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9月04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一、廣西瑤族口述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
1.規劃性原則。 這一原則是在廣西瑤族口述檔案資源開發利用中必須遵循的原則,這就需要在廣西瑤族口述檔案資源開發利用中切實做好規劃。 而且要進行專項規劃,同時作為地方政府信息化規范的范疇。 作為廣西瑤族口述檔案資源開發利用主體的自治區檔案局,需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對其的頂層設計與長遠規劃,才能帶動各級檔案部門在檔案數字化進程上不斷加快升級。
對于區直單位而言,應狠抓電子文件、電子檔案單套制的管理模式的試點,狠抓全區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與應用,著力實現區市縣三級綜合聯動,實現檔案查詢的一網通辦。 因此,我們需要在這樣的規劃指導下,在采集瑤族口述檔案時,需要以此為基礎,并在規劃標準上不斷完善。
在廣西瑤族口述檔案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中,不僅要明確開發利用方式,而且要明確開發利用的“度”,這樣才能提升開發利用的合理性,尤其是在口頭和文本間保持一定的張力,能更好地促進文化傳承和發展。 口述檔案開發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做法就是將口口相傳的話語向文本信息轉化,采用書本、報道、期刊的方式體現出來。 而過度地開發話語并文本化,又會帶來諸多弊端。 這是因為口傳文化屬于民族文化重構的關鍵過程,往往能觸及民眾與社會發展現狀的反思,如果把口傳文化過度地進行文本化釋義,那么人們在讀文化時的想象空間就會被擠占,所以就表面形式而言,主要是把文化搜集、整理和保護,而保護目的尚不明確就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2.特色性原則。 民族文化變遷的特點就在于生活方式變化。 以瑤族為例,瑤族生活方式的描述,若只是從一個村寨的村民生活方式總結為整個瑤族的生活方式的結論,勢必會陷入以偏概全的問題,從而更難以完整地把握社會歷史的完整概況和面貌。 所以,在瑤族生活方式考察過程中,至少需要從瑤族的衣食住行樂作為切入點。 比如,瑤族服飾、飲食習慣、居住特色、交通條件、娛樂活動、婚嫁喪葬活動等,均屬于記述的內容。
在瑤族口述檔案開發利用過程中,其前提就在于收集豐富多樣的口述檔案,這樣才能開發出更加多元的話題,使得其更具說服力。 而開發所有資料,屬于耗時費力的工程,且開發效果不一定好,這就需要在開發中具有選擇性和針對性。 主要是結合社會發展需要與民族需求,開發最具瑤族特色的口述檔案,從而開發的產品才有意義。 因此,在采集口述歷史時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并結合實際進行檔案開發。
3.協同性原則。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美國在口述歷史實踐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這與政府的支持有著莫大的關聯,加上社會組織、民眾間的積極配合,使得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其中,政府支持是每屆總統在卸任之后,都會以總統的名字來命名的圖書館中,收錄總統在任時的錄音材料,且總統圖書館在是美國檔案管理署進行直接管理,保存了大量的錄音,使得其成為美國國家檔案的主要內容。
另外,從國外的很多實踐來分析,政府和社會在推動口述檔案實踐發展中的作用往往不分伯仲,政府和社會在搜集口述檔案時,更多的是記錄國家歷史變遷與發展進程,并以此為延伸,在開發利用活動中,在政府的主導下,以社會多方協同作用下,推進口述檔案組織機制的發展。 而政府主導主要是通過行政資源來搜集并開發宏觀視角的口述檔案。 但是社會組織與工作主要是采取獨特眼光與視角來感悟社會發展變遷,并搜集、開發微觀視角的口述檔案。 因此,政府與社會在其中各飾一角,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使得歷史描述得更加具體和客觀。
二、廣西瑤族口述檔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策略
1.注重傳統方式和現代化方式相結合。
