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9月22日 分類:課題申報 次數:
現在高校或者是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要結合自己的背景情況,申請方向進行個性化課題定制,進而完成一篇具有高含金量的學術論文,之后發表在SCI、SSCI、EI等國際刊物上,那么參與課題研究有哪幾種模式?下面對此展開詳細的介紹:
一、可以獨立完成申報:由科研人員本人獨立承擔課題,課題題目是主管部門按照申報人學科專業加以分配,也可以由作者自擬題目,到主管部門審批備案,通過后可以申報相應的課題。
二、 通過課題組申報:組建合適的課題組,多是高校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主持人召集、培訓、申報及分配科研任務,課題組成員的人選和順序多是主持人安排和決定的,他們也可以推薦合適的成員,幾個人共同完成課題研究。
三、加入到現有的課題組中:如果還是在校學生,或者是初次進行課題研究,可以加入到其他課題組中,這樣的課題可以是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學校,也可以跨省跨縣區,也是共同完成一項課題,含金量比較高。
無論是通過哪種模式參與課題研究,都要盡早的做準備,一項課題研究完成需要較長的周期,假如課題組先前已經研究過類似的課題,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的,經課題主管主辦部門考察同意后,可以申請提前結題;另外,如果主管部門有特殊要求,或者研究需要,可以縮短或延長在研時間,尤其是熱點的話題,盡早的完成研究,早日出了研究成果,可以盡早的加以應用。
一項課題申報完成后,課題組所有成員的材料和證書是一樣的,主要包括:①課題申請書、②課題文件、③立項通知書、④課題結題報告書、⑤課題鑒定書、⑥結題證書、⑦課題成果獲獎證書、⑧獲獎證書等,最后形成的課題成果多是高端的學術論文,或者是學術著作,應用傳播范圍也比較廣。
上述就是參與課題研究的幾種模式,作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匹配適合自己的課題,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科研學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