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8月12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培育現代化供應鏈等領域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同時,首次把物流與水利、鐵路、公路等并列納入國家需要優先發展的基礎設施范疇。2020年湖南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高達14.7%,物流業已成為支撐湖南省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其中,道路貨運物流業作為湖南省物流業的主體,2019年全省道路貨運量占總貨運量的86.45%,道路貨運費用占全社會物流總費用的48.23%,道路貨運行業從業者約90.8萬人,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因此,要推動湖南省物流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和關鍵在于道路貨運物流業的提質增效。
關鍵詞:道路物流;提質增效;平臺經濟;機制建設;政策支撐
一、發展質量和物流效益
省域道路貨運物流發展質量指標主要由貨運量、貨運周轉量來反映。道路貨運物流發展效益指標主要由社會物流總費用在GDP中占比、運輸費用在社會物流總費用中的占比等數據衡量。省域道路貨運物流業質量、效益情況等結論由其與全國平均水平以及其他省份的比較得出。
1.湖南省道路物流發展質量處于全國中下水平
2017年全國各省貨運量與周轉量統計數據顯示:湖南省在全國31個省市中,貨運總量排第7位,總周轉量排第14位;在中部6省中,貨運總量低于安徽省、河南省,排第3位,總周轉量僅高于湖北省、山西省,排第4位。盡管湖南省道路貨運總量在全國各省份中處于前10位,但由于貨運總周轉量更能體現道路貨運物流業發展質量,湖南省仍處于全國、中部中下游水平。由此看來,湖南省道路貨運物流業發展水平偏低。全國一些貨運物流業相對發達的省市則與湖南省情況相反,盡管運輸量不高,但因口岸、綜合樞紐等優勢,周轉量大,發展質量卻高于湖南省。
例如,上海、河北、福建、遼寧等省市貨運量分別排在全國的第20,6,17,9位,但貨運周轉量則分別排在全國的第2,3,10,4位。湖南省2017年GDP在全國31個省市中排第9位,貨運周轉量排第14位,這反映出湖南省道路貨運物流業發展與GDP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
2.湖南省道路物流發展效益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
2019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4.6萬億元,GDP的占比為14.7%,湖南省社會物流總費用(物流成本)為5995.9億元,GDP占比為15.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湖南省物流運輸費用為2677.5億元,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48.2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
保管費用為1950.6億元,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35.1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為923.7億元,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16.6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發達國家的社會物流總費用GDP占比在8%~9%之間,運輸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60%以上,保管費用約占社會物流總費用30%,管理費用僅占社會物流總費用5%左右。湖南省貨運總量中道路貨運約占90%,上述各項指標表明,湖南省道路貨運物流發展效益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更大。
二、主要原因分析
道路貨運物流系統主要包括貨運交通樞紐物流基地、運輸企業物流服務、物流信息平臺、政策支撐四大體系。筆者從道路貨運物流系統四大體系分析上述兩大主要問題的原因。
1.物流樞紐不強,園區、站場等運行效率較低綜合貨運物流中道路貨運優勢在于中短途接駁運輸量大,而運輸樞紐是道路貨運物流的關鍵集散中心。從國家層面《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看,湖南省最高層次的運輸樞紐總體在規劃中僅在全國的第三層次陣營,在全國運輸樞紐的前19位之外。
郵政、阿里、京東、順風等快遞物流龍頭企業的全國性跨省區域中轉、集散物流中心,無一家布局設置于湖南省。從全國來看,湖南省運輸物流樞紐規劃建設層次不高,區域中心性不強。湖南省擁有國家級物流示范園區2個、國家優秀物流園區10個、省級物流示范園區6個,同時規劃布局建設交通運輸物流園區137個,包括22個一級物流園區、70個二級物流園區、45個三級物流園區。通過對湖南省600戶道路貨運業戶的調查數據顯示,由于運輸銜接不暢、場地租金貴、配套設施不完善、服務功能不足、管理不規范等原因,72.61%道路貨運業戶選擇不進駐物流園(基地)。湖南省評定認證的汽車貨運站場僅有53個,僅占中部六省的11.6%,且分布不均衡,懷化、湘西等地區尚無汽車貨運站,長沙市也僅有13個四級貨運站。
2.缺乏龍頭企業,現代運輸方式發展水平不高《互聯網周刊》顯示,2019物流企業(互聯網指數)TOP100名單中,湖南省無一家入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名單中,湖南省僅1家,排第44位;全國近50家物流行業上市企業,湖南省無一家;交通運輸部在全國已確定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283家,湖南省有14家,僅占全國總數的4.9%;2017年、2018年交通運輸部組織評估的前20位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名單中,湖南省無一家企業上榜。
