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04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杉木是一種亞熱帶樹木,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合在濕潤溫暖的氣候環境里生長,不適宜大風、干旱的環境,對于生長土壤有著嚴格要求。廣西是種植、培育杉木的重點區域,這幾年因為自然資源的優勢,使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推動了廣西省林業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杉木;種植技術;應用實踐
近年來,廣西的林業行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國重點木材加工產區,早在2006年,廣西人工林內主要種植的是桉樹,種植范圍非常廣泛,但是到了2008年,廣西遭遇了特大冰凍災害,導致該地區大量桉樹死亡,給廣西林業發展帶來沉重打擊;诖耍藗円庾R到當地的氣候更適合種植鄉土樹木,而且當時我國非常重視培育優質杉木的建設工作,進一步推動了地區杉木產業良好發展。
從2010年開始,杉木苗木的價格越來越高,到了2015年,已經上漲至1.2~1.5元/株,緊接著,政府部門開始持續擴大杉木人工林的種植面積,預計到2020年可以實現6.67萬hm2/a的增長速度[1]。可以說,廣西杉木產業發展迅速的原因就在于林業行業高度重視增加杉木科研力度,并且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廣西杉木良種選育及大中徑材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的提出,使傳統杉木種植產量低、成材率低、木材供應量少等問題得到有效的處理,在全體有關人士的積極努力下,已經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杉木造林技術規程,給其林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1杉木種植管理技術
1.1圃地管理
圃地管理設計范圍廣泛,例如包含了圃地選址、場地建設、維護保養等多方面內容,對于杉木種植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圃地選址工作,在選取地點的時候,為了保障杉木健康茁壯成長,務必要選在陽光充足、水源充沛的位置,土壤條件也有著嚴格要求,最好是黃棕壤和黃壤,而且越肥沃越好,在完成選址工作以后,還要選擇在適當時間進行煉山。
場地建設則是要改善土壤條件,進行整地、除草、施肥等工作,一般情況下是在每年的1月份就開始整地了,先除草然后碎土均勻添加基肥,等到除完草的7d以后,找一個陰天完成播種工作,然后覆蓋好黃土,掌控好濕度以防被雨水沖走。在杉木幼苗的高度超過了5cm,最好選擇在下完雨以后開展補苗、間苗,使得杉木生長、發育保持合理密度,防止出現過密和短株問題[2]。
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則包含施肥和管控苗木生長,要及時在多雨季節中的雨后完成至少2次以上的圃地追肥,對土壤濕度進行分析,可以直接施肥或兌水澆灌,對追肥工作進行合理管控,有利于保障樹苗健康茁壯成長,增加抗病性。及時做好病蟲害防范措施,避免對其他苗木造成影響,對于杉木的追肥通常都是和除草工作一起進行的,在實際情況有所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適當施加一些碳酸氫鐵。
1.2選種培育
傳統杉木的不足就在于品質較差、成活率不高、產量較低,這就需要積極開展針對杉木的選種培育工作,例如百色,就積極引薦了廣西林業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選擇高品質杉木,規避傳統杉木缺點,獲取良好的經濟收益。現階段,大部分科研單位都已經進行了關于杉木的選擇培養研究,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創建了一套完整的杉木培育技術體系。而且廣西省的政府部門還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的政策制度給予杉木種植以支持和推廣,取得顯著成效,例如白色種類的杉木,完全可以滿足市場上的產量及品質需求。
另外,政府頒布的補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當地人民種植杉木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市場需求的大力推動下,致使杉木選種培育工作得到全面落實和推廣。
1.3造林技術
在杉木種植管理過程中,會對其產生重要影響的就是造林技術的實施,例如壯苗的選用、施肥管理以及間伐時間等。選用高品質壯苗可以提高杉木林質量以及產量,使杉木體積更大,經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高品質杉木的體積要高于普通杉木30%;選用壯苗有利于提高其幼苗成活幾率,加快生長速度,增強杉木的抵抗能力。
而科學、合理地進行施肥,可以提供杉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具備的養分,杉木非常喜歡肥料,因此可以說,施肥管理對杉木質量和產量的影響是較大的。杉木發育時需要大量的磷、氮以及鉀肥,尤其重要的就是磷肥,在和其他肥料進行科學配比以后,可以促使杉木更好生長發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杉木發育的階段,肥料配比會不斷出現改變,這就需要結合其實際生長情況進行科學、合理調配。例如在最開始發育的時候,要提高磷肥比例;到了6、7個月的時候,就需要增加氮肥的使用量;在穩定生長時期,要同時加大鉀肥和磷肥比例[3]。
合理間伐是指在杉木生長的第7~9年、13~16年完成采伐,控制好間伐的合理性,有利于調節杉木種植密度,第1次間伐量可以控制在30%,第2次間伐量可以控制在35%;因為胸徑較大的杉木價格相對較高、市場競爭力更好,所以第2次采伐完成以后,還需要每間隔5~6a就采伐1次,同時把采伐量控制在30%,有利于保障杉木種植較好地進行全周期經營,獲取更多經濟效益。
