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1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魔幻化學實驗校本課程在這每周一次的活動中以培養學生、引導學生化學入門為主。閱讀化學科普書,配合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教學,對初中化學課實驗的延伸與拓展。以化學魔術,化學興趣實驗,數字化實驗,生活家庭小實驗,實驗教具制作,實驗改進,化學史教育,調查訪問為載體,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樂學,提高興趣。
【關鍵詞】化學實驗實驗興趣成功體驗
實驗作為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化學學科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途徑。為了凸顯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我擔任了我校校本課程《魔幻化學實驗》的指導教師六年有余,在教學中我將魔幻化學實驗作為一門課程開發,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初一初二化學校本課程體系,同時作為小課題研究,成為了芝罘區教科研的重點課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關注。我在實驗教學中,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感受化學實驗之美--通過化學魔術,感受化學的神奇魔幻之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感受化學實驗是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看感知。如在初一課題一《神奇的化學變化》實驗中,將吡羅紅和甲基綠分別放到水中,就會出現一種五彩繽紛,如詩如畫,朦朧欲仙的感覺,讓學生浮想聯翩,深愛不以。對沒有接觸化學的初一學生讓他們親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學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化學,一想起化學就會回憶起五彩繽紛的實驗。作為魔幻化學校本課程的啟蒙課開啟化學神秘之旅,引領學生步入化學美麗的殿堂,保持他們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二)體驗化學實驗之美-----通過學生自主實驗感受到成功與快樂
體驗化學實驗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實驗。在化學探究室中我們進行了各種趣味實驗,制取了一些新物質。如:制取了肥皂、樹葉書簽、大象動力牙膏、水果電池、酸堿指示劑的制作、鋁片刻字等。在制取樹葉書簽的過程中,學生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科學探究之旅。采集自己喜歡的樹葉,交到實驗室,老師用水滋潤好,準備實驗用。在準備用氫氧化鈉溶液煮沸樹葉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各種嘗試,一是酒精燈加熱法,發現時間太長,一節課時間做不出來。怎么辦?到實驗室里尋找儀器,發現了電磁爐,改成了電磁爐效果很快。為了讓大家都做做實驗,多煮點樹葉,我就在燒杯中用氫氧化鈉溶液多煮了幾次樹葉,結果時間一長,燒杯就會炸裂,熱的氫氧化鈉溶液涌在桌面上。即使縮短時間,煮完的樹葉也是爛掉的。
反復幾次嘗試,得出結論:氫氧化鈉溶液不能加熱時間太長,15分鐘效果最好。時間長了,即使燒杯不炸裂,樹葉也會爛掉。另外,采摘的樹葉許多葉肉太嫩,也是容易煮爛的原因之一。在進行多次反復摸索后,我們發現效果最好的是校園中的白玉蘭樹葉,在經過15分鐘一絲葉脈。還用各種染料給樹葉染色,紅色的,粉色的,綠色的,藍色的。學生們的加熱后,仍然能保持完好。在刷洗葉肉的過程中,小組同學團結合作,小心翼翼,不忍傷害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實驗作品,有的給任課老師帶去,有的送給其他同學。在制作樹葉和肥皂的過程中,學生們經歷了提出新問題、想出新思路、找到新辦法、發現新規律的探索過程,也就初步形成了探究意識。
(三)創新化學實驗之美---通過學生自主實驗培養開拓創新精神。
創新化學實驗是整合初中化學教材中零散的實驗,使實驗一體化,進行改進實驗,或自主設計實驗。在化學探究室里我們進行了初中化學課本中實驗的延伸和整合。如以蠟燭為依托,拓展了一系列實驗:觀察蠟燭---用刀切割蠟燭----將蠟燭放到水中觀察----觀察點燃蠟燭時----觀察點燃過程中------觀察熄滅蠟燭------觀察熄滅蠟燭一分鐘之后-----點燃熄滅后的白煙-----將高低不同的蠟燭放在同一只燒杯中觀察誰先熄滅?有何用途?-----長度,粗細相同的蠟燭放在不同的燒杯中誰先熄滅?一根小小的蠟燭,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啟發學生對未知知識的好奇。正所謂是實驗啟迪思維,思維鑄造智慧。
