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造價成本管理與控制主要是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將施工成本控制到最小化,資金利用率達到最大化。造價成本管理與控制在建筑工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工作經驗闡述安裝工程幾個階段的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控制優化措施。
關鍵詞:造價管理職稱論文,期刊發表,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管理
1 我國成本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數以平行發包模式作為建設單位的發包方式,即設計與施工分離,施工各主體之間分離,如土建、機電、幕墻、精裝修等由建設單位直接發包。一直以來設計與施工分離,設計人員對施工不了解,致使設計深度不夠出現很多問題,如建設單位無法開展有效的造價估算、概算、價值分析,招標單位無法編制出完整可靠的工程量清單,清單項目描述不清,或漏洞多,暫定價多,投標單位無法準確報價,施工階段爭議多等問題。施工人員不懂設計,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建設單位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員進行具體的管理,承擔了部分總承包單位的責任,更傾向于采用平行發包模式。建設單位合同策劃,合同結構不清晰,在平行發包的模式下,導致工作面交叉多、界面混亂,不僅增大工程管理的難度,成本管理難度及工作量也大幅度的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對成本管理人員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2 成本風險及控制管理
2.1決策定位及設計階段
決策定位階段成本風險包括市場研究、投資機會分析、可行性研究和項目定位滯后的影響等;設計階段成本風險包括設計人員素質、設計依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設計監督和設計招投標等。具體表現為:
①材料、設備定位不及時和營銷策略改變。如某住宅原設計為高檔住宅,為適應市場需求改為毛胚房,但電梯,太陽能、智能化等設備的選型、系統配置及管材選用上均為高端產品,增加成本約1000多萬元。
②清單特征描述不準確,投標單位不平衡報價。如招標時清單的建筑材料不實,施工過程中數量增加則提出單價索賠,導致總價上升。
③施工圖設計質量不高、深度不夠,清單子目增項,或產生不必要成本。如建施圖與安裝圖沒有同步修改;細部無節點詳圖,產生子目增項。如針對某項目預算中鋼筋、管材、電纜綜合平衡后,對施工圖進行設計優化,減少不必要成本指標。
④設計進度滯后等原因。如某安裝工程設計滯后,未參與主體工程招標,競價不充分,結算價偏高。其他常見設計變更:通風空調安裝變更增加、水電管道增加、安裝工藝與高度的變更等。設計階段成本優化目標是兼顧品質和進度,重點對前期的規劃方案、建筑方案、結構方案、部品策劃方案、景觀方案、示范區策劃、施工圖等進行優化,正確處理技術與經濟的關系。通過層層成本結構分析,根據歷史數據和市場調查形成的數據庫,形成準確的成本目標。
組織措施:明確組織結構,完善開發商設計標準;編制本階段詳細的成本控制工作流程圖;根據管理職能分工,責任落實到人;開展設計方案競賽、聘請專家作技術經濟比較,設計挖潛等。
技術措施:建筑方案的、結構方案的選擇,包括結構型式和樁基型式的確定等。
經濟措施:結合數據庫的成本科目,對總目標的分析、論證,進行目標分解,提出具體的優化措施,采用價值工程方法,在充分滿足項目功能的條件下考慮進一步挖掘節約成本的潛力;
合同措施:精心策劃,合理選擇合同結構;選擇合作良好的設計合作伙伴,在設計合同提出成本控制要求,提出優化設計的獎勵措施,明確的設計進度,保證合理的設計周期,避免大量的設計變更和期銷售失利。
2.2招投標階段
招投標階段成本風險包括招標文件和合同文件的嚴密性、工程量清單質量、評標質量、施工單位不平衡報價、不正當競爭的道德風險等。
①招標文件和合同文件嚴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不夠。如某項目通風管道結算方式合同中無約定,結算時引起爭議;某項目主材市場價格漲跌風險分攤事前未約定,結算時引起爭議;某項目原中標通知書、施工合同價金額不盡相同,結算方式不一致,結算時引起爭議等。
②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差,引起不平衡報價和施工過程中索賠。
③對市場價把握不足,評標深度不夠,未能識別隱含的商務標風險。
④平行發包各工程的工作面界限劃分混亂,管理難度加大,重復計算等商務風險加大。
成本優化思路包括統一搭建招標管理平臺,建立和加強招標管理監控機制,確保招標文件和合同文件的嚴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提前圖紙會審,控制好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質量,把好評標和詢標關,合同談判嚴謹細致。
2.3施工及竣工結算階段
施工及竣工結算階段是是前面各階段成本風險集中體現的階段,對成本優化成效直接影響。
①簽證風險。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簽證、重復簽證、事后簽證、無實施確認簽證、計價口徑不明確簽證和未按程序審批的大額簽證等。②量價明顯不合理,數量和單價過高的簽證。③未經技術經濟比較的各類變更,導致成本失控。④竣工圖質量差,聯系單分類和編號混亂。
明確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加強制度的建設和管理,嚴格按制度程序辦事,控制變更及簽證;合理編制、優化、及時檢查和調整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加強進度款的支付管理;嚴格審核竣工結算等。
3 施工各階段成本控制管理
3.1決策定位階段
在決策定位階段,針對可行性研究質量和項目定位問題,如應用成本管理軟件系統可大大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成本測算質量,充分預估項目實施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為項目多方案比選提供科學可靠的成本參考依據,對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及時準確完成項目定位具有重要意義。
3.2設計階段
充分借助信息化軟件平臺已建立數據庫中的有效數據,使優化設計有理有據,進行限額設計和價值工程比選,督促設計單位盡可能提高項目的“性價比”;針對設計質量和結構成本失控問題,進行設計階段目標成本的評審和修正,及時提出成本控制建議。
3.3招投標階段
借助信息化平臺的建材管理,隨時掌握材料價格等動態信息,便于合理選材;利用合同訂立、合同執行和合同分析等管理模塊,將合同納入信息化的動態管理。
針對合同和評標質量問題,借助信息化軟件平臺,準確把握材料市場信息,通過將投標價與信息化軟件平臺中相應數據比較并作深層次成本分析,預防不平衡報價,降低各類風險,確定技術與經濟結合、成本與品質相適應的“合理低價”。
3.4施工及竣工結算階段
及時采集變更信息,實時反映某項變更對整體動態成本的影響,通過與目標成本比較,對變更作出決策,自動預警超常變更;通過執行大額變更會簽制度進行充分的技術經濟比較,盡量杜絕或減少不合理變更;追蹤分析變更根源,發現并控制變更黑洞;通過制訂付款計劃、審核付款計劃和付款登記等流程層層控制工程款項,把好資金出口,有效地防止超付;工程過程變更費用已相繼測算并錄入系統,追蹤合同執行的全過程,使最終結算高效快捷;自動沖減已付款項,準確、快速計算結算余款;定期對已發生資金支出的動態跟蹤比較,預測和規避風險,發現和糾正偏差;通過合同預測金額和調整成本等功能隨時預測成本變化風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總成本不被突破。
4 結語
總之,造價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內容,是非常復雜的一項工作,對其行業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重視。并且建設單位在項目的每個環節必需控制好收入和支出,特別注重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來控制項目成本,使得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尹貽林.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2] 陳晶晶.施工單位工程造價管理及成本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