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4月13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內容摘要】本文介紹了攔污網的基本功能以及結構,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應的改進措施,另外探尋了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日常維護措施的有效改進,提出攔污網定期翻新需要注意的要點,為保障核電站冷源取水的安全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污染處理
眾所周知,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是核電站循環水系統以及重要廠用水系統冷源取水的第一道攔污屏障,其具備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科學、合理地設置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維護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至關重要、勢在必行,因為其是保障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能夠正常、穩定運行的必要前提和必然基礎。然而,目前我國多數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結構與應用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問題,亟需解決。鑒于此,本文就以“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改進與維護”為主題進行探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供以參考。
一、攔污網的功能以及結構
通常情況下,為了保障核電站循環水系統以及重要廠用水系統冷源取水的安全性,一般會在進水渠道的入口位置設置一道攔污網,這樣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一些漂浮物、各種各樣的碎片等等各類雜物混入泵站前池之中,進而將導致核電站泵站的旋轉濾網、粗/細格柵的攔污壓力大幅度降低[1]。通過查詢可知,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結構多種多樣,可謂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其中以立式浮筒結構應用頻率較高、應用范圍較為廣泛。比如:大亞灣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就是采用該結構,各個浮筒之間通過錨塊加以固定,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為單層,高度為三米,樣式為半淹沒式,網眼尺寸為150x150(單位:mm)[2]。
二、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結構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
顯而易見,核電站進水渠設置攔污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核電廠冷源取水的安全性,具有相應優勢。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攔污的效率不夠高。
核電站泵站檢修過程中發現粗格柵中含有大量的漁網、珊瑚、塑料袋、水草以及水母等等,導致泵站粗格柵的過水面積大幅度縮小,泵站取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正所謂“追根溯源”,出現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呈半淹沒式,沒有選擇全段面式的攔污網,進而導致只能夠攔住體積比較大的雜物,不能夠攔截體積比較小的物質。除此之外,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為單層,其攔污的效率自然不高[3]。
改進措施:工作人員應該在原先的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之后新設置一道攔污網,并且設置的攔污網應該包含前網(80x80單位:mm)、后網(50x50單位:mm)以及頂網三大結構,前網以及后網均應該呈全斷面式,將前網以及后網的頂部掛在浮筒上面。除此之外,在固定核電站進水渠的時候,應該使用混凝土沉塊來加以拉結,以此來攔截一些體積較小的懸浮性雜物。最后,設置頂網的網眼尺寸為50x50(單位:mm),將頂網的底部掛在浮筒的吊耳之上,以此來攔截一些體積較小漂浮的雜物。
(二)攔污網浮筒的可靠性比較差。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可知,部分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因受到一些自然災害而導致浮筒傾翻,促使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一大部分沉入水面,嚴重影響了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攔污效率以及攔污功能,不能夠保障核電站循環水系統以及重要廠用水系統冷源取水的安全性。正所謂“追根溯源”,受到水流作用,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浮筒會逐漸向上游傾斜。
并且,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使用的浮筒樣式為浮標式立式的圓形浮筒,此種類型的浮筒不能夠承受過多的傾斜。改進措施: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查詢相關資料,提出以下見解:為了提高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浮筒抵抗風浪以及傾斜的能力,工作人員應該摒棄以往使用的浮標式立式的圓形浮筒,而是選用臥式的圓形浮筒,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來加以優化。
比如,工作人員可以將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具有的十三個臥式的圓形浮筒進行串聯,十三個浮筒之間需要應用尼龍纜繩進行連接。與此同時,十三個浮筒的內部需要應用聚氨酯泡沫來加以填充,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浮筒的承載力,避免出現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浮筒傾翻的惡劣現象。
三、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日常維護措施的有效改進
通過調查可知,一般情況下,大亞灣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清理頻率為一周一次。當許多水草以及水母混入泵站前沿的時候,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清理頻率為一天兩次。并且,隨著核電站周圍的漁業以及旅游業快速發展,日常生活垃圾數量逐漸增多,為了保障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能夠穩定運行,并具有良好的攔污效率,工作人員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以及廣泛關注,對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日常維護措施進行有效改進,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立一個長期、專業的攔污網清理維護隊伍,做好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清理工作與維護工作。