就是杉木的強化管理工作,在杉木成長全過程里,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并招納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提高種植技術以及管理水平,管理理念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通過提高種植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保障杉木種植管理技術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經濟性。
1.4病蟲害防治
在杉木種植管理技術的實踐應用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杉木種植的病蟲害防治,這對提高杉木質量、產量具有重要影響和作用,F階段,因為人工種植的杉木林里生物種類較單一,所以導致生態系統不平衡,很可能引發病蟲害,在發生病蟲害以后,杉木林的生態調節能力會被影響,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基于此,就需要重視做好具備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例如可以使用人工干預法保障其健康成長,人工干預法包括使用殺菌劑、殺蟲劑等。
1.4.1病害防治
杉木很容易引發黃化病、炭疽病以及杉木猝倒病,其中黃化病多發于幼苗和中齡杉木,致使其成長速度變慢,嚴重情況下導致杉木死亡。針對黃化病可以采取施用綠肥亞青以及對排水情況進行改善,進一步增強杉木的抵抗能力,對于病情嚴重的杉木,要進行及時處理或在必要情況下改為種植其他樹木。炭疽病常發于苗木枝葉處,對枝條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情況嚴重的話會使其死亡,針對這個問題,需要科學、合理選擇種植杉木的位置,做好日常的松土、除草工作,有利于增強其防病害的抵抗力,在杉木抽梢的時候,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或1%波爾多液都可以有效預防引發炭疽病[4]。
在廣西地區,最主要的病害就是杉木猝倒病,會導致樹木迅速枯竭至死,常用的防范措施就是壯苗;還可以把適量的敵克松攪拌在土壤里,敵克松和干土的比例為1:30,需要注意的是,用來種植杉木的土壤必須是干凈的、沒有種植過其他植物的,避免因為過多的細菌對幼苗造成侵蝕。
1.4.2蟲害防治
杉木易引發雙條天牛和白蟻蟲害,雙條天牛會讓杉木生長速度放慢、樹葉枯黃、樹干干枯至死,在預防此類蟲害時,要管控好種植杉木的密度,避免種植過密問題。針對廣西地區的杉木來說,白蟻帶來的危害是極其惡劣的,通?梢允褂脽熝ā缦侅`等消除白蟻[5];要在不損害樹木的情況下,鏟除白蟻的巢穴。針對杉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做好巡視工作,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病蟲害,把損失降到最低。
2林業生產中杉木種植的推廣技術實踐
2.1基于杉木品種的推廣技術實踐
在推廣杉木種植技術的過程中,值得大力推廣的杉木品種有灰杉、水杉、黃杉等。但是因為在種植價值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所以就需要有關人士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和生態環境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制定健全完善的杉木種植方案,既可以創造良好經濟效益,還可以起到修復生態環境的作用。
2.2提高公益性管理的工作效率
要推進林業的更快更好發展,則要求相關單位具有良好的服務觀念,在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時,不忽略生態效益,即要以恢復生態環境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建立公益性管理制度,推動杉木種植的健康發展;诖耍嘘P人士要清晰明確其公益性發展目標,在大力推廣杉木種植管理技術時,緊密結合其公益性特點、需求,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加大公益性管理力度,進一步提升公益性管理的工作效率。
3結束語
本文以廣西地區為例,針對杉木種植管理技術和推廣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具有重要價值的意見和措施,希望可以給有需要人士提供參考,助力我國林業產業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黎少榮.杉木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實踐分析與研究[J].農技服務,2017,34(6):79-80.
[2]覃衛華.關于杉木種植管理技術與效益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8):194.
[3]鐘美秀.林業生產中杉木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分析[J].植物醫生,2017,30(7):23.
[4]李日鳳.杉木種植技術在廣西林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南方農業,2015,9(3):14-15.
植物方向論文范文:清水江流域林業生產中的杉木采伐年限分析
摘要:在對明清時期清水江流域林業生產的研究之中,就杉木的采伐年限這一問題,學術界探討較少,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十八杉”說和“二十杉”說。至于這兩種說法的對錯,以及林業生產中的具體采伐年限,目前學界無人關注,本文試對此進行簡單論述。
關鍵詞:“十八杉”;“二十杉”;供求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