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1月2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直是被我們提到的,在大學生中尤其提到的最多,大學生就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自主創業就可以緩解相關壓力,還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大學生創業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下面文章就首先分析總結這些問題,并且從國家,社會,學校三方面提出解決創業融資問題的方法,從而可以提升大學生創業的素養和能力,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平臺。
關鍵詞: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融資難,問題
1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創業觀念較為保守、被動,對創業籌資的關注與理解也處于一種保守與被動狀態,不利于大學生的創業與發展。大部分學生雖然創業熱情很高,但僅停留在簡單的想法與構想上,并沒有去學習創業所必需的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和財務等方面的知識,更沒有去培養自己發現商機、經營、管理的能力,缺乏創業所必需的計劃、方案、知識、能力等方面的準備。創業過程中會出現各種計劃外的情況,對于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需要他們有很強的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獨立解決這些問題對大學生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更不用說創業籌資等關鍵問題。
2大學生創業風險分析
2.1融資政策不健全
大學生創業時,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很大,大學生初入社會,對融資規定理解不全面,加之資本市場沒有建立完備的融資政策,大學生在取得融資時對自身項目的信心不足,導致大學生獲得投資的過程艱難。創業團隊在后期對股份的劃分上也容易產生分歧,引起經濟糾紛,需要完備的融資政策來解決相關風險。創業扶持覆蓋面小,有些創業政策僅針對具有該省戶籍和該市戶籍的大學生,因此,對這部分大學生還可以起到一定的幫扶作用,對于那些被政策排斥在外的在該地就讀的外地大學生就失去了意義。政策的戶籍限制,導致其覆蓋面小。
一些創業政策對大學生創業者而言,只照顧到一小部分,而排除了非該地戶籍的高校大學生,不利于這部分學生的創業。程序復雜,效率不高。由于目前沒有可行的實施方案參考,盡管政府出臺了有關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但基本上都是按正規程序辦理,審核嚴格,貸款效率低。沒有充分發揮高校的作用。
在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的問題上,高校的作用還沒有被充分發掘出來。高校作為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在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中的問題時也應該為大學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支持行業風險高。地方政府的創業資金都有具體明確的相關行業支持方向,大大地限制了大學生將要選擇的創業方向。選擇了政府支持的行業,更易于申請創業資金,但政府支持的行業基本都是高新技術行業,對于一般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大難度,而且,高新技術行業風險較大,對于缺乏足夠經驗與能力的大學生群體來說難以駕馭。
2.2自身缺乏危機意識
融資成功不意味著創業成功,后期的運作對項目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起步資金的運用是項目能否獲得收益的重點。操作合理,項目才能在市場的考驗中站住腳。然而,很多創業團隊缺乏危機意識,在后期的項目運作和經營上不用心,最終創業失敗。市場無時無刻不存在風險,團隊要時刻存在危機意識,才能在市場上經營下去。
2.3團隊管理不善
團隊創業初期,團隊規模不大,管理上的漏洞不明顯,一旦融資成功,團隊擴大,對管理方面的欠缺,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的漏洞就凸顯出來,很多大學生創業團隊在拿到投資后,對資金的花費沒有安排,導致花費超出預算等情況,影響了團隊的發展。
3大學生創業融資難
3.1銀行貸款條件多
銀行的資金實力雄厚,本應該成為大學生創業融資的主要力量,我國銀行雖然也推出專門給大學生創業提供的小額貸款形式,但是,銀行在風險的把控上很嚴格,除了要求貸款人具有良好的信譽以外,還要求有擔保人,由于缺少相關經驗,大學生創業者在尋求擔保人時也面臨著困難。另外,銀行在審核程序上也很嚴格,通常要兩個月甚至更久才能拿到審核結果。
3.2政府扶持門檻高
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持鼓勵態度,設有中國青年創業基金,也鼓勵高校設立創業基金支持大學生創業,但大學生創業風險極大,政府或高校為控制風險,在審核創業項目時會很嚴格,對優秀創業團隊或已有成熟方案的團隊,審核通過率會更高,在限制通過率的情況下,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得到政府的創業基金扶持。
3.3風險投資參與不足
風險投資不同于一般的投資,講究高風險、高回報,不要求被投資者抵押和償還,這對于大學生創業團隊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得融資的渠道,但是,風險投資商對于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關注度不足,在不確定創業項目有明確的前景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給予投資。另外,大學生若成功地拉到風投,投資人也會設置一些權限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這樣的融資很可能在日后項目成功后被投資者控制,失去決策權。
4降低大學生創業風險的對策
4.1加強政府支持力度
大學生創業可以有效緩解當今社會的就業壓力,政府應該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加強政府扶持基金的受益面,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加大對大學生創業貸款的優惠政策,對優秀的創業團隊提供政府配套政策,從選址到推廣全面幫扶,加強高校對創業的支持。開設創業指導課程或講座,鼓勵優秀的大學生進行創業,高校教師在創業初期進行指導,降低學生創業的心理壓力及經濟負擔。
4.2健全創業管理制度
創業初期管理制度的建立,對日后團隊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創業初期就合理分配投資者和各成員之間的股份,對團隊資金的管理和人員分配也應該在創業的最初達成共識,有效的股權機制和信息透明可以減少團隊的分歧,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完善的管理機制為日后公司的成立建立良好的基礎,充分發揮團隊效率,強化企業的信用度,對創業融資后可能出現的風險有一定的規避作用。
4.3提高團隊風險意識
大學生在創業前應對創業的各種因素進行評估。在創業之初,先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與人脈,培養自身創業團隊的風險意識,正視創業可能帶來的各種問題。團隊要盡量積累更多的創業經驗與市場操作經驗,提升團隊的整體綜合素質,為團隊提供向心力。團隊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融資和企業發展中風險的規避情況,好的團隊可以在風險剛出現時及時反應,做出對策,把風險消除在萌芽中,這是團隊發展和企業建設的重要條件。
5結語
大學生是我國創業的主體,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學生創業可以帶動我國新型職業的發展,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徐小洲,梅偉惠,倪好.大學生創業困境與制度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5,(01):45-48.
[2]方舟.對甘肅省大學生創業融資難問題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2,(10):59-61.
[3]邢楠.我國大學生創業資金籌集的難點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2,(01):41-42.
[4]胡望斌.美國大學生創業見聞與思考[N].中國科學報,2017-03-03.
創業類期刊推薦:《創新與創業教育》由原《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而來。本刊由中南大學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與創業教育分會協辦,我校黨委書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與創業教育分會理事長高文兵教授任編委會主任,校黨委副書記徐建軍教授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