一般情況下,該隊伍的構成人員為兩個潛水班組以及相應的輔助工作人員,兩臺機組需要配置6~8人;第二,需要配置的設備有:兩艘小型機動船、一些撈鉤以及撈網、兩套潛水設備等等;第三,有關工作人員應該定期檢查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鋼絲繩、纜繩以及浮筒等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及時迅速發現各設備出現的問題,并及時修復;第四,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在每一天的上午和下午認真清理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漂浮的各類雜物,與此同時,潛水員應該日常清理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中附著的各類雜物;第五,相關工作人員每一年都應該對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上衍生出的海洋生物進行清理,清理次數為1~2次;第六,在每一年一月底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未雨綢繆”,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配置相應數量的尼龍繩、漁網以及配套浮球等等,并在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上游設置1~2道的臨時漁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大量水草、水母、以及其他海生物的混入,提高清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
四、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定期翻新需要注意的要點
眾所周知,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受到太陽暴曬、暴雨沖刷以及海水腐蝕的作用,其網繩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老化、斷裂現象,浮筒的鋼殼也會生銹腐蝕,造成相應的安全隱患。由此可見,為了保障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能夠正常、穩定運行,攔污網功能如常,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展開相應的翻新、更換工作。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實際翻新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幾大要點:
第一,一般情況下,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使用的網繩是尼龍網繩,此類型的網繩老化現象比較嚴重,使用壽命為三年到四年。鑒于此,要想延長攔污網網繩的使用壽命,工作人員在安裝網繩之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也就是將網繩涂抹氯化橡膠防污漆。
第二,工作人員在實際翻新過程中,需要將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浮筒放置岸邊,并清除其中存在的海生物,在此基礎上進行除銹打磨工作,最后分層來涂刷油漆。第三,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鋼絲繩在規定時間內應該進行更換,工作人員在安裝新的鋼絲繩之前應該涂刷黃有防腐。第四,工作人員在更換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浮筒的時候,應該準備一些塑料浮筒,將其作為臨時浮筒,并且適當增加臨時浮筒的數量。
浮筒更換的操作步驟為:工作人員在拆除以往使用的浮筒時,安裝好準備的臨時浮筒,在此過程中,暫時不拆除以往使用的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做好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網繩加工工作以及浮筒更換工作之后,一邊拆除以往使用的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一邊安裝新的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第五,上文已經提到,工作人員在進行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更換工作的時候,需要應用臨時浮筒。
所以,對于臨時浮筒而言,工作人員應該增加檢查次數以及清理次數,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及時、準確地發現臨時浮筒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改善問題。與此同時,工作人員應該盡可能地在每年十二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的時間內來開展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更換工作,以此來有效避開海生物數量暴增的季節。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發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正在建設的核電站數量呈直線上升趨勢,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設計、改進、以及維護都還沒有定下相應的標準。鑒于此,有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并建立相應的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設計、改進、維護標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嚴格規范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設置位置、材料選擇、投運時間以及浮筒形式等等多方面內容。為了保障核電站循環水系統以及重要廠用水系統冷源取水的安全性以及避免出現停堆等惡劣事件,核電站必須做好進水渠攔污網的設置以及后期的改進維護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應峰,周波,謝冰.核電站進水渠攔污網的改進與維護[J].電力安全技術,2015,11:45~47
[2]吳彥農,王婭琦,候秦脈等.海洋異物堵塞核電廠取水系統事件的經驗反饋[J].核安全,2017,1:26~32
[3]呂濤.鑒于海生物爆發問題的核電廠冷源攔污網布置優化[J].自動化應用,2017,12:91,130
電力方向刊物推薦:電力安全技術堅持面向生產一線,直接指導電力安全生產,是電力企業夯實安全基礎的必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