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的加快,最近幾年,國有企業為了應付金融危機,對改革加大了其力度,有很多企業都是處于負重奮進、轉型變革的重要時期。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工會工作的改革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堅
摘要: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的加快,最近幾年,國有企業為了應付金融危機,對改革加大了其力度,有很多企業都是處于負重奮進、轉型變革的重要時期。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工會工作的改革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性創新,才能適應當前形勢和任務的變化要求,才能對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發揮更好的作用,以保證工會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創新;工會工作;認識;思考
工會工作是黨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從工會的性質、職能、地位、優勢和特點出發,努力構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體現特色、充滿活力的工會工作科學體系,不斷推動新時期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
一、創新是工會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迫切要求
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和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最大的動力就是創新。工會工作中的創新同樣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堅持依靠方針政策是各級工會要組織的,對工作的職能要認真的履行,在改革發展、安全生產、和諧穩定中工會組織要很好的發揮其作用。創新工會工作有很多有利的條件:
1、在推動科學發展和服務職工群眾方面達成了共識。要在對企業發展大力推進的同時,對民生要加倍的關注,對人的全面發展要加倍引起重視,對職工勞動環境和條件的改善要加倍的進行關注,在企業整體工作框架中將職工體面勞動納入其中。
2、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入人心,維權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發展的成果要和職工一同享受,要有效的對職工的政治民主權利、勞動就業權利、勞動經濟效益、社會保障權利、學習培訓權利等進行保障,機制的進一步健全是靠勞動關系進行的。
3、更為有利的工會工作的政策環境,更加明朗的工作方向。《企業工會工作條例》是在2007年出臺的關于對工會工作加強的指導性文件,2008年又提出了“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這是新時期工會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突出了新形勢下工會組織的地位和作用。2009年,山東省委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團工作的意見》,對做好工會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二、創新工會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工會工作面臨復雜的環境。怎樣才能做好工會工作,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都有許多研究。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作為一個工會干部,我認為,要做好工作,在工作指導思想上,必須堅持三條基本原則。
1、必須堅持和主動接受黨的領導。這是衡量工會干部的政治標準。世界各國都有工會組織,中國工會與其他國家工會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工會工作。當好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中國工會的歷史性課題,體現在各級工會組織忠于黨的工運事業的覺悟上。
黨對工會的領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制訂黨的方針政策、中心任務,為中國工人運動指明方向;二是領導工會開展工作;三是在選拔配備工會干部時,提出意見。
堅持和接受黨的領導,就要認真貫徹中央的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全面、及時、準確的把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中心任務和方針政策貫徹到職工群眾中去,把黨的意圖和要求傳達到職工群眾中去。
2、必須堅持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新時期工人運動的主題開展工會工作。工會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對工會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始終把工會工作放到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通過開展有特色、有實效的活動,團結和動員廣大職工為大局貢獻力量,才能切實找準位置,充分體現價值,有效發揮作用。
3、必須堅持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這是工會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維護好職工群眾的具體利益,才能把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工會組織特別是基層組織只有牢牢抓住這個重點,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真正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落到實處。
三、創新工會工作應注重把握的幾個著力點
1、健全工會組織。近年來,企業工會在組織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新進展,但也還存在許多問題。要堅持企業工會組織必須單獨設立的原則,做到在企業資產重組、整合的同時建立健全工會組織,防止和糾正隨意撤銷、合并工會的做法。
2、服務企業改革。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深化企業改革仍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企業工會應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自覺圍繞企業改革做好工作。引導廣大職工充分認識改革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徹底革除計劃經濟的弊端,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促進企業發展,保障職工的根本利益。引導職工增強對企業改革的信心,理解、支持和參與改革,正確認識改革中利益關系和利益格局的調整,處理好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3、促進企業發展。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只有在促進企業發展中才能實現。企業工會要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作用,必須在促進企業發展中有所作為。各級企業工會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企業改革和發展目標,繼續廣泛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和激發職工的創造活力和勞動熱情,多形式、多層次組織開展技術比武、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發明創造等競賽活動,為企業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德奎.把握企業工會工作著力點促進企業工會工作上水平[J].中國工運2007,(03).
【2】王兆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N].工人日報2003,(09).
【3】郭從友.中國工會十四大學習問答[Z].工會博覽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