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針對轉換層中出現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概述和分析,為保證轉換層部位的施工質量,在次作者對其方法進行闡述供同類工程借鑒!
關鍵詞:轉換層 節點 土建 施工技術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version layers in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parts conversion layers, in the time the author expounds methods for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 convert layer node civi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U4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某工程項目四層至六層為轉換層,該轉換層結構復雜,構件截面尺寸大,是整個工程的施工重點和難點,其中四層因轉換節點和轉換梁結構復雜,鋼筋排布密集,鋼結構尺寸巨大,土建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澆筑難度很大,四層轉換層分成三部分:1)東西兩個核心筒:2)型鋼組合梁柱結構部分:3)其余純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
2四層轉換層中的型鋼組合梁柱結構部分為該層施工的重點和難點
2.1節點數量多,在該區域共有26個大型梁-柱-斜撐節點;
2.2結構截面大,在該區域共有型鋼組合梁49跨,組合梁結構截面有1500*2450,2000*2450和2400*2500三種,鋼骨有1980*1400*50*60,1980*1400*40*50,1980*1000*35*50和1980*550*35*50共四種;
2.3鋼件內部鋼筋與鋼骨間的空隙小,鋼筋綁扎和混凝土澆筑難點都很大,此區域內的鋼骨下翼緣板至組合梁底高度僅為235mm/260mm,在此高度范圍內分布有縱橫交錯的4到5排梁底縱筋,且有鋼骨底面的抗剪栓釘影響,同時鋼筋直徑在28 mm以上,這些限制條件都對鋼筋穿鋼骨和綁扎帶來極大不便,同時1400mm/1000 mm寬的翼緣板下方被各層鋼筋分隔成小格狀,混凝土無法從上方進入小格內,僅能依靠從翼緣板外側流來的混凝土上翻充滿小格,一般混凝土及澆筑方法無法保證施工質量;
2.4工期緊,任務重,轉換層施工作為整個項目的關鍵任務,施工快慢,質量好壞對整個工程的工期都有很大影響。
3四層轉換層鋼筋及模板施工技術
3.1鋼筋綁扎
四層轉換層核心筒區域和純鋼筋混凝土區域鋼筋綁扎按通常做法進行,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部分鋼筋采用“二次升板法”進行綁扎,鋼筋綁扎滯后于鋼結構安裝,但提前于梁模板安裝。待四層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相應區域的鋼結構吊裝、焊接后安排進行鋼結構探傷,同時搭設相應區域的梁板支撐架體,架體搭設完成后在主梁下方安裝臨時操作平臺進行梁底鋼筋的綁扎,底筋綁扎同時穿入箍筋,待底筋穿完后再進行面筋和腰筋穿筋工作,待主梁鋼筋綁扎完成接著進行次梁和板筋的綁扎。
因型鋼組合結構鋼筋綁扎時需穿鋼骨,同時考慮避讓現有抗剪栓釘,并且也需要充分考慮后續混凝土澆筑的方便,在鋼筋綁扎前安排技術人員和鋼筋下料和操作管理人員提前研究圖紙,根據現有鋼結構開孔情況合理布置鋼筋,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下料,做好事前控制。綁扎時根據試驗節點的鋼筋排布進行初步的鋼筋布置,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3.2模板安裝
因四層轉換層的型鋼下翼緣板和梁底的凈空間狹小,且下翼緣板寬度大(1000和1400),如先安裝底模則無法再綁扎鋼筋,故采用先搭設鋼筋綁扎臨時操作平臺,底筋綁扎完成后再安裝梁底模板的“二次升板法”進行。如遇有型鋼部位,對拉螺桿無法穿過梁的部位,采用在型鋼上焊接螺桿的方法設置拉桿。因四層轉換層梁板跨度大,模板安裝時按與設計協商的跨度的0.2%進行起拱。
4四層轉換層各區土澆筑施工技術
核心筒區域和純鋼筋混凝土結構區域按常規方法進行混凝土澆筑。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區域各分區段施工時先澆筑節點,然后澆筑構件,混凝土澆筑時應從一面向另一面進行,需避免遍地開花。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區域澆筑大體流程:
4.1采用C60瓜米石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梁底預留的500 mm柱頭混凝土,每個柱頭約3方混凝土;
4.2待一個區域內的柱頭澆筑完成后采用C45瓜米石自密實混凝土(粗骨料粒徑大于10mm)澆筑型鋼混凝土組合梁梁底約500 mm高混凝土,該500 mm高混凝土分兩層澆筑完成,第一層澆筑至平下翼緣板,第二層澆筑至梁底高500 mm高度處。翼緣板以下部分混凝土從節點的一方先行澆筑,待型鋼腹板的;另一側預留的排氣孔(沿腹部兩側每隔500間隔布置)有漿體翻出,便換至節點另一側再繼續澆筑;待一個節點基本澆筑至翼緣板下方時換至相鄰節點,按相同方法進行澆筑;兩側節點澆筑完成后澆筑節點間的梁構件,澆筑構件時應均勻的沿梁跨度在不同部位進行澆筑,不得從一方澆筑,讓混凝土流向另一方;
4.3梁底500 mm高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澆筑次梁梁面以下混凝土(C45自密實混凝土,粗骨料粒徑5-25mm),因次梁底至翼緣板約1100 mm,此高度范圍混凝土需分兩層澆筑完成,每層高度約500,兩層澆筑的時間間隔控制在2h到3.5h之間以避免冷縫的出現;
4.4次梁面以下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澆筑次梁底面以上的梁,板混凝土至設計面
5結束語
該工程轉換層采用鋼管支架,分層澆搗,部分荷載由鋼筋混凝土自身結構承擔,樓地面結構變形量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取得了較大成功。對于大截面梁,設計應同意施工單位留設必要的水平施工縫,使模板支撐體系與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結構共同承擔荷載,可有效地減少模板投入, 同時現在對施工縫的處理方法已有較成熟的措施與經驗,可以使施工縫的結合力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對澆筑后的混凝土有必要進行二次振搗,因其泌出在粗骨料和鋼筋下部產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沉落出現的裂縫,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提高10% ~20%左右,從而提高了抗裂性。對于類似大型箱梁轉換層,施工荷載大,垂直運輸能力因場地等原因較差的工程,可參照本辦法施工。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 - 2002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徐劍(身份證號碼:420204197710204929)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