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1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體育教育論文發表了大學籃球教學有效性方法的研究,大學籃球教學存在教學觀念落后,學生缺乏興趣的問題,針對提高大學籃球教育有效性,論文總結了幾種辦法,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籃球的教學質量,培養大學生的籃球技術和團隊精神。
摘要:做好大學籃球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大學生的籃球技術,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育論文,大學籃球,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籃球最為大學生最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能夠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大學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作為一門課程,籃球教學有其自身的特色。時代的發展也賦予了籃球教學更大的意義。教師在籃球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鍛煉身體、磨練球技,更重要的是,應該幫助學生體會到團隊的意義,進而培養出團隊意識、社會責任感。傳統體育“老師教學、學生練球”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用于新時代的籃球教學。如果教師依舊沿用原來的教育方法,學生就無法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因此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以培養身體心理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為目標,開展大學大學籃球教育。(二)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籃球的運動量很大,需要學生擁有出色的體能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因此體能訓練應成為籃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訓練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能訓練也是如此,盲目地做體能不僅會損傷到學生的身體,更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然而部分大學籃球教師忽視了科學訓練的重要性,一味地讓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籃球教育的目的,是讓大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基礎上磨練意志,增強自身素質。如此高強度的體能讓籃球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三)學生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籃球教學和其他科目教學一樣,應該以培養大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教師的教學任務,應該包括幫助學生認識到籃球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學習籃球需要學生付出不少時間和精力,如果缺乏學習籃球的興趣,學生就很難積極投入到訓練中。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籃球課堂,以教師講解知識為主,課堂內容比較枯燥,很難培養起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學生自由練習時又缺乏教師及時地指導,難以取得進步,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籃球失去興趣。
二、提高大學籃球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一)更新教學觀念,注重科學授課
籃球教學首先要進行理論知識的教育,如果學生不了解理論知識,就無法針對性地進行技術訓練。而開展籃球理論教育,則需要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注重科學授課。教師可以采用比較幽默的方式進行講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講解快攻的時候,教師就可運用幽默的方式來講課,合理的比喻會使得快攻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快攻講究防守后快速反擊,就像一個武林高手接住對手射出的箭,在快速射回去。”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會對快攻戰術的運用加深理解,課堂效率也會得到提高。除了籃球理論知識外,籃球技巧也是籃球教育的一個重點。對于背后運球這一技巧,僅通過教師的教學是不夠的,教師可以結合播放視頻的方式,先給學生放一些NBA球星背后運球過人的集錦,讓大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背后運球在比賽中的作用,再進行課堂教學。
(二)循序漸進,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
籃球教育同其他學科一樣,需要長時間地訓練來提高技術。教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學生基本的訓練過關了,教師再慢慢增加難度,提高體能訓練的比重,讓大學生的身體能夠逐漸適應,最后才是實戰演練。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磨練球技,提高籃球教學的質量。比賽是檢驗學生籃球技術最好的方式,剛開始學生各方面技術不成熟,可以先從“二對二”練起。教師指導學生選擇比賽中使用的戰術,幫助學生總結比賽中的收獲。學生的技術提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練習“三對三”、“四對四”,最后再進行“五對五”全場比賽。有了之間比賽的經驗,“五對五”比賽中,學生就不會覺得手足無措。體能的訓練也是如此,剛開始訓練量不能太大,教師的訓練重心要放在耐力訓練上,長跑應該作為體能訓練的主要形式,隨著學生體能的提高,教師要適當加大訓練量,并開始把訓練中心放到爆發力訓練上,可以采取深蹲、一百米、跳高等訓練形式。循序漸進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有效地提高技術,增強體能,更能幫助學生收獲成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個學生
不同的學生有各自的特點,有的學生理解能力能力強,能很快地理解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并運用到實踐中,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好,在比賽中能夠發揮過人的速度和彈跳。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教學,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比如,針對身體素質好、運動能力強的大學生,可以讓其接受強度更大的體能訓練,培養他們的身體對抗能力,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前鋒或者中鋒。而對于接理解能力強的大學生,則要講解更多戰術,讓他們理解如何組織進攻,創造良好的投籃機會,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后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對于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要及時告誡,對于進步不大的學生要及時鼓勵,防止自卑心理的出現。比如,教師在進行三分球投籃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不同技術特點的學生分類教學。一名優秀的后衛需要具備良好的投籃能力,因此教師對于這些學生的三分球投籃訓練要提高要求,定點三分球,移動三分球都要訓練,而對于中鋒類別的學生則要適當降低標準,加強他們籃下進攻,沖搶籃板的訓練。
(四)開展比賽,提高教學質量
籃球是競技體育,比賽是不可缺少的。開展比賽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磨練自身的技術,更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教師在比賽中要結合團隊中每個運動員的技術特點進行戰術分配。在分隊的時候要注意平均隊伍的實力,構建不同進攻特色的團隊。比如對以中鋒為核心的團隊,教師要注意采用內線戰術,提倡籃下進攻,對于以后衛為核心的團隊教師要提倡外線拉空當投籃。通過不斷地比賽,學生的技術會更加成熟,身體素質也會得到加強,大學籃球教育才能達到原來的目標。
三、結語
籃球作為一項深受大學生歡迎的體育項目,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全面型人才。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籃球教育的質量,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籃球技術與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韋旭強、李翎.比賽教學法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意義[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04)
[2]王禮碧.常見籃球教學的訓練方式和改進策略[J].湖北體育科技.2016(02)
[3]楊三利.大學籃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重要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35)
作者:屈文斌
推薦期刊:上海體育學院學報以廣大體育科研人員、大中學校、體育教師、運動員,教保員及體育管理者為主要讀者對象,它能幫助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路,了解體育教學,科學訓練,以及體育發展研究的動態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