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對既懂得專業知識,又掌握現代化管理手段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日益擴大。怎樣教育下一代,使他們學會學習,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b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master the modern management mean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demand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How to education next generation, learn to study, has become education workers that must think deeply about the problem.
Key Words: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omputer; learning; interest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根據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和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一些普遍中職畢業生基礎理論不足、動手能力差,反映出學校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尤其是計算機教學方面問題較為突出,近年來,雖然各個中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改革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多問題存在,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1.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現狀
中職院校對計算機的教學,有理論的學習,也有實際操作的培訓。但就其具體的結果來看,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走向社會或企業崗位的時候,專業理論知識還很薄弱,并且實際操作與應用技術也不能獨擋一面。這是學生在校學校時對計算機的應用中,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對很多基礎理論知識有時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切。在應用中缺乏更新意識,工作中的持續學習勁頭不足,跟不上計算機更新的速度。在實際操作中,對計算機的硬件設備不熟悉,對出現的硬件故障不能輕松的解決,也不能準確的進行故障排除。缺乏過硬的計算機專業技能,不能獨自進行程序開發,不能獨立完成網絡、大型網頁的建設。中職院校的畢業生,還遠沒有達到綜合型、技術型高級人才的要求。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中,理論教學課時過多、實際操作技能培訓課時過少現象普遍存在,中職院校的學生對理論學習熱情本身就不高,而又不能進行大量的實際操作,就導致了中職院校的畢業生操作技能不高的事實。在很多的中職院校中,操作培訓硬件條件設施匱乏是理論多于實訓的主要原因。
2.中職計算機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2.1學生整體素質的下降
近年來,招生制度發生改革,隨著招生的擴大,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且學習目標定位不高,態度不端正,主動性不夠,只求混張文憑的人不在少數,形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生素質明顯下降。由于中職學生中很大比例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也有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基礎較差,容易在剛開始的學習中遇到障礙,從而喪失學習熱情。而學習又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一環的脫節必然導致后面學習進度受到影響。
新生第一學期,對中職學校分專業的教學普遍不適應。首先,知識結構變了,教學課程不僅包括文化課,更增加了生疏的專業基礎課;其次,輔助練習、復習鞏固的課時大大減少;再次,授課時間由“單節”轉為“雙節”,而計算機這種新接觸的內容,本來就使學生有措手不及的感覺,大量新知識的輸入缺少吸收消化的時間。
2.2學習內容的抽象
初中階段的教學盡管也涉及相當多的基本概念,但教師大多以形象、生動、可感知的語言方式表述,并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實驗來強化理解,這是為了適應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而進入中職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的學習思路要有更高一級的調整,計算機教學中基本上是全新的概念名詞,如二進制、中央處理器等陌生概念,沒有形象可表達,學生必須有一段適應過程。
計算機教學要求的思維能力較高。初中階段,老師將練習題分門別類,建立統一的解題套路,學生思維慣性化,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機械模仿、想問題教條、僵化的習慣。而計算機學習要求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勇于發現、敢于探索,讓“心”、“腦”插上想象的翅膀,做一個思考者、實踐者,這讓很多同學感到無所適從。更要求與實踐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知識靈活運用,沒有完全固定的解決方式,學生由于對知識的不熟悉而不敢、不會、不能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
3.優化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的對策
3.1以學生為中心、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填鴨式”的理論講授為主,學生機械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對應用方法不甚了解,以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動手能力弱。因此,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為“以學生為中心”。具體講,就是現在的計算機教學應采用:演示、操作、講解(即邊講邊練)的新的授課方法。教師通過操作計算機,直接向學生展示操作效果,學生即可模仿教師進行操作,這相當于教師在“手把手”地教每個學生,這樣,可使學生很快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步驟,了解菜單功能。當然,在上機課上應該多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學習模式。提倡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在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思考與創新,這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活動結果的體現,而且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大量的事實證明,如果學生根本就沒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創新方法和技術,也很難有實際的有價值的創新行為。因此,對于計算機這門實踐性很強的課來說,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著眼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教師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既要有認知目標,更要有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更要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實現目標。因為目標達到了,就有了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了興趣,有了興趣一切就好辦了。例如,在教WORD應用教程時,我先通過廣播教學演示了幾份用WORD編輯的很美觀、精致的電腦小報,學生們看后立刻發出驚嘆和羨慕的聲音,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并且各自展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思考著如何來完成這個設計,在這個濃烈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們馬上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這就為后面授課的順利進行做好了鋪墊。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3增強動手能力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如果不注意培養實踐動手,學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學生通過上機時手、眼、腦、心并用,可以養成自我動手習慣,通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可以給學生創造和發現自己創造才能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在“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綜合上網實踐中,可以通過師生共同建立網絡,使學生學會使用一些路由器模擬軟件,進行路由器模擬配置實踐,了解有關網絡原理與技術,理解IP與ITP協議,并自己動手安裝計算機網絡的軟硬件,通過利用各種查詢工具和通信手段,進行上網實踐,參觀大型的計算機網絡,加深了對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實踐能力。
3.4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課堂教學在形式上是集體授課,部分學生的個性魅力未完全展現出來。而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則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學生們既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使每個人的思路更開闊、更清晰,充分展示個性魅力,若老師能適時引導,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活動宗旨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獨立地學習知識、研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品質。在活動中,老師根據學生的意愿,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學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題目,也可以自己找題目,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編寫小軟件,在編寫軟件的過程中,老師不控制每個組的進度,而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與學生共同探討或給予指點。這樣,學生的學習從原來的“老師要我學”,變成了“我自己要學”。在這種輕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很大限度的發揮。如有些同學在活動中編出了較完善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給班主任提供了現代化的管理成績手段;又有些同學編寫了一些益智類的游戲軟件放在學校的局域網中,給全校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帶來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有了自學本領,就等于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當然,自學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完成任務,老師則著重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共同研究,最終達到師生共同進步。充分體現了教學相長。
總結
學生素質以及技能的提高還需要教師的整體素質來做保障,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面臨“知識爆炸”的當今社會,計算機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習現代教育思想,掌握現代化教育手段、方法,理論聯系實際,這樣,才能培養出二十一世紀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房艷萍.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今日科苑,2008,(12)
[2]曹建人.計算機課堂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 2009,(46)
[3]王乃和.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J].才智,2008,(23)
[4]周錦標.中職計算機實訓教學中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1,(27)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