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19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電梯是現代高層建筑必備的垂直交通工具。做好電梯檢驗,對保障電梯長期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現在,檢驗人員在對電梯進行檢驗時常常忽視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又會影響電梯的安全運行。本文將闡述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并研究優化電梯檢驗的策略。希望本文可以幫助電梯檢驗人員做好電梯檢驗工作。
關鍵詞:電梯檢驗;問題;優化;策略
電梯是現代高層建筑必備的垂直交通工具。在現代高層建筑中生活、工作的人們每天出行都離不開電梯。但電梯投入使用后,會在封閉的電梯井內運行很長時間(有的電梯每天要運行數百次),導致零部件出現磨損、電氣設備老化。因此,為保障電梯長期安全運行,必須認真做好電梯檢驗。
電梯檢修論文范例:探討電梯安全運行與保障策略
一、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
(一)電梯沖頂或電梯蹲底
電梯蹲底,指的是電梯下行至底層端站時,因無法有效制停而撞向底坑;電梯沖頂,指的是電梯上行至上端站時,無法有效制停而繼續沖向電梯井頂部。造成電梯沖頂、蹲底的主要原因有:制動器失效或制動力不足、制動器壓緊彈簧制動松弛、斷裂[1];制動器電氣觸點粘連或不斷開(可導致制動電磁鐵無法釋放)、制動器開閘間隙過大;制動器閘瓦和制動輪摩擦引起制動器閘瓦和制動輪過熱,導致制動能力下降;制動器卡死、制動器臂、軸銷斷裂等故障導致制動器不能有效閉合;制動輪與閘瓦面上有油污、端站保護開關失效、強迫換速開關失效、限位開關失效、極限開關失效,等等。
(二)曳引能力不足
曳引式電梯由曳引機驅動,依靠曳引輪和鋼絲繩之間摩擦力帶動轎廂沿垂直軌道運行。若曳引繩的曳引力不足,則無法保證轎廂正常提升,繼而產生打滑狀態。造成電梯曳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①曳引輪槽磨損或曳引繩直徑減小。隨著電梯的運行,曳引繩與輪槽的不斷摩擦,致使曳引繩直徑不斷減小,曳引繩逐漸向槽底接近,使曳引繩與繩槽切點夾持力逐漸降低,造成摩擦力不足,導致曳引能力下降[2]。②傳動和減速機構磨損。曳引機主軸、軸承、齒輪、蝸桿等機械運動部件在長年運轉會出現過度磨損、老化,導致曳引力嚴重下降。
(三)軸承燒傷
曳引機長期運轉,導致軸承溫度過高,軸承滾動體或內外圈發生烤藍現象;軸承及軸承座膨脹,出現“卡死”;過高的溫度使軸承退火,發生膠合甚至咬死。造成軸承燒傷的主要原因有:潤滑油不合格或潤滑不當、供油不足,油污染嚴重;軸承內部間隙不當;軸承安裝不當、動靜件發生干涉、摩擦[3];密封件太干或過緊。
二、優化電梯檢驗的策略
(一)實施精細化檢驗
所謂精細化檢驗,指的是將電梯檢驗的全體項目細化為一一個小細節,再抓住每一個細節,針對各個細節進行精準、仔細、嚴格的檢驗。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化解問題。
1.1 檢驗曳引繩的曳引條件
使電梯處于最低層平層狀態,轎廂裝載至125%額定載荷后,在機房觀察曳引繩是否在曳引輪上打滑;把加速度測試儀放在轎廂內的水平面上,在空載轎廂下行及滿載轎廂上行工況下,當運行至額定速度時,按動急停按鈕或切斷主電源,用測試儀器記錄電梯停止過程中的減速度[4]。
1.2 檢驗曳引繩
