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0月23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很多sci期刊要求作者自己推薦審稿人,這不僅節省了編輯尋找審稿人的時間,也更有利于審稿工作公平公正的展開,那么自己該怎么推薦審稿人,推薦誰更合適?推薦審稿人的選擇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自己論文中參考文獻的作者。作者文章引用、且給予正面評價的作者,是非常合適的推薦審稿人。推薦審稿人可以與作者同屬一個領域,或者是在文章中使用了相同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還是可以輕松找到幾名審稿人的。
第二、投稿sci期刊中發表的相關文章作者。從國外期刊文獻數據庫中輸入投稿論文關鍵詞和投稿期刊名字,尋找在該sci期刊內發表過的相關文章。如果找到你投稿論文特別相關且可以引用的研究論文,可以考慮加入到參考文獻中,這篇論文的作者會是推薦審稿人的更佳選擇。
第三、在學術會議中交流過的學者。科研學者參加學術會議是有好處的,在會議上交流過的都是本領域的活躍人員,互相交流也會留下好的印象,在這個場合下結識的學者不僅僅會成為你文章的審稿人員,還有可能成為你未來的合作伙伴。
第四、你認識的同行研究學者。一般沒有利益沖突就可以當自己的審稿人。由于同行人員更容易讀懂你的論文,所以他們也會是期刊編輯喜歡的審稿人。
第五、請求專業平臺的幫助,請他們給提供審稿人。審稿人大部分是在國外或者國內科研機構從事科研活動的科學家。同時學者也要建立自己的資源庫,在平時多積累一些人脈資源,都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審稿人。
這些就是作者可以推薦的備選審稿人員,不僅是需要找出審稿人,還需要能夠準確的提供審稿人信息,在填寫推薦人的信息表時,最基本的信息包括:A,姓名;B,最高學位(MD/PhD);C,推薦人單位;D,大學/機構電子郵箱;E,推薦的理由。
作者感到難的還在于推薦審稿人的理由填寫,可以列出推薦審稿人是領域專家,該審稿人也是投稿引文的作者,并且沒有利益沖突,如果時間比較久了,還要重新搜索相關作者信息,確認依然活躍在相關科研領域即可。
上述就是介紹的sci期刊自己推薦審稿人的相關知識,科研工作一直是比較嚴謹的,還是要盡早的積累相關經驗,對自己將來深入進行科研工作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