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0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教育研究論文發表了三維語法教學模式分析,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語法教學是很重要的,對于語法的教學,學術界一直有一個爭論,那就是要不要語法,二是用什么方法教語法,論文探討了三位語法理念和語法的教學模式。
摘要:拉森-弗里曼于2003年提出了三維語法的概念,即語法教學應該集“形式、意義和使用”于一體。語法教學的三個維度衍生出了語法教學過程的三個層次,即形式呈現、情景意義練習、和語境運用。然而一些教師將三維語法教學模式僵硬化,將三維語法教學理念與具體教學流程混為一談,誤解了三維語法教學的實質。筆者通過對各種教學視頻的觀摩,對三維語法教學模式進行了新探討,發現在語法教學的三個維度下,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關鍵詞:教育研究論文,語法教學,三維語法,教學模式
一、引言
語法教學一直以來就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關于語法教學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要不要教語法,二是用什么方法教語法。美國的語言學家塞爾斯一穆爾西亞評論到:“引人注意和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沒有語法的教學,無論是以理解為基礎的,還是以交際為基礎的,只能導致整足的、不合語法的洋徑洪式的外語。學生很難超越這個(沒有語法教學的)階段取得任何進步。”(轉引自封圣泉,曹桂玲;2010)顯然,語法爭論的焦點已經不是該不該教的問題,而是如何有效教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拉森一弗里曼的三維語法框架,結合三維語法架構,對英語語法教學模式做出了深層次的闡釋,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
二、三維語法理念
拉森一弗里曼在其著作《語言教學:從語法到語法技能》一書中對傳統的語法觀進行了挑戰,拉森認為語法能力(grammaring)是繼聽、說、讀、寫之外的第五項技能,是準確地使用語法結構合乎情景地表達意義的能力。語法課不能只限于了解語言系統,而是要學會如何使用語言。為了避免知識與能力的脫節,拉森-弗里曼在2003年提出了三維語法框架來解決傳統語法教學中形式聚焦和語用聚焦的孤立、片面的教學現狀,她認為,英語語法教學應將形式、意義和用法有機結合起來,以實現正確、富有意義并恰當使用的目的。拉森-弗里曼指出,語法和語法教學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形式(form)、意義(meaning)和運用(use)。形式是指視覺和聽覺方面的語言單位,包含聲音、文字符號、詞性變化和句法結構等。意義(meaning)指非語境化中詞匯、語法結構的意義,包含詞義、句義和語法意義。運用(use)指在什么樣的現實情境中用什么樣的語法。語法的語形、語義和語用的三維性特征決定了以形式、意義及運用于一體的語法教學。形式、意義及運用構成語法教學的完整系統,其中,意義是形成形式的基礎,制約著形式所產生的功能,形式是意義和運用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意義和運用則是形式的內容。
三、三維語法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語法教學有效性,本文以語法的三個維度作為三個環節,具體探討了在三維語法框架下可能出現的教學模式,希望研究能為教師教學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并最終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線性教學模型即語法呈現、情景意義練習和語境運用相結合。以定語從句教授為例。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名人照片導入。通過設置一定的師生問答環節引出定語從句。教師吧對話中涉及的定語從句寫在黑板上,并標示出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教師通過設計的語境講解意義,然后進行一定的機械聯系和意義練習。在學生對形式和意義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師設置情景來進行有意義的產出。在此基礎上,筆者探索了另外兩種教學模式,希望教師可以打破傳統觀念,將教學模式多樣化。非線性教學模式1:從使用中提取形式,進而結合使用,導出意義。以過去時的講授為例。教師設置情景導入,通過和學生討論有關過去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昨天在家干了什么?昨天上課學了什么?小時候喜歡什么?等引導學生用動詞過去式“-ed”的形式,直到學生可以在句子中有意識的使用。教師將學生產出的句子寫在黑板上,進而引出“-ed”形式,從之前的使用中總結出“-ed”表達過去式的意思。當然,在對“-ed”形式、意義的進一步理解后,可再次進入情景意義的使用。非線性教學模式2:從意義中導出形式,進而再在具體情境中運用。以現在進行時講授為例。教師講現在進行時時,利用圖片和句子一起導入,根據圖片學生可猜測出句子的涵義。教師連續播放幾張圖片,讓學生猜測句子涵義的同時理解句子結構,進而提取出“-ing”形式。緊接著教師設計相關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由產出。以上兩種教學模式的使用過程中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并不是一定按照筆者所標的順序進行,比如在模式2中,在引出現在進行時的形式后,如果學生對意義把我不是很熟悉的話,也可以再次進行意義的講解。總之,教學環節應根據教學情況隨時做出調整。本文從三維語法框架出發,探討了實現語法教學三維目標的教學模式,語法教學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沒有固定模式,也沒有最優模式,語法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正確、恰當的使用目的語進行交流,因此,將形式、意義和使用有機結合的且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都是我們所倡導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教學模式的設置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學生學習水平,教學資源以及教師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
參考文獻:
[1]范曉.三維語法闡釋[J].漢語學習,2004,06:1-10.
[2]劉煒.語言學與語言教學發展視域下的英語三維語法教學論[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04:70-74.
[3]侯姝琛.三維語法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英語教師,2013,05:8-17.
[4]蘇雪梅.形式聚焦中三維語法教學的實驗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04:10-14+18.
[5]劉煒.語言學與語言教學發展視域下的英語三維語法教學論[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04:70-74.
作者:薛麗濤
推薦閱讀:《周口師范學院學報》是河南省周口師范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雙月刊),1984年創刊,名為《周口師專學報》。1998年9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對國內外公開發行。2002年7月,更名為《周口師范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