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1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培養的學生人數不斷增長,在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在不斷探索完善,但是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文本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研究,并且找去當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在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足,結合專業教育實際,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提出相關有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素質;途徑與方法
體育方向論文范文:體育特長生的心理輔導與培養策略
摘要:體育特長生培養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與訓練中做好特長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利于體育特長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特長生的心理輔導與培養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體育特長生;心理輔導;培養策略
一、前言
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綜合素質是評價一個大學生的在校表現主要指標,其主要內容包括思想道德評價、行為舉止、語言表達等方面。高校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尤其是體育教育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較具有特殊性,如體育專業學生有著良好的體質、樂于助人、能吃苦耐勞、愛運動等特點,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果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的基礎理論和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等,要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能從單方面或片面入手。應當充分考慮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靈活取長補短使得他們得到更全面發展。
二、影響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原因分析
1.專業思想認識不足。
思想品德是人才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尤其是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品德很必要。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性格好動、活潑,部分學生做事情缺乏堅持、甚至有時遇事容易發生沖動,但對學生又難以開展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教育,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態度存在實用主義和個人愛好的態度,普遍學生僅注重專業技術學習,對綜合素質認識嚴重不足,這樣就容易現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發展,如果學校在專業教學匯總重視不夠,這都會對學生個人自身的文化素質修成造成較大的影響。另外一方面部分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受到社會的環境影響,容易犯一些道德錯誤或不良行為。
2.體育專業教學水平不高。
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專業都開設在綜合院校中,體育教學的運動教學場所或教學設施建設或配套落后或不足,主要開展一些傳統教學,教育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存在較大的差距。通常衡量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僅僅評定學生的運動技能。而傳統的運動技能模式或動作都相對固定或陳舊,難以適應當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求變求新的心理要求,這都會容易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帶來不利的影響。
3.文化基礎素質薄弱。
總所周知,大部分體育學生在中學時通過發揮體育特長以達到升學目的,這些影響與中學教學也有密切的關系,部分升學率低的學校觀點為,既不能勝任理科、又學不了文科,那就搞體育提高學生的升學率。發展體育特長既是學生的出路也是學校的出路,當前高校體育院、系的招生既要看體育術科成績也要看文化基礎成績,相對其他專業學生的文化成績有明顯的差距,體質基礎好的文化基礎差的學生,充分利用了本招生的優勢。從而導致體育教育專業的文化基礎明顯劣勢與其他專業的學生。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由于中學文化基礎薄弱直接導致了在大學期間文化素質偏低的根本原因。文化素質差常常存在顯性和隱性的表現,如果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差、學生的書寫能力欠缺、計算機邏輯能力不強或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夠開闊等。
三、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素質的重要性
1.社會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過去體育教育大學生素質要求不高,具備技能型、運動型、知識型的單方面素質即可,但是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體育教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逐步趨向德、智、美、體全面發展。所以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也以當前社會需求為向導進行人才培養,只有這樣培養更加高素質和符合社會需求的體育教育人才,更好地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2.學生自身發展以及擇業就業的需要。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改革和創新,逐步向素質教育方向改變,但是應試教育應用占主導,大部分學生受到“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出現過早的文理分科現象,導致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升入大學后知識面不廣,這都嚴重影響到學生在大學中全面素質發展,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的需求,因此,在大學期間不斷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很必要,這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和更好適應社會發展。
四、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
1.完善體育教育專業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劃分以下幾方面。
(1)思想道德素質評定,主要對學生在校期間思想政治表現、學習紀律、個人作風以及勤工儉學等綜合表現進行評定,通過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紀律、積極參加集合活動和養成樂于奉獻精神。
(2)專業業務素質評定,主要通過對學生體育教育能力、運動訓練能力展開綜合評定。體育教育能力評定主要分為學生的組織能力、教學演示能力、各種比賽組織能力和體育運動實踐能力等;運動訓練能力評定主要分為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體育專業運動的訓練能力和專項運動知識扎實程度。專業業務素質的評定不僅更好的了解學生專業能力的途徑,也是提高學生學習專項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積極性的有效措施,最終有利于為社會培育更加好身體素質及專業業務技能的體育教育人才。
(3)文化修養素質評定,主要通過對象體育教育學生的大學公共學科、選修學科的評定,這不僅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能力和閱讀能力,更好的明白理論文化的重要,也使得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更好的全面發展。
(4)心理健康素質評定。這是掌握學生的日常心理動態和思想發展趨向的有效途徑,由于部分學生如果心理出現異常,沒到及時的關注和疏導,就容易進一步往極端方向發展,這不僅有利于開展正常教學活動,也有利于避免不良事故產生。
2.落實綜合素質測評。
綜合素質測評應當首先成立測評小組,小組成員可由學院領導領導、輔導員、班主任或學生會干部組成。其中領導在測評中主要負責對測評工作進行監督和方案落實;輔導員主要負責測評方案的實施,把控測評的質量,測評工作總結等工作;班主任主要負責測評學生的組織工作,保證測評工作按時有序開展;學生會干部主要進行測評信息采集,這既可以減輕學院工作負擔,又可以很好鍛煉學生會學生的組織能力。測評小組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測評方案,因為測評方案對測評過程有著指導作用,多結果評定起到決定性作用。負責測評的工作的人員必須認真負責,保證測評中統計的數據具有真實性、有效性。
3.合理開展各種實踐教育相關活動
(1)文體活動方面:大學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活動場所,有利于開展各種體育教育相關活動。活動類型可以是文體類,如結合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在學校舉辦一些體育比賽:籃球比賽、足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或田徑運動會比賽等,也可以開展一些朗誦比賽、文化節或迎新晚會等。但開展的活動必須具有持續性、有一定的規模和有質量保證,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和質量意識。同時可以通過這些文體活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個人自信心和組織能力。
(2)志愿服務活動。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可以利用本身的專業特點,發揮專業特長開展一些志愿服務活動,以達到創造自我鍛煉的機會。常見方式有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和校園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如在地方廣場、附近職工小區或社區等,開展一些健身操、廣場舞、太極等志愿活動。學校組織和成立相關領導小組,主要作用為助學生進行聯系、宣傳以及指導;校園志愿服務活動,常見的有按摩和推拿,在校園開展志愿服務相對學生具有較好的優勢,學校職工由于長期保持固定的工作姿勢,對某身體結構容易產生職業病,如關節疾病、腰椎疾病或頸椎疾病等,通過定期按摩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疾病的癥狀。這些志愿者活動不僅可以為社會居民或學校職工帶來鍛煉保健的方便,無形形成一個理論與實實踐的學習平臺,通過實踐也很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結
由于我國各高校的體育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與發達國家相比,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不高,造成這些影響的因素不僅與學生個人自身有關,還有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更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結合體育教育的專業特點,發揮學生的特長優勢、健全測評機制、加強學生的時間能力培養等途徑,以達到更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煥南.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修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途徑的實證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6.04.
[2]李霞.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方法與途徑研究——以體育專業學生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3]黎遠軍,劉勇,侯小康.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培養途徑的方法研究[J].內江科技,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