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2月2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從崗位確定、頂崗實習、記錄過程、成績評定四方面組織和實施頂崗實習,采用“五制度一標準”對頂崗實習進行管理,從而達到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參與、三方受益的目的,真正實現了校、企、生“三贏”的局面。
關鍵詞: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管理
頂崗實習的目的是根據專業培養需求,結合企業的生產要求,集中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頂崗實訓,培養學生的現場操作技能和專業綜合能力;讓學生了解崗位需求和要求,鍛造學生崗位適應能力。通過頂崗實訓,進一步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1]。
通常在第5學期開設頂崗實訓課程,時間為一學期。目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主要有集中型與分散型兩種形式,除少數專業的學生能進行集中型頂崗實習之外,大部分專業為分散型頂崗實習,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到相應的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
由學校職業導師和企業導師相互配合共同管理頂崗實習學生,學生具有學校學籍和企業員工工籍的雙重身份,一方面受學校學籍管理制度的約束,另一方面,作為“準員工”,也要服從企業的管理。學生在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以職業人的身份在真實工作崗位上完成崗位實際工作,從而將書本知識轉化成專業技能[2]。
一、頂崗實習組織與實施
頂崗實習是是由學院集中安排的教學環節。學生根據實訓的內容和要求,在自我職業方向定位的基礎上,確定實習方向,然后經系部匯總,落實和執行企業頂崗實習計劃。我院高度重視學生的頂崗實習,為了有效解決頂崗實習的崗位,解決頂崗實習與就業的矛盾,我院每年6月份和11月份在校內舉辦兩次雙選會,雙向選擇確定頂崗實習崗位。
(一)頂崗實習崗位的確定
在學院舉辦的雙選會上,學生和企業按照雙方自愿的原則,學生要向實習企業遞交求職簡歷,并且要通過企業面試,然后簽訂頂崗實習協議。為了便于管理和協調,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簽訂“學生頂崗實習三方協議”,明確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各自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學生實習地點、實習崗位、實習內容、薪酬以及實習要求等。在整個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對學生有指導、管理、考評以及與企業溝通協調的責任等。
(二)企業頂崗實習
學生進入企業后,開始參與到企業的工作任務中,逐漸適應工作環境,親自體驗和感受企業文化,認真履行和遵守企業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按照企業生產需要承擔具體的工作任務,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真正的做到了“做中學,學中做”,將學習過程和工作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又提高了技能水平,了解了職場環境,為畢業后走進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記錄頂崗實習過程
在頂崗實習之前,學校給學生發放《頂崗實習手冊》,其內容包括頂崗實習單位情況、企業導師基本信息、實習日志、實習周記、頂崗實習綜合評價、頂崗實習成績單等,學生記錄實習單位情況、企業導師基本信息、實習日志、周志,撰寫實習總結等,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記錄學生的實習表現。
(四)評定頂崗實習成績
頂崗實習完成后,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對學生的頂崗實習作出評價。頂崗實習成績不達標的學生,須再次進行頂崗實習,否則學校不授予畢業證書。
二、頂崗實習管理
一直以來,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是一個難題,我院園藝技術專業經過多年教學和改革實踐,摸索出了一套“五制度一標準”的管理經驗。
(一)企業導師制
通過聘請具有一定生產管理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和具備專業技術的生產一線人員,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實習和實訓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且記錄學生的實習情況和工作表現,在頂崗實習完成后,企業導師對每位學生做出總體評價,給出學生頂崗實習成績。
(二)校內導師制
校內職業導師協助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業務指導和組織管理,定期與企業導師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工作動態,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工作,維護學生的利益,及時提醒學生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幫助學生解決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撰寫實習報告并做好學生工作報告的檢查、批改、評價工作,與企業合作共同做好學生頂崗實習的鑒定工作。由學校或各系、部指派一名校內專業教師擔任學生的校內導師,負責學生的頂崗實習,校內導師要及時填寫學生學習情況,在頂崗實習完成后,校內導師要對每位學生做出總體評價,給出學生頂崗實習成績。
(三)企業周報制
為了隨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況和生活狀況,及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生活服務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在企業的實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企業導師要及時與校內導師進行溝通交流,企業導師每周向校內導師通報學生的實習表現。
(四)學生日記制
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每天要記錄一天中完成的工作任務以及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收獲等。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后,要對本項工作任務進行總結,向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匯報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及工作收獲等。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五)節點考核制
為了讓學生真正達到企業頂崗實習的目的,企業導師根據工作任務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獲得較為滿意的頂崗實習效果。在進行每項工作任務前,企業導師依據工作任務的階段性,將任務劃分為若干個節點任務。學生每完成一個節點任務后,企業導師對學生工作表現和完成質量作出評價,給出節點任務成績,作為對學生綜合評價依據之一。
(六)成績評定標準
實習結束時,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要對頂崗實習進行總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對每位同學的實習活動給予客觀的評價,可以起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3]。企業導師依據學生實習表現和節點考核成績對學生作出評價,校內導師依據學生頂崗實習記錄、實習日記、周記、實習總結等對學生作出評價,然后根據企業導師評價和校內導師評價對學生作出總評。
三、頂崗實習成效
近三年來,100多家企業接收我院園藝技術專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在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參與、三方受益的情況下,真正實現了校、企、生“三贏”的局面。
(一)學生與崗位零距離接觸,提高職業素質
通過在企業真實崗位上的工作實踐,學生初步了解了工作崗位流程、企業的管理方法和企業文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在校內學到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實際運用,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頂崗實習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為人處世、協調溝通等交際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這些綜合素質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受益終身。另外,頂崗實習可與隨后的就業實習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二)企業參與教學,獲取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既為學校提供了實習崗位,又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全程參與教學過程和管理。學生在企業實習,一方面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了企業勞動力,另一方面,在實習過程中企業可考察學生,為企業今后選用良好的后備人才做好準備[4]。另外,具有高素質的技能型畢業生可部分地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多數企業認為職業院校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能吃苦耐勞,遵守紀律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很受企業歡迎。同時,校內導師參與到學生頂崗實習中,可提高雙師素質和技能水平。
(三)學校完成教學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生完成頂崗實習后,其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均得到提高,專業對口就業率明顯改善,為學校在社會上贏得了口碑,提高了學校的社會效益。校內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過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技術技能水平,促進了專業教師雙師素質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目前,我院園藝技術專業90%的教師具有雙師資格,且承擔多項省級、校級科研項目,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工學結合理念下的頂崗實習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高職院校開展頂崗實習是大勢所趨[5]。因此,構建一個有效、完善的管理體系需要學校、企業和學生不斷探索和實踐,只有通過認真思考分析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參與者的共同利益交集點,才能建立健全由組織保障體系、制度保障體系、質量評價體系等構成的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管理體系,才能保障頂崗實習的順利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案例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5-136.
[2]王臻.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構建[J].科技創新導報,2017(12):173-174.
[3]劉洋.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方式的創新與探索[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56-57.
[4]榮彩芳.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的幾點思考[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50-51.
[5]王淑文.訂單培養模式下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初探[J].職教論壇,2016(2):25-29.StudyontheManagementofStudents’On-the-job
教育類期刊推薦:《職教論壇》堅持國家科技創新,教育創新方針,深入研究、預測報道科學教育發展的現狀以及改革熱點、焦點;廣泛探討、交流科教工作中的優點;多方位、多層次介紹科學教育創新的前沿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