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提要]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指標。淮安市在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智慧社區的宣傳力度,多元化智慧社區的服務內容,整合智慧社區服務,加強社區居民智慧社區服務需求的調查,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度,完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系統和終端建設,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關鍵詞: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問題;對策
社區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場所,城市社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重心,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構建和諧宜居環境的必要途徑,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淮安市智慧社區的建設與管理還處在初級階段,在智慧社區建設中依然存在不足,應結合自身情況,循序漸進,逐步推開。本文基于對淮安市社區居民的調查,分析當前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各地經驗提出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推進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設獻計獻策。
社區管理論文范例: 基于智慧社區的手機律師應用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一、“智慧社區”的內涵
早在1999年,我國就提出了“智慧化小區”的概念,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好的大城市都把建設智慧社區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舉措。
2012年11月,住建部開始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57個指標里面的一項。2013年5月,住建部開展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智慧社區成為了一個非常核心的指標。2014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智慧社區建設指南(試行)》,明確指出智慧社區的定義:智慧社區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區域人、地、物、情、事、組織和房屋等信息,統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等資源,以智慧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支撐,依托適度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治理和小區管理現代化,促進公共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也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
該指南第一次對智慧社區建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分為總則、評價指標體系、總體架構與支撐平臺、基礎設施與建筑環境、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等10章。該指南聚焦的智慧社區建設重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按照集約化的原則,建立智慧社區運行所需要的設施集群;二是社區有效治理,推進社區自治,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辦事實效,提升群眾滿意度;三是社區優質服務,通過智慧社區提供的各類商家信息向老百姓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四是社區智慧生活,利用智能設備、個性化終端進行主題社區建設,豐富群眾生活,提升群眾幸福感。
二、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現狀
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設自2014年開始啟動,總投資金額8.8億元,計劃在2016~2018年完成建設,2019~2025年深化提升和運營維護,總體通過10年時間建成體系完整、技術先進、廣覆蓋、高效率的新型智慧城市,讓淮安市民享受到智慧化給日常生活帶來的極大便捷。目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增強,部分重點領域智慧應用開始運行。智慧社區是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智慧社區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課題組通過調研,對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智慧社區建設現狀。
隨著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淮安市也積極推動智慧社區建設,在各區建設智慧體驗中心,成立業務熟悉、結構合理的社區教育管理、教學、科研、技術隊伍,搭建社區教育網站、638專屬頻道、微信智能客戶端等3個網絡平臺,推進智慧社區內自主學習、民生課堂、專項培訓、志愿活動等智慧社區項目的線上線下同步策劃、組織和實施。課題組通過實地調研發現,淮安市各居民小區的門禁系統、智慧停車系統普遍建立,水費、電費、燃氣費等都可以用手機支付,快遞送餐服務可以通過手機預定并送貨上門或送到小區門口菜鳥驛站,智慧化生活已經逐步走入千家萬戶。
此外,淮安市各社區還建立了“智慧社區”服務中心,開展了居家智慧養老服務,老年人可以在家通過連接高清電視的智能手機實現一鍵緊急呼叫聯系人、申請上門開展個性化服務、精準定位等功能。此外,“智慧社區”服務中心還設計了健康小屋、圖書小屋、生活小 屋、愛心小屋、黨員服務站、志愿服務站等智慧服務內容,提高智慧養老服務的品質。
