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0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同樣指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是引領各民族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追逐復興夢的總引擎,是社會公民素養建設的核心,更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點內容。
對于中學生來說,熟背價值觀24個字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它的意義。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需求,讓教育真正源于學生生活,真正切合學生的內在需要。班主任應采用哪些切實可行的抓手和行之有效的策略呢?在本人的班級教育活動中,充分挖掘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素材,通過撰寫學生故事、開展微班會、多維宣傳班級文化等方式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融入班級日常管理與教育中。
班級管理論文范文:加強幼兒園班級管理及幼兒自我意識培養
一、以開展微班會為渠道,矯正學生不良的價值觀
為了矯正學生不良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班干部每周五會總結班級一周最嚴重的違紀行為,在下一周有針對性地開展微班會活動,并充分利用班會課時間與學生們一起探討切實可行措施。以后學生們再遇到此類問題時,有法可依,有規可守。
根據班級情況進行分析,目前我班已經開展了多次微班會,并將班會上研討的事情撰寫成教育故事。下面舉例說明:微班會《紀律》,因為班里有幾個個性十足的學生,態度懶散、目中無人,為了這個特殊的群體,班級特意開展了有關紀律方面的微班會。通過這個主題,借助全班人員的力量,為個性的他們尋找改進良方。微班會《遲到》,班級有2名學生是遲到專業戶,一次次的遲到,一次次的教育,口頭教育對他們來說已無任何意義。于是我把這個問題再次推給所有的班級成員,讓他們集思廣益。經過一番激烈的探討,最后為遲到的同學制定出合理、認同感強的措施。班里呈現出的不良行為,都是我教育學生的契機,抓住每一次契機,開展面對面的交流,做好一次次走心的教育,矯正他們的不良的價值觀,塑造他們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二、以撰寫學生故事為載體,分析學生不良的價值觀
班級中會發生很多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這些事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班級內也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法預見的教育素材、教育情境,甚至突發的矛盾或意外情況,我會及時捕捉那些難忘瞬間,抓住教育的平臺,利用這些可遇不可求的生成性資源,促成學生的道德行為實踐,使教育產生超越預設的精彩生成。因此,正確處理有效的生成性教育資源,對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撰寫有關學生的教育故事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一部分,使用這些故事再教育學生是我習慣性的做法。用他們的故事訴說衷腸,遠比無力的表揚和高壓的批評強太多。小寶是我班惹事的大王,一天到晚的不消停,所以針對他的種種行為,我撰寫了《哈欠大王的故事》《小寶媽的眼淚》《鞭子教育過時了》《讓錯誤成為進步的起點》等十篇教育故事。為了加強班級的凝聚力,我還撰寫了《量化單的威力》《揚長避短,各顯其才》《運動會結束曲》《由數學競賽引發的思考》等數十篇教育故事。這些故事也許沒有精彩的“構建”,也沒有高大上的“理論”進行包裝,但是這些教育故事卻是我們分析學生問題的鮮活素材,對學生的教育也是意義深遠,它們如“春風化雨”般于“潤物細無聲”中左右和影響青少年在道德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及其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可以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三、以宣傳班級文化為媒介,樹立學生正向的價值觀
當今社會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共同追求,學校德育自然成為和諧社會構建的內在動力,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班級管理這一復雜的創造性活動需緊跟形勢的變化。多角度宣傳班級物質文化,共同遵守班級制度文化,盡力打造班級認同的精神文化,努力構建和諧的班集體。
(一)宣傳班級物質文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情境,用豐富集體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因此,帶領全班學生,共同營造班級教育意義深、影響力大的文化宣傳陣地。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時,使用展板和后黑板體現出班級價值觀教育的理念。主要做法:每個小組從12組關鍵詞中選擇出幾組關鍵詞,寫出有關他們自身經歷的鼓勵,例如,你怎么做一個“誠信”的學生?你通過什么方式體現出你“愛國”的意識?你看到班級里“和諧”的十大畫面是什么?……將價值觀的理念踐行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引領學生從字面理解到親身體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再如,我班會開展有關價值觀的演講比賽、繪畫比賽、手抄報比賽、設計大賽等,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和愛好,進行自由選擇,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體驗成功的滋味。
(二)遵守班級制度文化
班級制度文化主要體現在班級理念、規章、評價等制度的建設。班里每一項規章制度都是由班級全員共同參與,制定結束后粘貼在班級中。學生不僅要內化于心還要外化于行,每個學生既是監督者又是執行者。主要制度如下:評星標準(文明之星、誠信之星、友善之星、和諧之星);班干部職能標準(公平公正如何體現?愛班愛學習如何落實?…);小組合作制度(自由、平等、文明、和諧的組風如何打造?),在我的班級里,所有的制度不只是硬邦邦的文字,而是能引領學生進步、自管自育的領航人,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價值觀的指揮棒。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習總書記的這番話道出了活動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在帶班的過程中,我會著眼于發生在學生的點滴。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與關注,抓住每次教育契機,將學生的事情撰寫成教育故事。深刻闡釋每一個教育事件,解析隱藏在教育現象背后的教育本質,提高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能力。在教育敘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僅能提高品德教育實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而且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踐行方式,這對進一步加強我校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作者:梁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