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2月06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這篇城鎮化建設論文發表了互聯網+城鎮化建設對農村電商的應用,在推動互聯網建設與城鎮化建設的道路里,電子商務未來最大的增長潛力來自農村,農村的電子商務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論文探討了互聯網建設對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性。
【摘要】十八大以來,中國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計劃,開展互聯網下的大數據工程,帶動了互聯網發展的新形態,互聯網日益成為引領創新,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也帶動了農村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政府大力推進的農村城鎮化建設也為農村電商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啟動農村流動設施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大量業界的數據顯示,通過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鄉、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論文,互聯網,物流,城鎮化建設
一、互聯網建設推動農村電商大環境的形成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今年九月十六日發布的《2016年(上)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達23141.94億元,相比于2015年上半年的16140億元,同比增長43.4%,其中農村電商成為拉動網絡零售業增長的三架馬車之一。而互聯網的發展是推動農村電商必不可少的因素,城鎮互聯網從07年的7.4%到14年的28.8%,增長了四倍。互聯網的發展有效的拓寬了農村電商的銷售渠道,充分的發揮出了B2B,O2O,C2C的商業模式。全國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長雷軍就表示,“十三五”時期他最看好農村和互聯網的結合,而這也是互聯網下一步發展的關鍵點;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今年帶來的5份提案中,就有一份題為《推行農村電商教育孵化計劃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扶貧》的提案,對互聯網和農村市場的融合,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熱情。京東就是看準了農村電商,并利用“互聯網+”進行了四大探索:互聯網+實體旗艦店、互聯網+傳統物流、互聯網+萬村千鄉、互聯網+傳統商貿企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宿遷沭陽一村631戶其中560家開網店,淘寶五分之一的花木出于沭陽,用數據詮釋了“互聯網+”,對于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性。
二、物流產業發展“邁開”農村電商的腳步
電子商務發展勢如破竹,但仍處于起步階段,當前農村網民數量多,網購規模巨大,潛力無窮。物流產業的發展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保障,在電子商務強大的競爭壓力下,速度上升為重要的競爭手段,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加快了運輸的速度,縮短了運輸的時間,從而提高了農村電商的競爭力,推動著農村電商的腳步。相較與經濟發達的地區,農村電商的劣勢十分明顯,物流,信息的不通達,然而現在物流發展進入了新時代,經濟的發展刺激著物流的成長,推動著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的發展壯大同樣增長了消費的渠道,拓寬了消費面,推動著產品的更新,帶來一系列發展前景,對農村電商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物流產業的發展打破了農村信息不暢通,交通堵塞的劣勢,對農村電商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物流可提高客戶滿意度及忠誠度,并能夠拓展農村電商的經營范圍,帶來新的市場機會。拓寬了電商的版圖,并且將“快遞到家”,由口號變為現實,促進經濟發展,帶來就業機會,實現雙贏的目標。
三、城鎮化建設推動農村電商服務體系的建設
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本質上是帶動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城鎮化建設可以推動農村電商的發展,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也可以進一步推動農村的城鎮化建設,二者是促進與反促進的關系。農村城鎮化建設帶動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營造大眾創業的氛圍,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交通,物流,管理,設計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農村地區的硬件設施,發展環境,政策力度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從而很好的完成城鎮化建設,打造優質的乃至于富有特色的城鎮化的農村,進而將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另外城鎮化建設可以吸引優質人才回鄉創業,彌補農村人才匱乏的現象,也緩解了城市的就業壓力。阿里研究院的數據表明,未來兩年農村電商存在200萬左右的人才缺口,但就在整個電商市場人才普遍缺乏的情況下,教育部發布的2014年最難就業排行中,電子商務赫然入列,一方面就業難,另一方面缺乏人才,而城鎮化建設可以緩解這一弊端,將優質的人才納入農村電商的版圖建設中,從而更為立體的發展農村電商。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會產生連鎖反應,舉例來說,在浙江省臨安市昌化鎮白牛村,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更新,村內還設置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網點,以方便村民代購、代繳水電費,代售農產品等。臨安市還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信息系統,將多個與村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部門整合系統中,實現了村民網上辦事。從當地村民對信息化社會的接受過程看,農村電子商務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而農村信息化的關鍵,就在于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農村城鎮化的建設對于農村基礎設施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例如:道路,醫院,市政設施。設施的完善推動著服務體系的完善。
四、總結
在國家的政策扶持和現代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電商將呈現出繁榮現象是一種社會趨勢,農村電商的商業模式也逐漸增多,電商的企業化,企業的品牌化,品牌的專業化,將為農村電商產業化打下夯實的基礎。從國家發布的新政策來看,農村電商、農產品電商、農特微商以及農村物流的興起將掀起一股創業熱潮,在電商發展的熱潮中,想要合理的整合資源,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則是能夠快速提升消費者體驗,增強渠道粘性的關鍵所在。農村電商作為國家戰略,確實是勢在必行,而互聯網作為一個重要載體,與傳統產品融合,最終各個廠家聯合實現產品和服務,同時通過平臺落地。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密切配合鄉村連鎖網點,以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過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成體系的跨區域聯合,構筑緊湊而有效地商業聯合體,降低農村商業成本,擴大農村商業領域,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獲利者,使商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物流產業的發展,城鎮化的建設推動著農村電商的全面綜合發展,從而成為一個全面立體的電商系統。農村電商的發展帶動著經濟的發展并且帶動農村建設,促進就業,帶動人才交流,減小地區經濟差距。
參考文獻
[1]郭承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探析———基于淘寶村的調研[J].經濟體制改革,2015(05):110-115.
[2]易義斌,蘇宏振,汪燕.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模式初探揭陽市軍埔村電商扶貧的調查[J].中國商論,2015(21):73-75.
[3]李瑾,崔利國.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階段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4(20):227-232.
[4]謝惠芬.信息化背景下的農業:加快杭州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J].杭州科技,2014(05):47-49.
作者:魯齊建 沈浩儒 曹玲玲 單位:宿遷學院商學院
推薦期刊:《云南建筑》(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管,云南省土木建筑學會、云南省設計院、昆明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科技類學術期刊。刊址在云南省西山區擁金路1號云南省設計院3樓。1982年1月創刊,大16開本,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