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0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中職學生正處于形成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的關鍵時期,如何在體育課堂上充分發揮思政育人元素,加強對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體育教學;思想政治;中職學生
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同志更是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部署強調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對體育課如何發揮育人作用進行了說明。而中職生這一群體身體和心智發育的階段特點,如何發揮體育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強體育課課程思政研究,積極落實“五育并舉”“三全育人”,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職稱論文發表知識:中職學校教師評職稱需要論文嗎
1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德智體美勞,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領性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在人們存在這樣的思想,認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師和班主任的工作,與一般任課教師關系不大,任課教師只要完成教學任務,傳授好知識,培養好技能就完成了任務;有的任課教師迫于教學進度和計劃,沒有時間顧及思政教育;還有的任課教師認為,講思政都是大道理,學生不愿意聽。總之,目前德育仍存在“軟、浮、虛”的問題。“軟”,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甚至不要;“浮”,看似活動多、場面大、熱熱鬧鬧,但入腦入心不夠;“虛”,內容空泛,沒扣住對準學生特點,沒很好地解決學生思想深處的問題。
2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中職學生年齡一般為15~18歲,是身心發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關鍵的時期。由于中職階段心理發展的優勢和各種矛盾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中職生的心理特點。
在智能方面,中職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很迅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推理能力已達到成熟水平,但辨證推理尚未完全成熟,由于閱歷不廣,容易從自身和理想狀態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世界,從而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在自我意識方面,中職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強,對實現人生發展有著強烈渴望,但自控能力不足,情緒易激動,有時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在自信方面,中職生由于初中階段學業上的失敗,自卑感強,自信心不足,潛意識里有“差孩子”“壞孩子”的心理暗示,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但卻呈現出躲避或不屑一顧,對學校、對社會有一定的冷漠和不滿。
3如何在體育課堂進行思政教育
3.1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習,加強思政理論武裝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體育教師重視學習,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才能讓體育課上的課程思政成為現實。特別是要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好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以及發表的與育人相關的重要講話,如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講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講話、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講話等。學習這些重要講話對提高理論水平,樹立“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即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正確引導學生的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3.2根據中職學生身心特點,學業水平,找好思政教育的素材
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處于青年的初期,學業水平的不高,決定了中職學生更喜歡接受案例式的教育,故事式的講授,所以必須找好思政教育的素材,以講好“中國故事”“身邊感動”為切入點,收集思想政治教素材,以學生喜聞樂見和容易接受的程度,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親和力。
3.3發掘體育課程思政元素,提高思政教育的融合
體育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時要注重和教材的結合,從授課內容中深入挖掘元素,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如在進行集體項目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關于團結協作方面的思政教育;在進行中長跑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方面的思政教育;在進行排球課教學時,可以中國女排為例,講述中國女排愛國奉獻,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故事;在進行籃球課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等,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現實意義。
3.4發揮榜樣典型作用,講好中國體育故事
在體育教學中蘊藏者大量的榜樣典型,里面蘊含著大量愛國、愛黨、勵志、奮斗、團結的思政內容,如獲得第一枚奧運金牌的許海峰、體操王子李寧、110m欄奧運冠軍劉翔、中國籃球運動員姚明、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2004年、2016年中國女排奪得奧運會獎牌、中國乒乓球隊長盛不衰等這些體育相關的人物故事、重大事件都有是十分好的思政案例,因此講好中國體育故事,將大道理變成小故事,將小我融入大我,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夢想,體育課的教學對加強中職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價值引領有著先天的優勢。
3.5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體驗水平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還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體育教學、身體練習、對抗比賽、達標測驗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團結的力量、協作的重要、堅持的重要、規則的公平、勝利的喜悅等,更好地做到知行統一,才能將思政教育做到入腦入心,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
4結語
習近平同志說:“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為體育教師進行中職體育課程思政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體育教師加強學習、提高本領、履行職責、上好體育課、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重要。
參考文獻:
[1]陳寶生.落實落實再落實——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http://www.moe.gov.cn.2019-01-30.
[2]安穎.淺議中職學校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征[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6):66-66,70.
[3]朱曉菱.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內江科技,2017,(11):75-76,53.
[4]呂星云.高校體育教學應注重思政教育[J].體育藝術,2017(7):128.
[5]于朝陽,李思敏.高校體育課程中加強德育的探究和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5):148-151.
[6]黃文兵.提升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分析[J].體育風尚,2018(4).144.
作者: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