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3月26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運用》論文發表期刊:《長春大學學報》;發表周期:2020年12期
《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運用》論文作者信息:張玲(1983-),女,福建南平人,實驗師,碩士,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研究。
摘要:信息化時代下,伴隨著互聯網科技和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實踐操作性極強,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局限性,難以凸顯課程的高效性和審美性特點。基于此視角,分析混合式教學的內涵優勢以及開展混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針對圖形圖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大學圖形圖像處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優化舉措,以期為今后教學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高校;圖形圖像處理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教育變革的大趨勢下,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的課內外一體化,為學生提供交流、分享的絕佳場所,從而打造高效的課堂模式,全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主觀能動性。基于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特殊屬性,單純依靠傳統線下教學已經無法適應教育時代發展和社會用人的需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課內課外結合模式正以驚人的速度開展,形成了以優質在線開放課程為輔助,多元化課程教學優化創新的新局面,促進了圖形圖像處理課程實踐應用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事實證明,開展混合教學模式既是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亦是培養高質量實用型人才的根基保障。
1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開展混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1)混合式學習的內涵。截至目前,混合式學習并未形成統一的概念定位,不同的專家學者對此的理解雖然不盡相同,但是看法和見解所表達的內涵都趨于一致。國外學者關于混合式學習的表述可以概括為在適當的時間,將面對面的學習和即時線上學習相融合,所產生的一種新型學習風格的步調學習方式,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和質量。我國學者對混合式學習概念也看法不一。有些學者以適當為視角,重點在時間、人、傳遞媒體、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方面進行混合,即專注混合的方式以及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對國內外學者的分析和歸類,本文的混合式學習主要基于網絡化學習的優勢,利用移動智能電子設備,充分釋放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將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有機整合,充分體現學生主動性,教師需要完成引導、啟發、監控職責,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創新以期達到理想的學習效益。
(2)混合式學習優勢分析。混合式學習模式改變了以往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了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深度融合,便于教師把控課堂的教學進度,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反饋情況利用線上學習形式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促進知識吸收的鞏固性升華。在面對面地進行教學的基礎上,混合式教學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進一步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銜接。過去課堂教學的理論性較強,很多學生往往不會知識的內化和遷移。而混合式教學應用之后,可以將學習資源提前讓學生了解,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預熱。利用驅動式教學、小組合作式教學等多種途徑,提升課堂教學時間的效率。在課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延伸,對于部分知識點模糊或不牢靠的學生還可以進一步復習和研究,凸顯學以致用的目的。此外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還可以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帶動學生整體學習氛圍的構建,實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協調同步的理念,為教師課程教學引導、啟發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2
(3)開展混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近年來,社會對圖形圖像處理專業技術人才需求不斷加大。然而高校受傳統教學思維理念的制約,人才培養模式處于滯后階段,與人才需求出現脫節。高校亟須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充分融合新理論、新媒體和新平臺,利用線上教學的特有優勢,發揮互聯網自主學習的深度效應,將課堂教學向線上教學外延。這既是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改革的新出路,亦突出了時時可學習、處處是課堂的精髓。開展混合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契機,便于教師答疑解惑,極大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保障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對策,對于課程取得最佳學習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高校圖形圖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與課程現狀
(1)圖形圖像處理教學體系龐大。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所涉及的軟件非常多,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眾多的難點。面對內容之廣的教學體系,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學生高效理解和吸收,成為每一個任課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尤其造成軟件排列堆砌效應之后,要想從中擺脫并達成融會貫通的效果,必須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革新。與此同時,由于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開設時間并不長,大多數教師都是從研究生畢業,就立即從事該課程的教學工作。一來教師本身在圖形圖像實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為此教學內容并不能夠完全代表社會的現實需求,造成案例的設計與現實應用出現銜接性的障礙。而學生只能機械地模仿或按部就班地記筆記,作品完成質量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學生所學技能與應用軟件工具技巧提升幅度就會受限。
(2)實際案例操作演練機會不足。對于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而言,由于在校期間所學軟件較多,學生缺乏在某一個專長領域的培養。基于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考慮,學生雖然熟悉圖形圖像處理的整個流程,但是在特定領域的缺失還會造成后續就業的壓力。與此同時,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圖形圖像處理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目前專業人才培養主要集中于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表面上來看學生在校期間已經學有所成,但是在工作實踐當中卻顯示出了極大的不適應,這不僅與學校實際案例操作演練機會不足有關,還容易對學生后續的成才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回
2.2學生學情現狀分析
(1)學生興趣和動機不同。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極為重視。一方面,課程與求職就業和考研深造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學生對于實踐操作環節十分關注,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受不同學習動機的影響,很多學生一心想要學好該課程,但是對于現有教學模式卻頗有微詞。不知道如何能夠學好,為此處于一種矛盾的狀態。此外,部分學生對于該課程缺乏正確的理解認知,堅持無所謂的態度,為此難以將知識融會貫通。