仔細觀察曳引繩末端是否固定在轎廂、對重或系結鋼絲繩固定部件的懸掛裝置上,固定時是否采用了金屬繩套或樹脂填充的繩套、自鎖緊楔形繩套;每根鏈條的端部是否采用合適的端接裝置固定在轎廂、對重(或平衡重)或系結鏈條固定部件是否在懸掛裝置上。用肉眼仔細觀察鋼絲繩在卷筒上是否采用了帶楔塊的壓緊裝置(或其他裝置),仔細檢測曳引繩繩徑。
1.3 檢驗制動器
使用2條皮帶,將單臺電機連接到制動器所作用的零件上,然后啟動電機,觀察制動器在持續通電下是否始終保持松開狀態。此外,還要檢驗制動器的制動力矩、制動器制動響應時間。
1.3檢驗曳引機
仔細檢查曳引機傳動軸上的鍵和螺引、電動機的外伸軸。尤其要仔細檢查曳引機的軸承,要按規定使用潤滑油、及時更換潤滑油,保證潤滑油油質,要經常更換受污染、變質的潤滑油[5]。潤滑油不得加得過多或過少,防止潤滑油溫升后流失。若發現軸承安裝出現歪斜,應予以糾正;要防止動靜件干涉、摩擦;防止密封件太干或過緊;要保證軸頭表面粗糙度,以免密封圈與軸頭發生摩擦。
(二)運用ABC分類法,檢驗電梯各個重要部件
電梯內部的部件不僅數量多,而且較為復雜。因此,在對電梯進行精細化檢驗同時,應運用ABC分類法,著重檢驗電梯的各個重要部件。
2.1檢驗電梯限制器機械動作速度
操縱轎廂安全鉗的限速器的動作速度應不小于轎廂運行額定速度的115%;不可脫落滾柱以外的瞬時式安全鉗裝置動作速度應小于0.8m/s;不可脫落滾柱式瞬時安全鉗裝置動作速度應小于1.0m/s。
在測試限速器機械動作速度時,可使用限速器速度測試儀對其進行機械動作速度測試,要至少進行20次機械動作速度試驗,并且測量的20次機械動作速度值是否在規定的極限范圍內。
2.2 檢驗耗能型緩沖器
對耗能型緩沖器應進行沖擊試驗。借助重物自由降落,對緩沖器進行沖擊試驗,使用最大質量和最小質量先后分別各進行一次試驗。在重物撞擊瞬間耗能型緩沖器必須達到要求的最大速度,每次試驗后,緩沖器應保持完全壓縮狀態5分鐘;每次試驗間隔至少為30分鐘;試驗環境溫度應控制在15℃~25℃之間。——每次試驗后釋放緩沖器時,對于彈簧復位或者重力復位式緩沖器,完全復位時間不應大于120秒。
具體的檢驗方法是,首先檢查緩沖器可能的總行程,在緩沖器中加注符合要求的液體并檢查液位,再將緩沖器以正常工作的同樣方式安裝、固定在試驗塔架上,按照非線性蓄能型緩沖器對所需的最大質量和最小質量,使用重物各進行一次沖擊試驗。在試驗期間,要用刻度尺記錄轎廂下落距離,用加、減速度測試儀記錄下落至停止過程中的加速度、減速度,還要分別記錄試驗前后環境和液體溫度。
結束語
電梯檢驗是一項非常重要、同時又是非常繁瑣的工作。檢驗人員在進行電梯檢驗時,可能會忽視各種問題。因此,檢驗人員應當發揚工匠精神,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認真做好電梯檢測工作。
參考文獻:
[1]林天星. 電梯檢驗中控制系統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技資訊, 2020, 18(11):51-52.
[2]晏勇瑞. 電梯檢驗時控制系統常見問題及對策[J]. 智能城市, 2020, 6(05):103-104.
[3]張濟斌. 電梯定期檢驗中限速器安全鉗聯動機構故障淺析[J]. 科技風, 2020(05):183.
[4]朱亮. 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解析[J]. 中國設備工程, 2020(03):160-161.
[5]王滌宇, 張雍, 黃恩東. 電梯現場檢驗檢測安全探析[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作者:張亞楠 王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