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分析現澆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
張志杰
摘要分析了現澆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并根據具體情況提出了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產生原因
近年來,鋼筋混凝土現澆施工獲得重大的發展,1999年我國混凝土用量居全球之冠,混凝土已經是當代用量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混凝土是一種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變形、約束等一系列問題,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著眾多的微孔隙、氣穴和微裂縫,正是由于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構件通常都是帶縫工作的,由于裂縫的存在和發展通常會使內部的鋼筋等材料產生腐蝕,降低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耐久性及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外觀、使用壽命,嚴重者將會威脅到人身財產安全。
一、 幾種質量問題
1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
1.1產生原因
一是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澆灌混凝土前澆水濕潤不夠,或模板縫沒有堵嚴,澆搗時,與模板接觸部分的混凝土失水過多或滑漿,混凝土呈干硬狀態,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許多小凹點。二是混凝土攪拌時間短,加水量不準,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澆筑后有的地方砂漿少石子多,形成蜂窩。三是混凝土澆灌沒有分層澆灌,下料不當,造成混凝土離析,因而出現蜂窩麻面。四是混凝土澆入后振搗質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窩麻面。
1.2預防措施
一是澆灌混凝土前,認真檢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縫隙是否堵好,模板應清洗干凈并用清水濕潤,不留積水,并使模板縫隙膨脹嚴密。二是混凝土攪拌時間要適宜,一般應為1~2 min。三是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2 m時,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進行下料。四是混凝土入模后,必須掌握振搗時間,一般振搗時間為20~30 s/點。合適的振搗時間可由下列現象來判斷: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表面出漿且呈水平狀態,混凝土將模板邊角部分填滿充實。
1.3處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響美觀,應加以修補,即將麻面部分濕潤后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抹平。如果是小蜂窩,可先用水洗刷干凈后,用1∶2或2∶5水泥砂漿修補;如果是大蜂窩則先將松動石子剔掉,用水沖刷干凈濕透,再用提高一級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搗實,加強養護。如果是孔洞,要經過有關人員研究,制定補強方案,方可處理[1]。
2露筋
2.1產生原因
一是混凝土振搗時鋼筋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鋼筋緊貼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二是鋼筋混凝土構件斷面小,鋼筋過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使鋼筋密集處產生露筋。三是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將鋼筋振散發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2]。
2.2預防措施
一是鋼筋混凝土施工時,注意墊足墊塊,保證厚度,固定好。二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較密集時,要選配適當石子,以免石子過大卡在鋼筋處;普通混凝土難以澆灌時,可采用細石混凝土。三是混凝土振搗時,嚴禁振動鋼筋,防止鋼筋變形位移,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帶刀片的振搗棒進行振搗。
2.3處理方法
首先將外露鋼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鐵銹清理干凈,然后用水沖洗濕潤,用1∶2或1.0∶2.5水泥砂漿抹壓平整;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全部鑿掉,沖刷干凈潤濕,用提高一級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搗實,認真養護。
3混凝土強度偏高或偏低
3.1產生原因
一是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過期受潮結塊、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裝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強度偏低。二是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確,原材料計量不準確,如砂、石不過磅,加水不準,攪拌時間不夠。三是混凝土試塊不按規定制作和養護,或試模變形,或管理不善、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等。
3.2預防措施
一是混凝土原材料應試驗合格,嚴格控制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外加劑要按規定摻加。二是混凝土應攪拌均勻,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順序上料,外加劑溶液量最好均勻加入水中或從出料口處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內。攪拌時間應根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攪拌機容量合理確定。三是攪拌第1盤混凝土時,可適當少裝一些石子或適當增加水泥和水。四是健全檢查和試驗制度,按規定檢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試塊,認真做好試驗記錄
4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4.1產生原因
一是有時混凝土梁板同時澆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然后用平鍬一拍了事,導致板厚控制不準,表面不平。二是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就上人操作或運料,導致混凝土板表面出現凸凹不平的卸痕。三是模板沒有支承在堅固的地基上,墊板支承面不夠,以致在澆灌混凝土或早期養護時發生下沉。
4.2預防措施
一是混凝土板應采用平板式振搗器在其表面進行振搗,有效振動深度約20 cm,大面積混凝土應分段振搗,相鄰兩段之間應搭接振搗5 cm左右。二是控制混凝土板澆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彈墨線外,還可用鋼筋或木料做成與板厚相同的標記,放在灌筑地點附近,隨澆隨移動,振搗方向宜與澆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三是混凝土澆灌完后12 h以內即應澆水養護,并設有專人負責。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 N/mm2以后,方可在已澆筑的結構上走動。四是混凝土模板應有足夠的穩定性、剛度和強度,支承結構必須安裝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有足夠的支承面積,以保證澆灌混凝土時不發生下沉。
5混凝土裂縫
5.1產生原因
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溫度、濕度變化,混凝土徐變的影響,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拆模過早,早期受振動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縫發生。
5.2預防措施
一是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澆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時養護,防止干縮,冬季施工期間要及時覆蓋養護,防止冷縮裂縫產生。二是大體積現澆混凝土施工應合理設計澆筑方案,避免出現施工縫。三是加強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時應結合實際條件,采取有效措施,確�;炷恋呐浜媳取⑺涠鹊确弦幎ǖ囊�,并嚴格控制外加劑的使用,同時應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沖擊。
5.3處理方法
當裂縫較細、數量不多時,可將裂縫用水沖洗后,用水泥漿抹補;如裂縫開裂較大、較深時,應沿裂縫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沖洗干凈,用1.0∶2.5水泥砂漿抹補。此外,加壓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環氧樹脂溶液補縫,效果也較好。
6混凝土夾心
6.1產生原因
澆灌大面積、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往往分層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間常有木塊、鋸末等雜物,積存在混凝土表面,這些雜物如不認真檢查清理,再次澆灌混凝土時,就夾入混凝土內,在施工縫處造成雜物夾心。
6.2預防措施
澆灌混凝土前要認真檢查,將表面雜物清理干凈,可在模板與沿施工縫處通條開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時如有凍雪等,可用太陽燈等烤化后清理干凈;如只有鋸末等雜物,可采用鼓風機等吹,全部清理干凈后,通條開口再封板,然后澆灌混凝土。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