(2)課程總體內容偏難。通過調查反饋發現,學生認為課程內容總體上偏難。理論教學比重較大,學生在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主要以教師布置和設計的環節為主,學生參與和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互動的案例教學導致學生對課程學習存在抱怨情緒,引發學習效率不高。此外高校大學生對該課程的自主創新意識覺悟較弱,表現為對學習滿不在乎,逐漸養成一些陋習的出現,為此提供學生喜聞樂見且高效的學習模式迫在眉睫。
(3)學習資源不足。大學生通過日常移動智能設備進行課下學習已是常態,但是對該課程資源的調查發現,并沒有與此相關的專門學習軟件能夠為學生提供課下自主學習。學習資源不足問題的出現,還需要專業授課教師做好課程的開發,為學生呈現相應的預習資料和復習資料,確保學生能夠圍繞并依托課程資源提升課程學習的質量。
3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運用設計
結合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特征,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構建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分別為前期準備,活動與資源設計,教育評價設計三個環節。
3.1 前期準備
(1)學習需求分析。高校大學生正處于關鍵的人生節點,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動機很強。尤其是大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對于新鮮、時代感強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并不排斥。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是眾多專業的核心,與平面、網頁、廣告設計領域息息相關,為此要分析學生學習特征,精選案例與設計任務,準備在線學習資源,通過技術與藝術巧妙融合,對于學生提升信息素養極為有利。
(2)學習內容和環境分析。隨著軟件、教材的不斷更新,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也需要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市場就業和學生的需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思維,在學習內容的選取上精挑細選,持續優化教學課件、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階梯級學習方式的滲透,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學習環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其中硬件環境課程保障機房、多媒體資源的基礎上,學生利用手機端或者電腦端進行課后的鞏固性學習或交流:而軟件環境包括在線學習平臺、微課、慕課等網絡資源,便于學生下載學習,控制學生的屏幕、隨時隨地交互以及在線考試測評。
(3)活動設計原則。在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混合式教學的前期運用還要明晰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即面對面教學原則、討論交流原則和協作學習原則。并將其在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階段中有效貫徹,及時進行面對面反饋,加強線上互動討論交流,利用互相指導、優勢互補的協作最大化地整合上學習和線下學習。
3.2 活動與資源設計
(1)課前學習活動設計。在課程資源視頻制作和選取方面,要注重大小和格式,確保內容精簡、主題性強,時間不宜過長,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直奔教學主題達到最大化的教學效果,力爭與課中的學習協調對接,起到預熱的作用。進行導學案設計要理清教學思路,把握好學習重點和難點,實施知識結構層次化的設計,圖像學習思路的引領性遞進,為針對性改進奠定基礎。文本不能太過冗長,以夠用為主,發揮重要數值的參考價值。導入類圖片要保證清晰度,形成素材和學習資源的有機融合。課前的活動設計要與學情相吻合,注意教學結構的完整、高效,實現學習資源的有效傳遞。通過精心的安排和制作,不僅會形成學習框架的良性梳理,還會為多媒體資源的充分調度提供必要的支撐。
(2)課中學習活動設計。在課中學習活動當中,可以根據學情需要,將班級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在4-5人之間,組長采取輪換制度。通過以任務為主線的教學模式,營造合作探究的氛圍,確保學習活動有序進行。首先在自主學習階段,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并解決疑惑。在此基礎上,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通過任務的布置激發學生集中討論交流協商,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還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最后在總結性評價學習階段,要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為目標,將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相連接,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促進學生自我全面的發展。
(3)課后學習活動設計。在課后學習活動設計環節中,教師要根據課堂上學習出現的集中性問題,利用學習平臺注重對知識的總結,解決學生存在的知識疑難點。在學習網址或者微信公眾號中,學生可以隨時地學習課程教程和資源案例,在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反思和總結不斷升華。
3.3教學評價設計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否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應和成果,離不開健全教學評價設計的支撐。為此要以評價促反思,依托學習過程評價、課程考核評價以及活動組織評價的優勢,有效評價學生課堂上的參與度、階段內掌握知識的情況或者對混合式學習的建議,利用在線學習資源及時進行知識的修正。高校圖像圖形處理課程改革應從行業發展或崗位需求出發,建立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強調情境學習和活動學習,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發揮圖像的信息傳遞功能,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勢,實現深度化的學習探索。與此同時,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機交叉與融匯,帶來了更多的靈活性,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程學習的參與度。通過課前知識點的預習和交流,為課中合作學習奠定基礎,在課后通過線上還可以進行答疑解惑。當然,混合式教學在圖形圖像課程中的運用還處于研究起步階段,教學方式還不是很成熟,這就需要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培訓,秉承嚴謹的態度理念,不斷改善開發出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強化對二者銜接的實踐探索,為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麗君."Phota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融合滲透職業核心能力訓練研究D].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4):189,225.
[2]李金鳳情境化教學在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D].中國新通信,2019(4):175.
[3]楊天敏高校"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教學改革之我見D].太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30-32.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lended teaching mode has emerged.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trong practical operability,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has limitation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highlight the high efficieney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Based on thi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ve advantages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an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graphics and image teaching,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the blendedteaching model for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in universities are proposed, in on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help for future teaching job.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