改進了一系列的實驗---填補化學課堂的實驗教學。如檢驗蠟燭燃燒產物時,課本上用的是小燒杯,我先讓學生用小燒杯在燃著的蠟燭上做實驗,結果一會小燒杯就燙手了,學生立刻往小燒杯里倒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發現沒有渾濁。實驗失敗了。怎樣改進哪?學生根據實驗感受和老師給的實驗用品,重新選擇了集氣瓶和玻璃片,再次做實驗,獲得了成功。獲得了快樂和喜悅。如何能證明氣態的石蠟能燃燒?根據課本實驗,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結果失敗了,遇到了困惑使他們思考怎樣使實驗成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后達成共識:玻璃管太長了,想辦法制作一個短管,就這樣在老師的幫助下,用鋼鋸制成短管再實驗。
獲得了成功,學生歡呼著,驚叫著。在他們的嘗試中體驗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做小小化學家。還有的學生這樣設計:直接將蠟燭放在蒸發皿中用酒精燈火焰加熱,就可以觀察到固態的石蠟不燃燒,液態的石蠟也不燃燒,當液體變成氣體時,在液態的石蠟蒸汽上方就讓燒起來了。真的嗎?學生可以試一試,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果然成功了。學生就這樣在化學實驗探究室里奇思著,妙想著,實驗著,失敗過,成功著。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中,我們也進行了大膽的拓展與改進。如實驗藥品的改進:如讓學生從家里自己帶來水垢,海邊貝殼,廚房中的純堿,食醋等藥品,根據自帶的藥品進行實驗,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根據實驗原理自主設計創新實驗。教師準備了不同的實驗儀器:如球型干燥管,燒杯,U型管,玻璃球,多孔的塑料藥盒,大試管,多孔塑料板,長頸漏斗,破洞的試管,廣口瓶等讓學生根據實驗臺面的儀器自己設計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實驗。
學生就這樣向科學家一樣在實驗中出現的與實驗結論不一致的現象或結果進行探討,在解決問題和設計實驗方案活動中提出新思路或新方法。養成堅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實的求是精神、獨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培養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四)挑戰化學實驗之美-通過研究傳感器實驗培養學生挑戰學習新技術的精神
挑戰化學實驗是利用新技術,新材料發揮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實驗教學發展日新月異。在化學實驗探究室我們還開設了數字化實驗。數字化實驗是與傳統的實驗相結合,是一種定量實驗。是用數據在講述一個實驗實事。對實驗要求較高,實驗結果精確。我和學生在這里研究了傳感器的使用。運用傳感器進行了溶液的PH測定,教室和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測定,酒精燈火焰溫度的測定,酸堿中和反應中和熱的測定,運用壓強傳感器測定大理石與不同濃度的鹽酸反應速率的快慢。學生體會到新技術,新材料在科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立志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發明一種傳感器為人類做貢獻。
回顧社團剛剛組建時,我們幾位老師僅僅把魔幻化學實驗作為一個小小的社團實踐課,并沒有想到將其作為一個課程去開發,作為一個小課題去研究。但隨著實驗的不斷開展進行,我們和學生一起邊做邊思考,齊心協力,集思廣益,努力將每一個實驗都盡量做到完美。有時實驗所需材料較小,學校實驗室沒有配置,我們就自己想辦法解決。如老師在校園采集新鮮樹葉做樹葉標簽實驗;到市場買來紫甘藍、在校園采集摘月季花瓣做生活中酸堿指示劑實驗;到食堂討來植物油做彩色肥皂實驗;到生物實驗室借染料染色;到物理實驗室借導線、借燈泡,讓學生從家里自己帶來水果做水果電池實驗;學生從文具店購買太空泥、老師從網上購買LED小燈泡作為實驗教具。這些都是為了得到最真實的實驗體驗。我們就這樣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磨練,邊實驗邊調整,將每一項實驗都做細,做精,再慢慢形成體系,就構建起了相對完整的社團活動課程,也完成了《魔幻化學實驗》校本教材的編寫。
實驗論文范例:高校光學超凈實驗室管理模式探討
教師有夢想,民族有希望。我要在教書育人中實現生命的價值,努力成長為塑造學生靈魂的人生導師,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在培根鑄魂中成就我們的事業,讓化學實驗之美永駐煙臺港城校園。
【參考文獻】
1期刊布魯納認知----發現學習理論與我國新課程改革
2知網:淺析皮亞杰建構主義理論在科學活動中的運用
3《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論》作者肖常磊化學工業出版社
4杜威的“做中學”
5.約瑟夫·施瓦布的“實踐課程模式”
6.新課程理念
7.陶行知的“知做合一”
作者:許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