傳統的口述檔案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其利用的方式主要有檔案閱覽、借閱、展示,并進行檔案副本的制作、展示和發行,通過檔案證書的制作與發行以及檔案資訊和檔案匯編進行針對性的檔案信息服務。 所以傳統的印刷媒體為核心的開發利用方法,在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中,始終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但是在新形勢下,隨著應用人群日益廣泛,溝通過程更加便捷,使得其開發利用和保護變得更加多元化。 尤其是在社會對檔案利用意識不斷強化的今天,使得檔案利用范圍正在不斷拓展,使得檔案利用正不斷朝著新領域延伸和發展,在檔案需求上的多元化,需要在開發利用方式上不斷優化,尤其是傳統的開發利用方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檔案利用的多元化需求,主要體現在:既要探索和研究口述檔案的現代化開發利用方式所需的動力,又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口述檔案現代化的開發利用在技術上提供支撐和保障。 這里的現代化,主要是加強對現代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與視聽技術,尤其是現代科技手段與技術裝備,利用其對口述檔案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 因此,需要在現有傳統方式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與現代化方式進行有機結合。
比如,采取編輯出版專著圖書,給文藝創作需要提供資料,采用網絡出版,網絡展覽,構建專題數據庫和個性化的查詢服務系統等方面,強化口述檔案的開發利用力度,使得其開發利用范圍得到拓展的同時,還要將開發利用成果進行廣泛傳播。
2.公益性開發與商業開發相結合。
我國在大力發展公益事業的過程中,政府投資發揮了主要的作用,給社會免費提供了諸多發展成果。 廣西在口述檔案開發利用中,也始終是以公益開發為核心,其得到了大量公益文化機構的支持,通過為瑤族提供免費的檔案文化,實現了檔案信息的共享、傳承和發展,對于促進瑤族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在公益開發過程中,經常面臨開發動力不足的問題,使得效率較為低下。
所以,還要將公益性開發與商業性開發相結合。 商業開發主要是采取有償轉讓開發成果的方式,以換取經濟利益。 在目前社會快速發展和變遷的大背景下,只有努力探索和實踐公益性開發和商業性開發相結合的新模式,切實將口述檔案的經濟價值挖掘出來,尤其是要注重信息資源經濟價值的彰顯,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有利潤的產品,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優化。
3.建立健全廣西少數民族口述檔案開發利用的法規制度。
廣西少數民族口述檔案的開發利用,具有較強的地方性政策,因此還要在法規制度上進行不斷完善,尤其是要在法規條例和工作標準規范制定上加快進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為開發利用提供強大的外部環境,將其應有的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
在此,我們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美國在口述檔案收集和整理以及開發利用等方面均早于我國,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研究與工作實踐經驗與教訓,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使得口述檔案工作變得有章可循和順利實施。 其中,最為代表性的是美國在1976年就成立了關于口述歷史的協會,在1980年制定口述歷史檔案標準與原則,明確規定了檔案機構、檔案工作者對受訪者與公眾的應盡義務。
除了美國之外,新加坡在這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比如新加坡制定的口述檔案使用條例,為口述檔案工作的規范提供了諸多便利。 而在國內,有江蘇揚州、寧鄉西寧、云南文山等地的檔案管理部門,都較為完善。 所以在廣西地區,也需要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廣西少數民族口述檔案開發利用方面的法規制度,并且在借鑒國內外先進做法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八桂之地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特點,充分融入民族元素,考慮民族情感,才能建立更加彈性的法規制度,以更好地彰顯其人文性。
參考文獻:
[1]陳蕾.口述檔案采集流程分析[J].蘭臺世界,2020(1):49-51.
[2]鄭慧.瑤族檔案文化傳播體系構成研究[J].山西檔案,2020(2):19-25.
[3]鄭慧.瑤族檔案文化傳播的現有特點與未來發展[J].山西檔案,2020(3):103-109.
[4]任劍.少數民族口述檔案研究綜述[J].檔案天地,2019(3):32-36.
[5]郭勝溶.民族文化生態變遷視角下少數民族口述檔案保護研究[J].檔案與建設,2019(9):31-34.
作者:鄧寶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