(二)智慧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淮安市目前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我國一些智慧城市建設較早的地區相比,其智慧社區建設依然存在不足。課題組通 過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淮安市社區居民進行了調研,從淮安市社區居民對智慧社區需求的角度找到目前智慧社區建設存在的不足。課題組總共收到了262份填寫完整的有效問卷,通過對問卷數據的進一步整理分析,課題組發現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智慧社區宣傳不夠,未實際發揮智慧社區的便民服務功能。根據樣本數據統計,僅有42.37%受訪者表示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最希望通過智慧社區服務平臺來獲得幫助,而選擇最希望通過小區物業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委會的受訪者則占到全部樣本的72.9%和57.63%。而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則是對于智慧社區居民服務的宣傳力度依然不足。
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小區宣傳欄(57.63%)、小區業主微信群/QQ群(45.42%)、社區居委會(44.66%)、樓群黑板報(33.59%)、媒體宣傳(36.34%)等傳統社區信息宣傳渠道依然是淮安市社區居民了解社區信息的主要方式。還有34.35%的受訪者指出所在小區沒有智慧社區服務平臺,47.33%的受訪者不清楚所在小區是否有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甚至有53.44%的受訪者沒有聽說過“智慧社區”,這也反映了當地基層社區服務工作者對智慧社區服務的宣傳工作仍沒做好,未實際發揮出智慧社區的便民服務功能。
然而,在是否愿意使用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調查中,課題組發現有66.7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或者愿意使用。在是否愿意所居住的社區建設成為“智慧社區”中,有81.6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或者愿意。這些調研結果表明淮安市社區居民對于智慧社區的接受意愿很高,主觀上愿意使用智慧社區服務和配合社區智慧化、智能化改造,而由于當地對于智慧社區服務的宣傳不足,導致社區居民對智慧社區的服務功能了解不足,從而導致智慧社區建設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2、智慧社區服務的多元化程度和深度不夠無法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
從調查的一些問題發現,當前淮安市智慧社區提供的社區服務多元化程度依然不夠,不能充分滿足社區群眾的需求。根據調查,受訪者希望智慧社區可以提供的主要服務包括社區信息查詢(83.21%)、社區服務預約(72.14%)、社區居民溝通(67.56%)、社區電商(61.45%)、政府便民服務(64.12%)、老幼看護(54.2%)、智能安防(60.69%)、醫療服務(57.25%)、物業服務(54.28%)、社區教育服務(42.75%)、智慧駐車服務(43.51%)等。
但是目前淮安市智慧社區服務僅僅在社區信息查詢、社區服務預約、社區居民溝通、居家養老、智能安防、物業服務等方面做得較好,還無法提供社區電商、政府便民服務和醫療服務,這其中既有軟硬件功能實現方面的制約,也有一些政府相關部門管理機制有待捋順的問題。此外,本次調查還對智慧社區預約服務進行了調查,也同樣發現社區居民對于預約服務多元化需求,受訪者希望的運動健身場館預約(64.12%)、家政服務預約(61.07%)、公益律師預約(46.18%)等還無法實現。
在對智慧社區養老服務的調查中也發現,雖然當前淮安市智慧社區已經實現了一鍵呼叫服務、視頻/語音聊天等功能,但依然還不能滿足上門家政(75.95%)、上門護理診療(75.95%)等深度養老服務需求。上述調查結果都反映出了淮安市在智慧社區建設中,對于社區服務的多元化和深度建設依然不夠,還無法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而導致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是雖然這些服務都有,但還沒有整合進入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系統,每種服務都有其相應的APP,盡管通過支付寶的便利服務功能整合了部分功能,但還是無法做到全覆蓋。
(三)社區居民對智慧社區建設參與度不高。
根據問卷數據的統計發現,77.1%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或者愿意參與到智慧社區建設之中。同時,調查還發現對于受訪者認為智慧社區建設的難點之一就是社區居民參與度低,占到全部樣本的39.69%。此外,從前文分析也可以看出,淮安市部分居民對于智慧社區建設、智慧社區服務了解程度不夠,這也進一步說明淮安市在建設智慧社區過程中缺乏宣傳,不注重對社區居民智慧社區服務需求的調查,沒有充分發動社區居民參與智慧社區建設。此外,一些社區特別是老舊小區,智慧社區存在前端設施缺失、老化、損壞嚴重、經常打不開、網絡維護也不及時等問題,滿足不了社區智慧化管理的要求,這也進一步削弱了社區居民參與智慧社區建設的積極性。
(四)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功能設計、操作便利性、安全性
能有待提高。在調查中還發現,受訪者對于目前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在設計與應用的不滿意和顧慮點主要存在于“系統功能不能夠很好的滿足生活需求”(62.98%)、“系統界面不夠友好,操作起來不夠便捷”(58.02%)、“系統的性能不夠穩定,不能做到實時響應”(58.4%)、“系統的安全性不可靠,擔心隱私泄露或者遇到病毒攻擊”(56.87%)、“系統管理不及時,難以發揮理想效果,容易成為擺設”(51.15%)等方面。這些結果說明淮安市在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建設中,需要基于社區用戶需求完善功能設計,不斷優化和改進平臺系統的用戶界面,加強電腦、手機等終端的操作便利性,加強系統病毒和木馬檢測,防止社區用戶信息泄露,加強對系統更新和優化,提升系統安全性。
三、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推進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策略和建議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指標,淮安市智慧社區建設情況直接影響其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步伐和總體水平。因此,面對當前智慧社區建設的不足,淮安市應針對問題,從以下方面加強智慧社區建設:
(一)加強對智慧社區的宣傳力度。
從調研可知,當前淮安市對于智慧社區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大,這也導致依然有部分社區居民對于智慧社區的概念、作用等并不了解,并沒有使用智慧社區服務的意識。這就要求淮安市在今后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加大對智慧社區的宣傳力度。具體來說:一方面市政府要通過各類媒體、專家講座等方式加強對智慧社區的宣傳工作。
