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2月08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sci期刊審稿變慢、周期變長了嗎?很多作者反饋,是有這個趨勢,sci審稿周期越來越長,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作者在提交之后一定要耐心的等待,論文經過長時間審稿,如果還沒消息,可以委婉的催稿試試。
接下來在這里分享sci期刊審稿變慢,周期變長的幾點因素:
1、期刊不同,審稿周期不同
針對期刊不同,審稿周期有所差異,每本sci期刊都有自己固定的審稿安排,有的雜志社較快,大概是1-3個月;有的較慢,大概是6個月左右,所以審稿周期是因雜志社而定,并不是每本期刊一成不變的。
2、與審稿人相關
SCI論文在錄用前,會由多個審稿人進行審稿,而每位審稿人的專業水平,審稿效率都不一樣,所以這也是影響審稿周期的關鍵因素。
3、專業領域有關
熱門的研究領域,審稿專家就自然比較多,期刊外審時,就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審稿人。但針對一些小眾的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的專家就比較少,甚至都找不到合適的審稿人,使得審稿工作無法進行,所以才會延長審稿周期。
4、學術嚴謹性
針對某些領域,如:醫學、數學等領域,論文審稿難度較大,由于行業特殊性、數據嚴謹性等,審稿周期自然要比教育等社科類的論文審稿要長,而且審稿要更為嚴格。
5、與文章質量相關
SCI期刊對于論文質量要求較高,如果投稿文章質量較高,符合投稿需求,自然審稿周期就較短。但如果論文質量欠佳,需要經過修改,甚至是多次返修,那么審稿周期自然就不短。所以論文質量也是影響審稿周期長短的因素之一。
以上幾種因素都會導致sci期刊審稿變慢,周期變長,作者不僅要關注審稿時間,還要關注接收率,論文的質量直接關系通過率,文章質量過關,審稿周期再久,也會通過;文章質量不好,很可能會被拒稿,因此從選題到選擇期刊,再到論文中稿都要經歷一段時間,作者全程要把握好,每一個細節都關系著能否早日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