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2月08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正確看待審稿人的意見,在完全理解審稿意見的基礎上,針對性的寫回復信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在這里分享五種審稿人意見,七大回復信原則,有的放矢地修改論文,成功發表幾率才是比較高的。
五種審稿人意見詳情:
(1)“具體型”意見審稿人針對論文中的模型、方法、實驗等提出的問題都屬于這個類型。通常來說,這種意見的信息量非常大,能較大程度提升論文的質量,作者一般需要按照審稿人的要求在論文中補充或者完善相關研究內容,對于實在不能補充或者完善的工作,作者需要給出合理的解釋或者理由。
(2)“疑問型”意見由于審稿人和作者的背景知識、認知等不同,審稿人對論文中的某些論述存在疑問或者分歧,這就是“疑問型”意見?傮w來說,這種問題較為容易解決,可以采取一種干脆的方法,在論文中從審稿人建議的角度給出相應的解釋或者闡述即可。
(3)“籠統型”意見這類意見通常沒有針對論文中的某個點展開評論,而是籠統的說論文存在什么問題。比如干巴巴地說論文缺乏創新,但又不說到底哪里有問題,所以沒有實質性內容。針對這種問題,建議在修稿說明中耐心并放低姿態地見招拆招。例如審稿人說沒有創新,那你可以說論文的創新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
(4)“建議型”意見審稿人有時候會針對論文的工作給出一些建議。針對容易操作的意見,作者需接受審稿人的意見,并在論文中進行相應的修改,而對于較難實現的建議,作者可以較為謙虛的表示該項工作是未來的研究工作等。
(5)“失準型”意見“失準型”意見是某些審稿人對作者的工作存在誤解,從而給出一些不太合理的意見。碰到這種情況時,作者一般可不按照審稿人的意見修改論文,但必須在修稿說明中針對誤解進行耐心地解釋。
作者要正確對待以達到最大化利用審稿人的審稿意見,讓其成為提升科研論文質量的一種推力,而不是科研路上的阻力!稿件我們按照審稿人意見修改完成后,下一步就是要寫回復信了,回復意見至關重要,這是我們對審稿意見的一次交流,也是對我們修改內容的總結,要讓審稿人和編輯全面清晰的理解我們的修改思路全靠這封回復信。
如下是七大回復信撰寫原則:
1. 思路清晰。
我們給編輯和審稿人寫回信的時候,一定要思路清晰,反復閱讀編輯的回信,給自己充足的思考時間。切忌為了縮短審稿時間,倉促回復,這樣做往往事與愿違。
2.語氣委婉。
我們給編輯和審稿人的回信一定要使用一種能傳達觀點、委婉的語言。即使審稿人的意見是錯誤的,也一定要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用激烈的言語頂撞審稿人和否定審稿人的觀點。審稿人是有知識的、善意的人,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你的不禮貌和不尊重而放棄你的論文,即使你的論文很有價值和意義。
3. 跟進論文修改。
如果我們完成了針對審稿人意見的回復信件,那么我們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回復工作,我們還需要確保論文也進行了相應修改。通常編輯會要求我們在論文中標記修改的地方。
4. 提高可讀性。
我們修改和回復的越簡單易懂,我們得到回應的速度就越快。我們需要在回復信件里羅列出對所有問題的解答和論文的修改位置,同時在論文中標記修改之處,方便編輯和審稿人的閱讀。
5. 堅持己見。
審稿人也會犯錯。如果我們認為審稿人的意見有誤,不要對審稿人的意見感到沮喪,我們比審稿人更加了解論文,應該禮貌地解釋錯誤原因,并給出有力的證據。
6. 保持完整、簡潔。
編輯和評審人員希望看到所有的要點都得到回復和解答,所以不要有意回避簡單或者困難的問題,畢竟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給審稿人的回復應該簡潔、清晰,回復審稿盡量保持1-3頁。冗長的回復可能延長審稿時間。
7. 關注實質。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我們要用科研實力去說話,不要去猜測審稿人是誰,以及他們的意圖是什么。我們應該將精力集中在審稿人的意見上,回復審稿人的意見并修改論文會使論文更加令人信服。
更多審稿意見回復,回復信寫作的相關內容,可隨時聯系在線學術顧問,提供更全面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