讓街道和社區居委會各級基層工作人員、社區相關企業商戶、居民等治理主體深入理解智慧社區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建設等,通過播放一些智慧社區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地區的案例,讓智慧社區理念深入人心,便于推動本市智慧社區建設。另一方面各級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動社區居民的力量,加強對智慧社區的宣傳,通過線上、線下口碑相傳的方式讓居民感受到智慧社區對于方便日常生活的作用。對于一些使用手機、電腦等有障礙的老年人群體,更要通過上門宣傳來幫助他們使用智慧社區的便民服務。
(二)多元化智慧社區的服務內容,整合各類智慧社區服務。
根據調研結果可知,目前淮安市智慧社區服務雖然已經提供了一些基礎社區服務,但是社區服務的多元化程度和深度依然不夠,這就需要淮安市政府在智慧社區服務建設中,在平臺中引入更多的服務,基于社區居民生活需求,將電商、醫療、公益律師等服務也引入到平臺中。根據前文的調研可知,目前淮安市在智慧社區平臺還無法將各類居民社區服務全部整合進入一個平臺,服務碎片化現象嚴重,這也導致智慧社區平臺在淮安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利用率不高。因此,今后淮安市要注意整合各類智慧社區服務。
在這方面,淮安市可以學習無錫市智慧社區建設經驗。無錫市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建設基于無錫市城市大數據中心數據庫,這一數據庫與無錫市電子政務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城市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民生服務綜合信息平臺以及經濟運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信息共享,實現了“一站式”的便民服務,社區居民只要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等終端就可以在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獲取各類日常生活服務,不用再下載多個APP。因此,淮安市今后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中,也要注意智慧社區服務平臺與各類網絡服務平臺的整合,將社區服務整合在一個平臺中,提高智慧社區平臺利用率。
(三)加強社區居民智慧社區服務需求的調查,提升社區居民參與度。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淮安市社區居民對于智慧社區建設的參與度較低。同時,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對于社區居民智慧社區服務的需求調查并不多。因此,在今后的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淮安市要加強社區居民對智慧社區服務需求的調查,可以由街道、社區居委會等基層組織通過線上、線下調查方式定期對居民的智慧社區生活服務需求進行調查,并及時獲取已有服務的反饋。
此外,淮安市還要提升社區居民對于智慧社區建設和服務的參與度。在這方面,淮安市可以學習上海市智慧社區建設的經驗。上海市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構建了智慧社區公眾參與建設的激勵機制,凡是參與智慧社區建設與服務的居民志愿者,以積分的方式記錄其參與智慧社區管理、醫療、物業服務等方面的時間和具體貢獻,同時也鼓勵社區生活圈的商家融入智慧社區建設中,允許志愿者將積分用于商家的消費,根據積分貢獻獲得一定的個人消費抵扣,提高居民參與智慧社區建設的意愿。
(四)完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系統及終端建設。
在今后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系統和終端建設中,淮安市要注意從功能設計、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來完善。在這方面,淮安市可以吸收蘇州市建設智慧社區平臺系統和終端建設的經驗。例如,在蘇州吳江區各居民小區內,上線了一套由蘇州科技大學開發的智慧服務系統,具備人體溫度自動測量、人體健康狀況自動監測、與公安系統聯動報警、專享泊車位智能管理、地下車庫車位準確導航、業主停車位對外(訪客)收費共享、老人小孩出入小區自動提醒等功能,同時這一系統整合進入蘇州市智慧社區服務平臺中,居民只要通過手機終端就可以在系統中方便地注冊、登錄,同時系統也非常注重用戶隱私的保護并且內部搭載了360病毒防護程序,具有很強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統無需對小區進行改造就可以集成原有的多套系統,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無差錯”地開展智慧社區服務。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需求也在逐漸發生變化。而基于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的智慧社區建設則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宜居、高品質且可交互,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
淮安市目前正在建設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也在同步進行。通過調研分析,淮安市今后在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過程中,應多措并舉加強對智慧社區的宣傳力度,整合各類智慧社區服務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加強社區居民智慧社區服務需求的調查,提升社區居民對智慧社區建設的參與度,完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系統和終端建設來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向前發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主要參考文獻:
[1]孫軒.中國的智慧社區建設:背景、內涵與實踐[J].城市觀察,2020(06).
[2]姜曉萍,張璇.智慧社區的關鍵問題:內涵、維度與質量標準[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06).
[3]王志成.我國智慧社區發展趨勢研判[J].通信企業管理,2020(11).
[4]張倜.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設研究[D].東南大學,2019.
[5]丁海霞.淮安市智慧居家養老模式創新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3).
作者:夏振鵬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