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06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民族舞蹈藝術——評《舞蹈與傳統文化》》論文發表期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發表周期:2021年03期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民族舞蹈藝術——評《舞蹈與傳統文化》》論文作者信息:王曉丹
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俗都有很大差別,各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其中,民族舞蹈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異彩紛呈,各具特色。這些舞蹈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點,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和載體。隨著生活區域的變遷,各民族傳統文化不斷融合發展,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舞蹈中更加凸顯。在獨特的文化氛圍中欣賞舞蹈,在獨特的舞蹈藝術中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這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民族舞蹈藝術的重要路徑。袁禾的《舞蹈與傳統文化》一書通過舞蹈與哲學意識、舞蹈與典章制度、舞蹈與國家政事等章節,結合我國各民族流傳的歷史故事和傳統舞蹈作品,以生動流暢的筆法深人剖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舞蹈的密切關系,使讀者能夠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樂舞風尚、舞蹈特征、舞蹈藝術以及代表人物,理解中華傳統舞文化的輝煌燦爛和精髓,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蹈與傳統文化》一書基于審美價值,將民族舞蹈與傳統文化有機統一。隨著時代發展和審美觀念的轉變,民族文化和舞蹈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民族舞蹈的民族性特征逐漸弱化。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沖擊與交融使民族傳統文化和舞蹈受到影響,舞蹈中的民族特征逐漸減少,深刻反映民族特征的生活場景和儀式由于不適應現代舞蹈藝術的發展而逐漸退出舞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民族舞蹈產生于文明發展過程中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其本質是這些活動的具體反映,帶有民族文化藝術的純粹性。隨著民族舞蹈的市場化,這種純粹性逐漸弱化,民族舞蹈不再是原汁原味的傳統藝術形式。為了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而摻入商業元素,造成民族舞蹈的解構和傳統文化的流失。該書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呼吁人們在發展民族舞蹈的過程中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并提出新時代背景下要深刻認識舞蹈創作過程中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以創新意識積極拓展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結合的有效路徑,積極構建原生態、無污染、保留民族文化傳統、體現民族特征的文化環境,堅持民族舞蹈的傳統文化內涵和獨特審美價值,保證民族舞蹈在適應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保持獨特性,不失民族傳統文化的本質。
《舞蹈與傳統文化》一書的核心是如何在發展民族舞蹈藝術的過程中傳承傳統文化,該書以民族舞蹈發展現狀為出發點,總結出民族舞蹈藝術與傳統文化協同發展的制約因素,即為了使傳統民族舞蹈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而放棄民族文化特征,導致傳統文化喪失。基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該書將民主舞蹈這種獨特藝術形式視為蘊含豐富的礦藏,引導人們認識其價值與意義,努力挖掘與開發。作者認為,民族舞蹈傳播范圍不斷擴大,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過程,民族舞蹈在文化傳承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社會人們對藝術多元化的追求將民族舞蹈帶向更高的表演殿堂,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傳播。
綜上,《舞蹈與傳統文化》一書以強烈的危機意識呈現了舞蹈藝術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流失的現象,努力探索舞蹈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共同發展的有效路徑。作者闡述了傳統舞蹈與傳統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分析了二者的關系及相互作用,并結合具體的舞蹈藝術實踐對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拓展了思路,對民族舞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