湖南省營運車輛在10臺以上的物流企業數量占比、專用貨運企業數量占比、集裝箱運輸企業數量占比、大型物件運輸企業數量占比分別低于全國水平的5.06%,22.76%,31.38%,2.04%;湖南省道路一體貨車數量和噸位數分別占全省貨車總量的78.63%和53.19%,甩掛貨車數量和噸位數分別占全省貨車總量的21.37%和46.81%,該比例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上述指標數據反映出湖南省道路貨運物流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3.平臺建設較弱,產業鏈高端部分發展慢目前,湖南省已建立了具備車源供需、貨源供需、專線發布等功能的湖南省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并以此為依托成立了由物流、貨主、第三方服務共同參與的湖南物流信息產業聯盟機構,但全省尚未形成用戶量上規模、行業有影響的道路貨運物流信息平臺,在各類媒體發布的物流平臺、貨運APP等全國10強排名中,湖南省尚無一家。這一現象的根源主要在于湖南省貨運物流平臺建設環境基礎薄弱,企業對平臺、信息的投入、重視、使用等程度均不夠。根據對貨運業戶獲取貨源信息途徑調查統計顯示,湖南省59.9%的道路貨運企業擁有固定的貨源,21.95%的企業等貨上門,11.5%的企業通過個人中介,只有6.6%的企業通過網絡平臺;調查的貨運業戶中,貨源信息成本占銷售額比例低于5%的占61%,低于10%的占87%,高于10%的僅有13%。
湖南省物流產業鏈高端服務環節薄弱,缺少專業化的物流設計研發機構,貨運信息服務企業仍然是以傳統業務為主,少有道路貨運供應鏈設計創新型、金融供應鏈融合創新型、品牌領軍型、上市等企業。湖南省2018年道路貨運以信息配載、代辦、物流配套服務為主業的企業共2576家,各部分占比分別是38.2%,42.43%,19.37%,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44%,低6.95%,低26.86%。
4.政策優勢不足,引導激勵發展體制不完善道路貨運物流業高流動性決定其生產要素向政策優勢強的區域集聚。湖南省道路貨運物流業的政策優勢相對要弱于其他省市。例如,江西省贛州市對入駐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物流企業實行最高增值稅75%左右的財政補貼;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將增值稅地方財政分成的80%~90%部分返還大型物流企業;全國“營改增”政策實施導致運輸企業因發票抵扣鏈不完整而稅負增加,;湖南省貨運車輛上牌登記、高速公路貨車通行、二手車交易年檢等監管相對較嚴,貨車年檢費用相對較高。
三、主要對策
1.提升樞紐、園區、站場等規劃建設和運行層次從服務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區位優勢出發,開展高層次運輸物流樞紐論證工作,積極爭取湖南省運輸物流樞紐項目,特別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鐵路、航空、港口等運輸物流樞紐,力爭進入國家運輸樞紐規劃布局建設的第二層次以上陣營。發揮長沙市運輸物流樞紐對全省的龍頭帶動作用,對標武漢、成都、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運輸物流樞紐的規劃、布局、建設和運行管理。
(1)樹立“得樞紐得中心”意識,改變湖南省物流、交通發展意識停留在“重建設、輕流通”階段局面,提高長沙運輸物流樞紐中心規劃、建設和運行定位的國際性、全國性、跨省域性、門戶性。(2)規劃布局多中心疊加型運輸物流樞紐,將重要運輸物流樞紐定位為物流、生產、金融、信息等多重中心建設和運行。(3)運輸物流樞紐、園區、站場規劃建設從目前重視硬件、忽視軟件的2.0方案轉變,抓住“新基建”機遇,盡快趕上浙江、江蘇、湖北、深圳等省市已經進入的4.0方案,高度重視樞紐性、平臺性、智慧性,與交通、金融、智能制造等產業的融合性,以及交通、商貿供應鏈的完整性。
2.加快道路貨運物流業發展,加速培育大企業
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湖南省相關部門應提高對道路貨運物流業經濟社會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支柱性作用重要內涵的新認識,盡快將物流列為湖南省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系統設計一批省、市包括道路貨運的重大關鍵性物流項目,由省政府成立項目攻關機構,及時做好與國家相關部門的對口銜接,將項目納入國家建設和重點支持建設范疇。
3.著力平臺經濟,推進道路貨運物流產業鏈高端發展
湖南省相關部門應樹立“得樞紐者得天下”意識,以道路貨運物流平臺為抓手,牽引、融合發展湖南省“平臺經濟”、“樞紐經濟”、“總部經濟”、“門戶經濟”、“數字經濟”、“流量經濟”等“四新”經濟。通過平臺聚集資源、分享資源、復用資源,促進道路貨運物流業高質量、集約、綠色、可持續發展,引入新智力、新資本,加速道路貨運物流產業鏈的高端發展,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1)篩選、培育領軍企業,加大扶持力度(2)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市場.(3)支持創新創業支撐服務平臺體系發展.(4)在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引導、扶持和優惠。建議以服務國家交通物流中心建設為方向,圍繞交通物流的基礎技術支撐服務和基礎業務服務,重點建設為其生產和服務企業提供支撐的信息化企業,支撐帶動運輸物流服務業的大數據、電子商務和社會服務等服務大平臺,以重點平臺建設推動運輸物流的跨領域、跨行業協調創新。
運輸論文范例:揭陽港疏港鐵路貨運機車交路可行性分析與研究
4.出臺優勢政策,實現運輸物流一體化管理體制
對標道路貨運物流發展迅速的省份,湖南省相關部門應加強車輛落戶、交易登記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監管。
(1)在稅收優惠、財政補助、管理服務等方面,盡快出臺具有比較優勢的政策,吸引各方道路貨運物流業生產要素向湖南省聚集。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實施“創新鏈+產業鏈”,引進高端企業和研發機構,促進道路貨運物流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成果產業化;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扶持,鼓勵通過股權合作實現產業化發展;加大對道路貨運物流自主創新的政策扶持,拓展支持手段。
(2)在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推行道路貨運物流聯席會議制度,參與單位包括各地市的發改、交通、商貿、工信等單位,群策群力,協同解決重大難題、推進重大項目、制定政策措施。加強統籌規劃和政策落實,由各地市發改部門主導,以交通運輸部門為主體,建立物流業發展管理體系,進一步落實物流業發展的指導和監管職能。
作者:陶衛沈民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