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2月06日 分類:課題申報 次數(shù):
法學方向從業(yè)人員晉升職稱時也需要申報課題,這也是為了推動法學理論研究工作,充分發(fā)揮法學理論研究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法學人員也會直接參與到法學課題中,那么就需要掌握法學課題參與方法,大家可以參照下面征集法學課題信息來參與到課題中,所需流程也是比較快的。
一、法學課題參與條件
(一)申請人應為我省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
(二)課題申請人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法學研究工作,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相應組織、指導和研究能力,并承擔本課題實質(zhì)性的研究任務。
(三)課題申請人須具有副高級職稱或法律實務部門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或具有法學博士學位(如系非法學專業(yè)博士學位,本科或碩士應為法學專業(yè))。所有申請人均須隨申請書一起提交職稱資格證書復印件或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一份。未提交的,按不合格申請?zhí)幚怼?/p>
(四)課題主持人限申報一個課題,但可作為成員參與其他課題組,課題組成員應不少于3人。單純作為課題組成員的,可同時參加兩個課題組。超過的,按不合格申請?zhí)幚怼Un題組成員應具有相應的研究能力,且課題申請人必須征得其本人同意,否則屬于違規(guī)申報。
二、法學課題參與注意事項
(一)參與課題須遵守《中國法學會課題研究管理辦法》及相關(guān)規(guī)定。
(二)不得以國家和省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司法部等中央部委和中國法學會批準的相同或相近研究內(nèi)容的課題成果申報,不得以已出版、發(fā)表的成果申請。立項后發(fā)現(xiàn)課題主持人存在以上情況的,撤銷立項。
(三)對符合申報條件的課題申請,省法學會將組織學術(shù)委員會根據(jù)課題立項原則,針對課題申請人提供的《課題論證情況說明》,采用匿名方式進行評審。注意《課題論證情況說明》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間接透露個人信息或相關(guān)背景資料,否則取消參評資格。
(四)課題申請人應如實填寫申請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chǎn)權(quán)爭議。在申請中弄虛作假者,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查實后,取消申報資格,如獲準立項則撤銷立項。
(五)課題申請人所在單位要對申請人資格及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按要求簽署審核意見。
三、法學課題參與辦法
(一)課題參與人提出申請時,須填寫并提交《法學會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書》和《課題論證情況說明》,并一律使用Word軟件錄入、A4紙打印,《申請書》及《課題論證情況說明》的論證部分字體為仿宋、字號為4號。
(二)各研究會、市(地)法學會和申請人所在單位應對申請人資格及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按規(guī)定簽署審核意見。申報材料由各研究會、市(地)法學會統(tǒng)一提交省法學會法學研究學術(shù)交流部。
(三)申請所需提交的材料有:《申請書》1份和《課題論證情況說明》一式3份及資格證明(粘貼于申請書表四一欄)。《申請書》和《課題論證情況說明》的電子版請發(fā)送至省法學會指定郵箱,每個課題申請人的申報材料電子版單獨打包,并設(shè)置附件發(fā)送格式,如:研究會或市(地)法學會(課題題目+申請人),即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或×××市法學會(刑事速裁程序研究+姓名)。附件名稱設(shè)置為:“學科(課題題目+申請人)”。
以上就是法學課題參與的相關(guān)知識,或者您也可以隨時與該平臺學術(shù)顧問交流,他們可以為您分享法學課題征集詳細信息,給安排合適的課題參與人,這對您評定職稱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