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0月23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sci雜志投稿需要推薦審稿人嗎?大多數期刊都會要求作者投稿時推薦若干審稿人(peer reviewer),這對作者和期刊編輯來說,都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期刊編輯也不是全部采納作者的建議,作者推薦合適的審稿人,可能會加速審稿過程,論文得到更公平的對待。
向sci雜志投稿,作者要掌握這幾點注意事項:
1) 是否推薦審稿人?建議作者是要推薦,按照規矩認真推薦,會有更好結果。研究數據顯示:作者推薦的審稿人更有可能給出有利的評審意見。BMJ Open的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的作者推薦審稿人建議接受投稿,而針對編輯推薦的審稿人而言,這一比例為三分之一。Journal of Pediatrics在作者推薦的審稿人中,有65.3%推薦接受稿件,而就編輯推薦的審稿人而言,這一比例只有54.2%。
2) 是否選行業知名專家?如果你對投稿論文充滿信心,最好在近期的學術會議上大牛給予過積極評價,推薦知名專家作為審稿人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的論文只有信心投3分或者以下的雜志,則不需要也最好不要推薦審稿人是特別出名的科學家。一般推薦你投稿期刊水平相當的學者作為審稿人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3) 避免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conflict of interest)。比如推薦的審稿人是其中一位作者的導師或者現在的同事,或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近五年內有過合作項目的學者,都要避嫌;另外也盡可能避免推薦太多國內同行給予審稿。實際上,很多被推薦審稿人在收到可能有利益沖突的審稿請求后,他們自己通常也會拒絕審稿,并給編輯說明理由,在這種情況下,編輯對于投稿人的信任可能會受到影響。延伸知識閱讀:sci論文推薦審稿人有什么方法?
4) 提供的推薦審稿人理由要合理,聯系郵箱要正確。如果期刊需要作者推薦審稿人信息,那么作者就要按照要求填寫相關審稿人信息,郵箱需要是教育機構域名的郵箱,或者是研究所,研究機構域名的郵箱,盡量不要用qq郵箱,或者是163郵箱,以免被當做是垃圾郵件,耽誤論文發表進程。
5) 逐一核對作者其他信息。尤其是名(first name)和姓(last name)一定要分清,通常在原文中顯示的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但是在檢索數據庫或者參考文獻中則是姓在前,名只是簡寫成首字母,還有部分學者的姓也是有兩個單詞構成的,這時也要分辨清楚。另外,也盡可能提供作者的科室和單位,這些都有助于編輯確認是否采用這個推薦。
上述就是sci雜志推薦審稿人的相關知識,可見推薦審稿人要注意的內容很多,作者可以自己從參考文獻中挑選合適的審稿人,確認推薦審稿人的文章被準確引用,作者文章質量要把控好,以免引發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