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總結了優質果桑的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園地選擇、栽植、施肥、除草、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果葉采收等方面內容,以為桑果作為新型果品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 2015農業報刊征文,果桑,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果桑樹勢強健,生長旺盛,一年內新枝條不斷產生,形成的多層側枝為第2年結果枝,發芽率高,一般每個新芽都能產生3~6個桑果,果實生長勻稱、整齊,成熟齊、果紫褐色,口感好。吳中區當前引種栽培的品種有無籽大十、中桑5801、綠椹子等。一般可產桑果12~15 t/hm2,經濟效益18.5萬~22.5萬元/hm2。桑果含有豐富的果糖、人體必需的16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果膠、果酸、天然色素等營養成分,可鮮食,也可制成桑果飲料、桑果醬、桑果酒、桑椹紅素等,桑果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補肝益腎、滋陰補血、明目安神等功效,經常食用有增強免疫功能、促進造血細胞的生長、防止人體動脈硬化、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因此桑果可作為新型的果品來開發。果桑實施果葉兼用,春季以采果為主,秋季搞采葉養蠶,對人體保健、經濟發展將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現將優質果桑的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園地選擇
果桑栽種要防止桑果污染,保障桑果質量及食品安全,選擇遠離公路和有污染物釋放的地方,最好是土層深厚、結構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地,土壤pH值為4.5~9.0時均能正常生長,以pH值6~7生長最好,果桑喜溫暖濕潤氣候,萌芽后如遇突然低溫,易受凍害,果桑選向陽靠近有水域地低丘緩坡種植[1-2]。
2合理密植
果桑種植用桑苗為健壯的一年生苗,直徑達0.6 cm以上,株高60~120 cm,有3條發達的主根,側根及須根發達,無病殘枝葉,品種純;以采果為主的桑園,種植密度需考慮光照充分,一般種植4 950株/hm2左右,行距1.6~1.8 m,株距1.2~1.0 m。
3科學施肥與除草
果葉兩用桑要氮、磷、鉀配合施肥,多施有機肥和鉀肥,秋季少施氮肥。在定植前按株行距挖30 cm×30 cm×30 cm的種植坑,一次性施足腐熟農家肥45~60 t/hm2作基肥。果前肥:一是開花結果的青果期促使幼果迅速膨大,施復合肥225~300 kg/hm2,時間為3月中下旬;二是桑果膨大至轉色成熟期,促使桑果第2次膨大,提高桑果含糖量和色澤,施復合肥225~300 kg/hm2或鉀肥300 kg/hm2,時間為4月中旬;三是每隔10 d左右用0.3%磷酸二氫鉀在傍晚時進行根外追肥。夏伐肥:夏伐后以施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施尿素300 kg/hm2、磷肥150 kg/hm2、鉀肥150 kg/hm2、腐熟廄肥(或餅肥、雞糞)7.5~15.0 t/hm2。秋肥: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促進花芽分化,在8月上中旬施復合肥450~600 kg/hm2。冬肥:結合冬耕穴施,以有機肥為主,施腐熟農家肥或土雜肥30 t/hm2。
冬春結合冬季翻耕、春耕除去雜草,同時能減少果桑菌核病的發生;其他季節為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應用化學除草劑防除桑園雜草,選用10%草甘膦水劑7.5~18.0 L/hm2,噴灑雜草莖葉時避免藥液濺到桑樹上造成藥害。
4整形修剪
定植后的苗木在距地面20~25 cm處短截,養成主干,發芽后每株萌發新梢5~6個,新梢長至15~20 cm時摘心,以促發側枝,增大樹冠;第2年5月底至6月初,當桑椹成熟采收后,留3個均勻枝條距離地面45 cm短截養成第1支干,每1支干留2個壯芽生長;第3年桑椹成熟采收后距離地面65 cm處短截養成二級支干,發芽后每1支干留2個芽生長;第4年起在支條基部剪伐,養成每株有6個拳以上的桑拳。對“雞窩桑”要選留健壯枝,剪掉病、殘、弱枝;對“集群枝”要去弱留強、去差留好,保證側枝生長,使枝干分布合理,生長均勻,果桑以產果為主,冬季不剪梢[3-4]。
5病蟲害防治
危害果桑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蟲害主要有桑尺蠖、桑毛蟲、桑天牛等,每年將修剪的枯枝落葉焚燒后結合深翻土壤及施肥深埋;萌芽前用3°Bé的石硫合劑對全枝進行消毒;有桑天牛危害枝干對幼蟲采用蛀孔注藥殺滅,成蟲人工捕捉;果葉采收后每隔10~15 d用80%敵敵畏1 000倍液,或敵殺死2 000倍液,加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桑毛蟲、褐斑病等病蟲害。
6果葉采收
桑果始熟期和成熟末期成熟果少,可隔天采果1次,盛熟期天天采果,一般宜清晨采果,鮮果要早上市或進行加工,不能過夜,采果要選適熟果,采生了會影響口味和色澤,過熟糖分高,不易采摘存放并極易變質。采果時輕采輕放,不宜使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裝。以采果為主的桑樹,春葉不宜早采,應少采或不采;秋葉宜少采,以養樹為主,有利于來年的果桑產量。
7參考文獻
[1] 韓明齋,張志安.果桑豐產栽培技術[J].北方蠶業,2002(1):45-46.
[2] 胡金壽,余永泉.果桑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蠶桑通報,2009,40(3):62-63.
[3] 韓慶保,徐達勛.果桑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05,25(4):146,154.
[4] 寧德魯,陸斌.果桑栽培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05(11):17.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