.對象與方法
對象為本地市教育區具有代表性的學校六年級畢業生。以隨機抽樣面對面調查問卷方式進行,必要時附以口頭調查。
2.結果
2.1【基本數據】調查總人數30人。
2.2【膳食結構調查】
2.2.1對于鹽、油、糖攝入的情況調查:平時飲食中喜歡咸的占30%,喜歡甜占37%,喜歡多油的0,喜歡少鹽占30%,少糖占27%,少油占50%。可見學生偏甜和咸,少油。
2.2.2對于蛋奶豆制品及谷薯類、堅果攝入的情況調查:每天(或者一周當中經常)吃雞蛋的學生占77%,攝入豆漿或豆漿或其他豆制品的占70%,攝入米面食的占83%,面包或其他糕點占70%,油條等油炸食品占10%,地瓜、土豆等占47%,麥片、粗糧食品等占63%。其他占17%。可見30%左右學生蛋奶豆制品及谷薯類攝入不均衡。對于堅果類攝入的情況調查:每天吃一點堅果的學生占40%,每周吃一點占33%,基本不吃的占27%。可見大部分學生沒有每日或每周經常攝入堅果的習慣。
2.2.3對于蔬菜、肉類、水產品攝入的情況調查:素食學生占3%,葷素搭配的90%。可見大部分學生每餐都有蔬菜和葷菜搭配攝入,肉類和蔬菜攝入相對較多。對于水產品攝入的情況調查:魚蝦等水產品每周能夠吃一次的占37%,每周吃兩次的占27%,每周吃三次及以上的占2%,基本不吃的占13%。可見大部分學生對于水產品攝入不足。
2.2.4每日水攝入的情況調查:每天喝水在1400毫升以內的占9%,1600毫升的占20%,1800毫升的占6%,2000毫升的占30%,2200毫升的占6%,2400毫升的占3%,2600毫升的占6%,3000毫升的占6%,3000-3600毫升的占3%,4000-4800毫升的占3%,基本不喝占3%。可見部分學生缺乏每日攝入正常水量的認識。
2.2.5對于每日膳食種類攝入調查:每餐攝入膳食種類大于等于三種的占63%,少于三種的占23%。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薦[2]: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部分學生每日攝入膳食種類明顯不足。
2.3【每日膳食攝入量管控調查】
2.3.1每天肉、水果攝入量調查
每天吃蛋、肉、水果量吃多少都有控制的占70%;愛吃多少吃多少的占3%;這幾種不是每天都吃的占27%。可見大部分學生對于攝入量有管控。
2.3.2對于每日膳食攝入量管控調查每餐吃到剛好吃飽的占47%,吃到七八成飽的占50%,撐到吃不下的占3%。可見大部分學生對于每日膳食攝入量有管控。
2.4【膳食指南知曉調查】知道各種主食提供什么營養的占43%,知道蔬菜水果提供什么營養的占100%,知道堅果、豆類奶類提供什么營養的占60%,知道肉魚蛋類提供什么營養的占7%。魚肉蛋類的營養知曉度低。
2.5【膳食指南應用調查】分析學生為自己設計的一日三餐食譜,從中看學生對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應用意識及飲食習慣學生設計的食譜沒達到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平衡的占100%。其中接近平衡的占13%。在學生設計的食譜中,谷薯類和蔬菜、畜禽肉類的攝入安排較為充足,主要問題:少蛋占47%;少奶占33%;少豆制品占80%,少堅果占97%。
結論本研究有下列發現:
1.對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學生做得比較好的是:喜歡少油食物,每餐都有蔬菜和葷菜搭配,攝入情況較好,谷薯類和蔬菜、畜禽肉類攝入較為充足,對于蛋、肉、水果量攝入量有管控,對于每日膳食攝入總量有管控,大部分學生每日攝入水比較及時。問題是:食物偏甜,偏咸,沒有每日攝入堅果的習慣,對于水產品攝入不足。
2.學生對于各種食物的營養知曉程度由高到低排序為:蔬菜水果、堅果和豆類奶類、主食、魚肉蛋類。對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曉不足,對于各類營養素沒有認識,對于科學膳食也沒有系統和明確的認識。
3.通過引導學生模擬設計一日三餐可見,大部分學生對于達到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需要沒有意識,在日常生活習慣中,對于谷薯類和蔬菜、畜禽肉類的攝入較為充足,其他食物攝入不足。每日缺少的食物按照由高到低分別是:堅果,豆制品,蛋,奶。可見學生對于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產能營養素的了解和認識和攝入不足。
4.參考身高標準體重法計算的被調查學生肥胖度,人數從高到低分別是:偏瘦,正常,偏重。說明營養不均衡導致的營養不足居多。
討論通過以上結論得出:關于在小學進行食育教育,在必要性、開設學科、年級、內容以及學習目標等方面提出建議如下:
1.開設食育課的必要性:本地區小學生對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曉不夠系統和清晰,應用意識不強,需要相應的食育教育。
2.開設食育課的年級:本次六年級書面調查的同時,也同步進行了同一學校三年級120名學生口頭調查和試講,調查內容是在目前開設的健康教育課當中,希望學習哪些內容。經過課堂調查,50%以上的三年級學生主動提出希望學習健康飲食內容,表現出對飲食營養比較迫切的學習需求。因此建議將食育教育開設到小學三——六年級健康教育課中。
3.食育課的內容:建議食育課學習內容包括——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當中的膳食結構、攝入量以及各類食物的營養、食物種類多樣化、簡單的營養餐判斷和設計、平衡膳食習慣養成等。
4.本地區食育教育的目的: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本地區小學生對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曉和應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年1月2016年5月第1版,2019年1月第1版第9次印刷第3頁
食物營養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食物與營養立足于農業、食物與營養領域的結合,宣傳報道國務院頒布的有關食物與營養的相關政策和辦法的貫徹實施情況;指導各地調整食物結構,改善膳食構成,引導居民合理消費;促進我國食物生產、食品加工、流通、食物營養方面的科研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