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08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研究指出音樂教師應該對高中生進行鑒賞教學,立足鑒賞教學對班級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也可以在鑒賞教學中陶冶班級學生的情操,這樣能提高班級學生的音樂素養。但是音樂教師對高中生開展鑒賞教學的過程中出現多種問題,如忽視班級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方式比較陳舊等問題,不能強化音樂鑒賞教育的效果。所以音樂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指導下開展更高層面的鑒賞教學,鼓勵班級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鑒賞學習中,通過保證教和學之間的合理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音樂教師;高中生;鑒賞教學;情感認知;審美表現
前言: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思維的影響,人們未能關注到音樂教學所起到的教育價值,沒有對班級學生開展更高層面的知識講解與學科能力的培養。通過鑒賞教學的開展,音樂教師可以指導班級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探索和情感理解,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知識的魅力與所蘊含的情感態度,呈現出比較強的教學研究價值。所以在對高中生進行鑒賞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應該革新之前的課堂教學理念和能力培養思維,重視給班級學生開展高水準的鑒賞教學。
一、音樂教師需要對學科教育進行科學的認知,制定科學的鑒賞教學目標
通過鑒賞教學的開展,音樂教師可以指導班級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探索和情感理解,增加高中生對音樂知識的認知程度,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基于當前鑒賞教學出現的問題,音樂教師應該摒棄一些錯誤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大綱指導下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這樣能給學生們開展更高層面的課堂教學與鑒賞能力的充分培養[1]。所以本文認為音樂教師需要對學科教育進行科學的認知,制定科學的鑒賞教學目標。
第一,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為目標,通過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更好感受到歌曲中蘊含的情感態度。第二,音樂教師需要尊重班級學生的個性成長需求,在因材施教的原則下鼓勵學生們進行各種音樂實踐活動,通過貼近生活的講解方式重視進行情感表達以及審美意識的培養。第三,音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們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對不同音樂作品進行情感態度的感知,重視立足課堂教學提高班級學生的音樂素養。通過制定以上幾方面的鑒賞教學目標,音樂教師可以指導高中生更好的參與到鑒賞教學中,從而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開展質量,也利于高中生通過課程教育實現鑒賞能力的培養。
二、音樂教師應該革新單一的鑒賞教學模式,設置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
學術研究指出音樂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指導下開展更高層面的鑒賞教學,鼓勵班級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鑒賞學習中,通過保證教和學之間的合理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樣能提高班級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單一的鑒賞教學模式不能指導高中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也很難強化學生們的音樂鑒賞素養。所以本文認為音樂教師應該革新單一的鑒賞教學模式,設置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基于高中生呈現出的課程基礎和思維認知,音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立足合作學習強化高中生的參與興趣和鑒賞能力。
例如,音樂教師對班級學生開展“草原牧歌”鑒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之前的教學模式,根據高中生的課程基礎與思維認知能力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鼓勵他們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的探索和情感思考。之后,音樂教師也可以提出多個方面的探究任務:“聆聽歌曲之后,分析歌曲中包含著哪些因素要素?”“獨奏的樂器是什么?體現出什么樣的演奏效果?”“思考本歌曲的音樂情緒是什么?你們聯想到哪些內容?”高中生會對課程知識進行多角度的探索,在合作探究中對以上思考問題進行思考,立足小組交流的方式對歌曲知識實施深度的認知,增加對歌曲情感和琵琶演奏效果的理解程度[2]。同時,通過指導班級學生解決這些合作探究任務,音樂教師能鼓勵高中生對歌曲知識進行多角度的探索,進一步強化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從而強化音樂鑒賞教學的開展效果。
三、開展課外音樂活動強化高中生的音樂素質,提高其音樂感知和創新能力
研究指出在對高中生進行鑒賞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應該革新之前的課堂教學理念和能力培養思維,重視給班級學生開展高水準的鑒賞教學。課堂教學主要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讓高中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多角度的探索和思考,但是沒有給學生們進行音樂實踐活動的指導,限制音樂鑒賞教學的開展效果。所以本文認為音樂教師應該開展課外音樂活動強化高中生的音樂素質,重視提高其音樂感知和創新能力,這樣利于提高班級學生的鑒賞和音樂表達能力。
一方面,音樂教師需要根據高中生的課程基礎鑒賞意識制定針對性的鑒賞教學活動,重視開展個性化的音樂鑒賞教學。例如組織班級學生開展“傳統音樂文化鑒賞”“社區音樂文化探索”以及“音樂鑒賞我知道”等主題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指導班級學生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和表演技能,也能豐富班級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同時更可以在音樂鑒賞中緩解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音樂教師應該重視開展創新性的鑒賞教育,通過多種實踐活動的開展激發高中生的創新意識,也能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
[3]。如組織校園音樂文化節,校園原創歌手比賽等音樂比賽,也可以組織高中生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到周邊敬老院或者是公益單位進行音樂演出,這樣利于強化班級學生的音樂感知與創新能力。
結論:音樂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指導下開展更高層面的鑒賞教學,鼓勵班級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鑒賞學習中,這樣可以在鑒賞教學中陶冶班級學生的情操。所以本文認為音樂教師需要對學科教育進行科學的認知,制定科學的鑒賞教學目標。同時,基于高中生呈現出的課程基礎和思維認知,音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立足合作學習強化高中生的參與興趣和鑒賞能力。此外,音樂教師也應該開展課外音樂活動強化高中生的音樂素質,重視提高其音樂感知和創新能力,這樣利于提高班級學生的鑒賞和音樂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海燕.談音樂課的“跑調”——關于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一些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7+9.
[2]朱紅葉.基于文化理解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以高中欣賞課《俄羅斯民族風情》一課為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9(07):34-36.
[3]劉鴻.立足“終點”,回溯“起點”——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聚焦思辨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音樂教育,2019(06):12-15.
作者:袁麗萍
音樂老師論文投稿刊物:音樂教育與創作堅持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成為振興音樂教育的“講臺”、繁榮音樂創作的“園地”、提倡音樂批評的“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