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這篇國際貿易論文發(fā)表了中蒙煤炭國際貿易發(fā)展研究,中蒙兩國的煤炭貿易對兩者都是一種發(fā)展,中國獲取了工業(yè)原料,蒙古國也提高了國民經濟收入,那么中蒙煤炭貿易的現狀是什么呢?論文首先分析了中蒙煤炭貿易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發(fā)展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論文,煤炭國際貿易
一、引言
中蒙兩國建交以來經貿關系逐步發(fā)展、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隨著能源煤炭資源在全球上的需求日益增加,像天然礦產資源豐富的蒙古國已受了全球的關注。近年來,蒙古國采納煤炭行業(yè)的措施開始舉辦“煤炭蒙古”國際性的會議,今年4月份在烏蘭巴托市第五屆“煤炭蒙古2015”會議舉辦這已啟動了對蒙古國外國投資提高一個大貢獻之一。但是蒙古國依然面臨著基礎產業(yè)結構比較落后,勞動生產率達不到世界水平等問題。中國擁有開發(fā)礦業(yè)先進技術和設備,豐富的勞動資源和經驗。推進中蒙煤炭貿易的發(fā)展對中蒙兩國有很大的意義與經濟互補優(yōu)勢。中國通過獲得自然資源來滿足日漸增長的工業(yè)原料需求,而蒙古國可以通過中國礦產資源的開采來增長國民收入、提高就業(yè)率和發(fā)展國民經濟。
二、中蒙煤炭貿易現狀
蒙古國地處俄羅斯以南、中國以北,是一個亞洲內陸國家,國土面積為156.41萬平方公里,在世界的排名第19位,人口約300萬。蒙古國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已經探明的礦產就有80多種,如煤、鐵、銀、銅和石油等。自中國與蒙古國分別在1997年和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蒙兩國的貿易額增長速度加快,兩國的煤炭貿易關系更加緊密,1998年中國已成為蒙古國第一大投資國,是蒙古的第一貿易伙伴。蒙古國的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具有熱值度高、質量高和污染物含量低的優(yōu)勢。現已發(fā)現煤礦床約250處,根據初步探明儲量的約1520億噸,屬于世界前15名最大煤炭儲量地之一,而且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從1994年兩國貿易額的1.2億美元一直到2013年的60億美元,已經占到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原因是中蒙兩國產業(yè)有極強的互補性。總出口的煤炭70%以上銷往中國。目前,中蒙友好睦鄰、互信伙伴關系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在2011年煤炭貿易已成為蒙古國第一大出口商品,從下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出蒙古國煤炭的生產、消費及出口額,自2008年至2012年煤炭出口量一直呈上漲趨勢,但是自2013年以來,由于煤炭價格下降和需求減少的原因,蒙古國的煤炭出口量下降到了1748萬噸。
蒙古國是內陸草原國家。在兩國煤炭貿易中,運輸工具發(fā)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蒙古國共有6個口岸對外貿易,這些口岸的運輸方式主要是公路和鐵路運輸,西北部和中部的口岸主要是運輸的國際口岸,這些口岸每年的煤炭出口量如表1所示。
三、中蒙煤炭貿易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蒙兩國在資源戰(zhàn)略上認識上存在不一致
中蒙兩國的煤炭資源在結構上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使得蒙古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受到阻礙。一些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如蒙古國經營能力差、比較頻繁的修改合作協(xié)議、彼此之間缺乏信任、效率低下等問題,而中方的投資者主要擔心面臨失信的風險,喪失商機。因此,中蒙兩國在問題化解的思路上存在分歧,蒙古國希望在煤炭資源出售方面抓住商機,而中國主要采取合作投資的措施來加強中蒙兩國的資源合作。盡管中蒙兩國的貿易往來帶動了蒙古國經濟的增長,但是蒙古國一些人受“中國威脅論”的影響,感受到中國崛起給蒙古國帶來了壓力,對于中國的企業(yè)去蒙古國進行資源的開發(fā)存在很大的疑慮,尤其會擔心煤炭資源被采光。為避免對中國形成依賴,蒙古國政府積極在大國之間尋找平衡,在把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其對外戰(zhàn)略首位的同時也大力發(fā)展同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關系。所以近年來美、日、韓等國在爭奪蒙古國煤炭資源的市場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中蒙貿易關系正常化產生了影響。
(二)中蒙煤炭貿易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
在蒙古國的市場經濟轉型中,制約中蒙兩國煤炭貿易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就是政策法規(guī)的不完善,這給外來投資者帶來一定的風險,給企業(y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蒙古國每四年舉行的選舉過程中會實施短期的政策《綱領和依據》,但是這項政策存在著很多的不完善之處,一直影響著中蒙煤炭貿易的發(fā)展。政策一旦改變就會對中蒙兩國正常的貿易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阻礙國家煤炭貿易的發(fā)展,對兩國造成經濟損失。
(三)煤炭運輸基礎設施不健全
