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碾壓混凝土施工關鍵在于快,重點在于翻升模板的翻升速度,這是制約工程進展的關鍵工序。實際工程中通常由于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忽略了設備配置數量,在中后期施工中則成為制約工期的重要因素。將碾壓混凝土的施工工藝進行了多次改良優化,以使碾壓混凝土施工規范化、程序化。當然此工藝中仍有一些不足之處,這還有待于在以后的施工實踐中總結提高。
關鍵詞: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模板翻升;砂漿鋪筑
Abstract: The key is fast RCC construction, the key is the turn up template of the turn up speed, and this is the key process restrict project progres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usually because of the large capital investment, ignore the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number, in the later period of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period. Will of the RC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many times the improved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make RCC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Of course this process is still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this remains to be in after construction practice summarizes improve.
Key Words: dam roll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mplate turn up; mortar surfacing
一、施工工藝流程
大壩碾壓混凝土分為上游二級配區(2.5m寬)和下游三級配區。共設三個誘導縫,將大壩分為四個壩塊,采用通倉薄層澆筑施工。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施工工藝流程圖
二、施工工藝
2.1基礎面處理
大壩為通倉澆筑,倉面面積較大,采用人工鑿毛勞動強度大,速度慢,不能滿足大壩快速上升的需要。采用1臺50MPa/cm2壓力水沖毛機,班產量可達300m2~400m2,周邊輔以人工鑿毛,可縮短間歇時間,提高工效。沖毛時間一般在混凝土終凝后24h,沖毛厚度3mm,露出砂粒即可,不必露出石子,比常規人工鑿毛可節省混凝土10倍以上。而且在基礎面鋪筑砂漿時更易于人工鋪筑,鋪筑厚度容易控制,可以大量節省砂漿。
2.2模板翻升
翻升模板外形尺寸為3m×1.5m,外備兩個鋼衍架支撐,上下左右設有6根調弧絲桿,可根據大壩體型進行板面調節,單塊重800kg,配1臺8t吊車協助作業。每塊模板有4個 16內拉錨,拉錨直線長50cm,由2根 16鋼筋彎成紡錘形,單根 16鋼筋長1.2m,兩根紡錘形筋與一根 16絲桿焊接,外加螺帽緊固。模板翻升每班可完成100m2左右,拉錨每班每人可焊接40個左右。根據上壩速度,可確定模板數量,如每班上升一層(30cm)時,必須保證有5層模板,即7.5m高模板,才能保證施工安全。如果大壩上升速度快,模板量可按比例增加。左右壩肩設計輪廓線與山體較近,翻升模板不能應用,采用小模板,外側加固。
2.3混凝土運輸
2.3.1水平運輸
混凝土采用1臺2.0m3拌合樓,混凝土攪拌時間90s,6臺自卸汽車運輸至左岸壩頂集料斗。
2.3.2垂直運輸
根據大壩左右壩肩地形條件,無法在壩肩修筑混凝土入倉道路。左壩肩開挖坡度為43°,滿足負壓溜槽的使用條件。因此沿左壩肩拱端架設負壓溜槽,在大壩左岸壩頂高程462m處設有集料斗,自卸車將混凝土倒入集料斗中,經0.8m寬輸送帶運至負壓溜槽。
左岸負壓溜槽架設在承重腳手架上,腳手架沿岸坡方向搭設5排,排距1m,間距1.5m,步距1.2m,腳手架底部與岸坡砂漿錨桿連接。負壓溜槽用 500半圓形鋼管加工而成,壁厚5mm,單根長4m,兩頭焊接20mm厚鋼法蘭盤。溜槽上鋪6mm厚、寬1m的橡膠蓋帶,蓋帶鋪成半圓形,距槽底8cm~10cm,上口用扁鐵壓條與溜槽邊緣角鋼連接,連接采用 12螺桿,間距0.5m。溜槽出料端連接 500彎管,彎管再接鐵皮串筒,通常溜槽運行1.0萬m3混凝土時,槽底將會磨透損壞。根據總體混凝土方量,可適當增加至8mm厚,或在間歇期間及時補焊槽底。蓋帶每1萬m3時將會磨透,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增加蓋帶的厚度。 500彎管壁厚5mm,運行1000m3混凝土時,彎管受沖擊力最大的地方將會被擊穿,導致漏料漏漿,嚴重影響澆筑速度,因此,可在管壁內受沖擊力最大的部位焊接廢舊彈簧鋼板,增加耐磨性及抗沖擊性。串桶采用1.5mm厚鐵皮焊接制成,上口直徑500mm,下口直徑400mm,高1m,管徑不宜太小,否則將會出現頻繁的堵料現象。
