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10月1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目前高校圖書館中出現了人才短缺的情況,迫使圖書館開始挖掘學生資源,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經濟補助。這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也是一種幫助,勤工助學也是高校倡導的事情,但是由于學生時間不固定,對于圖書館工作內容不能系統的熟悉,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為此,本文針對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工作問題展開研究,希望圖書館工作能夠做到位,學生也能夠獲取實踐經歷,真正發揮高校勤工助學的作用。
關鍵詞:地方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工作
20世紀90年代,各地方高等院校擴大辦學規模,為了滿足辦學需求,大學圖書館通常成為一個學校的標志性建筑,高校圖書館擴建勢在必行。在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下,國有企業改制,地方高校從社會招聘一部分下崗工人,解決了圖書館員短缺的問題。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外聘人員大部分退休,又造成了圖書館人員的短缺,因此需從學校招聘一些學生。
這類學生一般經濟困難,且各方面都很優秀,或是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到圖書館的工作中,稱為“勤工助學學生助理”,簡稱“學生助理”。大學生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獲得經濟報酬和培養自立能力、創新能力為主要目的而參加的各種服務或勞動。
一、地方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的意義
學生參與大學圖書館工作,是隨著歷史沿革下來的。20世紀,圖書館人對勤工助學就頗有研究。1921年的《清華大學年鑒》中收錄了清華大學圖書館員工的名單,當時圖書館工作人員有14人,其中3人的身份是“學生助理”。國內高校圖書館都根據自己的需要聘用適量的學生助理較為常見,國外的大學圖書館同樣聘用學生參與圖書館工作。北美“研究型圖書館聯盟(ARL)”公布的2007-2008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除公共圖書館外,大學圖書館幾乎都有聘用學生助理的做法。美國著名研究型大學圖書館聘用學生助理一般都超過100人,有的甚至超過200人。
耶魯大學圖書館借閱管理、教學參考管理、學生自習管理等崗位幾乎全部交由學生助理,晚上十點后的所有服務工作均交給學生助理處理。大學圖書館聘用學生助理參與圖書館的服務、管理工作是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存在的普遍現象,搞好地方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意義重大。
(一)對于學生助理的意義
學生參加圖書館勤工助學,可得到一些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的鍛煉和學習,提高勞動能力,培養服務意識,方便認識和了解圖書館,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勤工助學為學生助理提供了一個課外實踐的平臺,實際上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形式。
(二)對于圖書館的意義
學生參與圖書館勤工助學,緩解了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部分壓力。學生助理來源于服務對象,利于地方高校圖書館了解學生的需求,增強圖書館服務的針對性。學生助理館員服務于學生讀者,更便于溝通,利于圖書館提高服務質量。年輕的學生助理為圖書館注入了新鮮血液,學生助理服務能力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可使得新的技術、理念很快運用到圖書館中,大大提升了圖書館的活力和服務水平。
(三)地方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更深層次的意義,是極大地推動了圖書館的精神文明建設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勤工助學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倡導和組織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勤工助學獲取合法的報酬,是貫徹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
二、地方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勤工助學的問題
勤工助學在地方高校圖書館存在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并且從沒間斷過。從多年來的運行情況看,圖書館勤工助學井然有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大部分學生助理館員做一段時間后,工作熱情消退,然后就申請退出,造成人員流動和不穩定等問題。有些學生助理館員工作一個學期就提出辭職,圖書館不得不重新招聘學生助理館員,再給新的助理館員進行崗前培訓,這給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許多負擔,降低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學生助理館員主要從事打掃衛生,圖書上架,倒架,整架,夾報紙,守大門,鎖門,巡庫等較簡單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重復性較強,較枯燥乏味。因此,學生熟悉了工作內容,一般會失去新鮮感和熱情。大學生以學習為主,做勤工助學工作不夠專注,特別是期末考試期間,很難保證在圖書館有積極的工作熱情和狀態。另外,一些圖書館工作人員對使用勤工助學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只是為了應付差事,使得勤工助學學生在圖書館不十分受重視。
三、地方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措施
針對地方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如何更好更充分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干,有效地用于圖書館建設,離不開地方高校勤工助學學生的科學管理工作。
第一,要做好圖書館學生助理的招聘工作。首先,要求學生助理熱愛勞動,熱衷服務,樂于奉獻,思想覺悟要高。其次,設立試用期,觀察學生對圖書館的工作是否真有興趣和發自內心地熱愛。只有這樣,學生助理才會以應有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圖書館的工作中。
第二,建立各種規章制度,規范管理工作模式。為了更好地做好學生助理館員的管理工作,使每個學生助理館員的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必須制定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要結合地方高校實際,在參考高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及時制定《學生助理館員規章制度》。實踐證明,這些制度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了很大作用。
第三,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助理館員的上班時間,不得與上課時間有沖突。因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不能因為圖書館的工作而影響學習。在安排圖書館工作之前,要求每個學生提交一份本人課程表;或根據需要,可定期變更工作表;允許助理之間換班。學生在圖書館參加勤工助學,每月工作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每次工作時間不超過2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6個小時。
第四,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地方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應重視團隊建設。成立干部隊伍,建立健全的管理組織機構。圖書館負責人定期與隊委溝通,加強對勤工助學隊伍的指導和幫助。加強圖書館管理隊伍建設,全面推進勤工助學管理工作。圖書館一線館員要起到積極模范帶頭作用,注重自身綜合素質對勤工助學學生產生的影響。圖書館員要充分利用工作時間多關心、多了解勤工助學學生的思想、生活及學習狀況,使他們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得到快樂、鍛煉和提升。在學期末評選“優秀學生助理館員”,調動學生助理工作積極性。
開展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圖書館育人價值,實現圖書管理的職能。
【參考文獻】
[1]陳月文.當前高校勤工助學活動的現狀與對策[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24(02):303-307.
[1]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勤工助學工作的意見(中青聯發〔2005〕14號)[Z].2006.
這篇圖書館核心論文發表了云計算技術下的圖書館發展對策,云計算技術的出現讓信息網絡技術有了新的發展機遇,論文介紹了云計算技術的特征,并探討了云計算給高職院校圖書館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針對這種情況給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