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0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但與之而來也引發了更加嚴重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逐漸的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話題。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鄉鎮高中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開展中就可以適當的滲透環境問題,引導學生對環境問題更好的分析和研究,使得學生深化環保意識,使得生物課程教學的價值得到展現。
關鍵詞:新時期;境問題;高中生物教學;探索
前言:在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是離不開環境的,而人類的發展則更是如此。在當代社會中,環境問題是日益凸顯的。通過生物教學中環保問題的探討,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人和自然的統一和對立的關系,使得學生感受到環境污染帶來的弊端等,使得學生樹立起環保意識和行為,這對于學生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增強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時期下環境問題在鄉鎮高中生物教學探索的必要性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的要素[1]。在最近幾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如森林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石漠化、沙塵暴范圍不斷擴大、土地鹽堿化持續加劇等等,使得我們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問題。但在緩解環境問題的過程中,單單依賴于一部分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使得環境問題得到改善。這就需要生物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一定要對學科的優勢進行展示,使得環境問題在其中得到滲透,使得生物課程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變得更具意義和價值。
新時期下環境問題在鄉鎮高中生物教學探索的路徑
立足教材內容,探索環境問題
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生物教學的開展要求越來越高[2]。要求高中教師在生物課程教學的開展中應該讓學生對環境問題進行探究,對環保觀念進行梳理,減少課程教學開展的乏味性和枯燥性。所以,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教師首先就應該立足教材內容,對教材資源進行挖掘,對和環境問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探討,使得課程教學的開展變得更加順利。
例如,在復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著重的探索光合作用對自然和人類的作用和聯系。比如,要想對大氣當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就需要豐富的植被展現光合作用。但是在現階段,由于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缺乏,在實際生活當中經常對植被、樹木出現亂砍亂伐的現象,使得當前我國的森林占地面積正在不斷的縮小,無法實現環境的調節,滿足自然的需求。在無形中使得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加深,使得學生在環保意識方面不斷的增強。
培養環保意識,探索環境問題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的開展中,其中包含很多和環境息息相關的因素,在環保教育滲透是過程中有著非常大的優勢[3]。所以,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結合學科特點,教師就可以展現學科的特質,加大對環保教育的滲透,使得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持續的增強,使得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到持續的提升。
例如,在復習“生物科學及環境保護”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加強課程教學的信息化建設,使得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持續的增強。比如,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可以在大屏幕上先為學生呈現出視頻,視頻中記錄了人們亂砍亂伐,大肆排放污水的情況,使得學生受到感染,深刻的感受到人們對自然做出的破壞。在后續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呈現在課前收集的資料,其中包含各種環境的資料和新聞,使得學生感受到當前我國的環境現狀是比較嚴峻的。最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那我們應該怎樣從點滴做起,為環保事業的推動助力?”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做到暢所欲言,理論結合實際,使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實現。
滲透環境時事,探索環境問題
在生物課程教學的開展中,為了使得學生的真實情感得到激發,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也可以適當對環境時事進行滲透[3]。使得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養成關心國家、關心環境的良好習慣,使得生物課程教學的開展得到持續和有效的推動。
例如,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近期和環境問題相關的熱點。比如,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開展中,可以為學生引入“日本將核廢水排放入海”的熱點。在教學開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基本資料,使得學生產生了解。在后續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的探討:“你是如何看待日本將核廢水排放大海的行為的?”“面對日本核廢水的排放,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么?”引發學生積極探討,在無形中實現環保問題的滲透。
開展實踐活動,探索環境問題
現代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更加倡導學以致用。所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大力的推動實踐活動的開展。
例如,鄉鎮教師可以對鄉鎮的資源優勢進行利用,引導學生生成各種各樣的話題,比如化肥對土壤的污染、周邊地區植被覆蓋率、小區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等調查主題。使得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實踐,實現對環境問題的深刻探索。
結論:總之,在新時期下,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適當的引入環境問題,帶領學生一起探索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使得學生認識到當前我國環境的嚴峻形勢,使得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得到樹立,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可以從立足教材內容、培養環保意識、滲透環境時事、開展實踐活動等,使得課程教學的開展成效達到預期。
生物老師評職知識:生物教學論文投稿普刊
參考文獻:
[1]陳昌俊. 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親農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 教師,2021,(03):82-83.
[2]王玉蕊.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態教育[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4):36-37.
[3]逯曉杰.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方式探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