2.4VC值動態控制
混凝土出機口VC值通常控制在5s~10s之間,根據現場施工情況,以不陷碾為準,VC值越小越好。氣溫較高時可減小VC值,也可以在倉面噴霧降溫,陰雨天時,可增大VC值。降雨量在3mm/h以下時不會影響施工,超過3mm/h時應停止施工。
2.5砂漿鋪筑
通常砂漿鋪筑采用人工鋪撒。按常規配合比拌制的砂漿,砂漿偏干,和易性差,鋪筑厚度及均勻性較難控制,不易于施工。現場試驗后發現,較干的砂漿不易與層間接合,結合層的砂漿成蜂窩狀,對于層間防滲來講,尤為嚴重。如果采用和易性好,較稀的砂漿,人工便于鋪撒,便于用刮板刮平,厚度與均勻性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施工速度快。現場試驗后發現,該方法施工后層間結合很好,看不出層間結合的痕跡。
在混凝土層間出現初凝但未終凝的情況下,一般采用鋪筑砂漿墊層,此時砂漿的和易性尤為重要,宜稀不宜干。
2.6鋪料
2.6.1壩面運輸
大壩壩面配置2臺5t自卸汽車從負壓溜槽接料運輸,交叉作業,可提高鋪筑速度,充分發揮負壓溜槽輸送能力。
2.6.2鋪料分區
整個壩面一般分二級配區(2.5m寬)和三級配區。根據壩面寬度,上下游分為兩個碾壓條帶,壩面寬度窄時可逐一減少鋪料條帶,沿壩軸線方向鋪料長度一般以2h之內能夠碾壓為準,來確定鋪料長度,一般鋪料長度定為30m~40m。
2.6.3鋪料順序及方法
一般先鋪上游二級配區,二級配區層間要求鋪撒水泥凈漿。鋪筑40m左右時換料鋪筑下游三級配區,采用倒退法鋪料。在遇到埋設誘導塊或冷卻水管時,采用進占法鋪料,此時可按誘導縫位置將大壩分為4大塊鋪筑。
2.7平倉碾壓
選用平倉設備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達壩頂時的操作空間,設備體積不宜過大,否則在接近壩頂施工時,會發生設備擁堵、無法施工的現象。本工程采用70型東方紅推土機平料,推土機平料前,人工必須將料堆周圍集中的粗骨料散開,平倉厚度34cm,周邊止水等邊角部位輔以人工平倉。
碾壓機械為YZC12雙鋼輪振動碾。壓實厚度30cm,先靜碾2遍,再振碾8遍,碾壓左右搭接20cm以上,前后搭接1.5m~3.0m,最后碾壓2遍時可灑水碾壓,使層面泛有2mm左右厚度的漿液。如遇氣溫偏高,可用沖毛機在表面2m高噴霧降溫后碾壓。
碾壓后及時的測試壓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重新補碾,直到合乎要求為準。
2.8變態區施工
上下游變態區寬50cm,左右壩肩變態區寬1.5m。上下游模板邊緣一般在鋪料前人工先在模板根部提前鋪筑一部分細料,然后推土機大面積平料,這樣能防止推土機平料時周邊骨料堆積現象發生,便于人工振搗密實,能保證大壩的外觀形象質量。
變態區加漿以前,人工先挖20cm寬,15cm深的溝槽,或者采用 50腳踏式打孔器打孔,然后加水泥凈漿,加漿量控制在5%~6%。
水泥凈漿由集中制漿站L400型攪拌機拌合,經 50運輸管路放入拉漿筒中,用標準量具倒入溝槽中。通常設計每米加漿標準量具,防止漿液多加或少加。振搗器采用 100插入式變頻振搗器振搗,2臺振搗器工作范圍為200m,一般先振搗后碾壓,這樣易于人工勾槽加漿。碾壓后可能會出現與變態區錯臺現象,此時可用振搗器二次振搗抹平,此方法比小碾子碾壓質量更可靠,而且倉面平整,更易于碾壓區域與變態區域結合。如果先碾壓后加漿振搗,人工不易溝槽,漿液不易滲透,而且難以振搗密實。
2.9誘導縫施工
誘導縫上游設有銅皮、PVC雙層止水帶,下游只有1層PVC止水帶,通常銅皮止水焊接高度(一般與翻升模板高度一致)取1.5m,由于壩型的限制銅皮止水三維變化較大,如若太長,焊接偏差大,與設計線相差較大,如若太短,焊接量大,不易于施工。
PVC止水帶粘結通常采用加熱板現場連接,采用長50cm×15cm的鋼板,用汽油噴燈加熱,人工割除PVC帶上的凸條后,按設計要求搭接15cm長。該方法速度快,粘結質量好,而且不易污染。如用粘結劑,粘結過程時間太長,而且經常被水泥漿污染,出現開膠、脫膠現象。
誘導塊每90cm高(3個升層)一層,每塊重170kg,人工搬運困難。在以后設計中建議適當改小誘導塊體形,便于現場施工。
三、工藝效果
通過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研究和探討,基本總結出了大壩碾壓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在施工時嚴格按照工藝流程操作,使得各工序作業規范化、程序化,操作工越來越熟練,效率越來越高。本次工程的混凝土月最大升程達13m。經現場取樣檢查,內在質量良好,外觀質量同樣取得了驗收專家的好評。
四、結語
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實際,對某電站碾壓混凝土施工工藝的試驗、研究和探討,總結出大壩碾壓混凝土從基礎處理、入倉方式、鋪料、碾壓等施工工藝的基本施工方法,值得同類型大壩施工參考和借鑒。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