作為一個內陸國家,蒙古國沒有港口,煤炭貿易所依靠的兩種運輸方式就是公路和鐵路。由于蒙古國人口稀少,勞動力數量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后,因此,運輸條件的落后和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嚴重制約著中蒙兩國煤炭貿易的發(fā)展。雖然蒙古國大部分的礦山都集中在南戈壁,距離中國邊境300公里至700公里的范圍內,但是運輸問題依然很嚴峻,目前蒙古國只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單線鐵路和四條與干線連接的支線鐵路,而蒙古國與中國之間只有一條單向鐵路,蒙古國大量的礦產被開采之后很難運輸到中國。因此,運輸設施的建設是發(fā)展兩國貿易、提高兩國經濟效益所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企業(yè)投資的積極性不高
首先,由于中蒙兩國能源之間的貿易往來受到蒙古國投資環(huán)境、經營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而且中蒙兩國還沒有形成一部成文的貿易協(xié)定,這些因素對一些大的企業(yè)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導致蒙古國的一些大企業(yè)對蒙古國“走出去”的政策積極性不高。蒙古國的很多企業(yè)資本運營困難、對貿易體系不了解導致了企業(yè)對投資風險的擔心,錯失了很多商機。其次,中方對煤炭的需求超過了蒙古國的供給能力,造成煤炭的銷售價格在中國市場上不對稱,因此,蒙古國的煤炭在市場上沒有價格優(yōu)勢。 (五)缺乏煤炭領域的專業(yè)人才
在美國所報道的十八個人口稀少的國家和地區(qū)中,蒙古國排名第四,因此,人口稀少是蒙古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在蒙古國能夠掌握專門技能的人往往收入較低,而且社會地位也不高,這使得年輕人更多的重視學術教育而不是職業(yè)技術的培訓,蒙古國的學術教育也不能給受教育者提供比較實用的技能,對勞動人口實行的專業(yè)化培訓往往不能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導致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的局面。
(六)煤炭貿易加重了環(huán)境的惡化
由于蒙古國是內陸草原國家,因此,傳統(tǒng)的畜牧業(yè)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進入21世紀蒙古國對礦產的開發(fā)帶動了經濟的發(fā)展,但是也隨之帶來的是環(huán)境的惡化,對自然資源造成了難以修復的破壞。目前,中國的企業(yè)在蒙古國從事礦業(yè)開采的近3000家,由于開采的無序性和汽車運輸給自然資源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中蒙兩國應該共同采取措施保護蒙古國當地的自然資源。
四、中蒙煤炭貿易發(fā)展對策建議
為了很好的促進中蒙煤炭貿易的發(fā)展,針對以上中蒙煤炭貿易面臨的幾個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來進一步明確中蒙兩國煤炭貿易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一)加強中蒙貿易雙方的互信和理解
2015年是中蒙兩國建交65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進行蒙古國訪問時指出,中國奉行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重視發(fā)展鞏固雙邊的關系,雙方尊重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領土的完整,尊重雙方所選擇的發(fā)展道路。自從蒙古國的民主體制建立以來,著重調整了外交政策,強調的首要方針政策就是對中國的友好關系。中蒙關系的不斷深化,主要在于兩國一直堅持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內政及尊重雙方發(fā)展道路的原則,在涉及到雙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能夠互利互惠、互相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進行合作成果的分享,最終實現雙贏的效果。
(二)建立中蒙兩國自由貿易區(qū)
中蒙自貿區(qū)的建立需要雙方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長期的規(guī)劃,將部分城市建設成為“中蒙自由貿易市”,對當地的貿易政府要給與政策優(yōu)惠,用來激發(fā)民間的積極性,使自由貿易區(qū)的政策能夠真正惠及兩國的邊境貿易。要遵循區(qū)域FTA(Free Trade Agreement)的規(guī)則對基礎設施進行全方面的建設,減輕物流成本的壓力。將公路、鐵路及航空的運載能力進行提高,通過良好的規(guī)劃推動中蒙公路、鐵路的互聯(lián)互通建設,將口岸的過貨能力提高上去,并通過物流成本的降低來提高貿易的運行效率。
(三)改善兩國交通體系
運輸條件及運輸效率一直是制約整個煤炭貿易的因素,除了比較重要的自然條件因素外,也受到交通設施的完善程度、技術的先進程度及投資資金是否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中蒙雙方急需改善的是蒙古國的交通狀況和基本設施,雙方應積極的進行互補性的合作,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解決此類問題。
(四)積極培養(yǎng)煤炭國際化經營的人才
作為蒙古國第一產業(yè)出口貿易的發(fā)展動力,對煤炭產業(yè)鏈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因此,應該重視煤炭方面的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加大對復合型人才的培育力度,這是實施煤炭資源國際化長期戰(zhàn)略的必然要求。加大對本地人力資源的人才培養(yǎng)力度,邀請具有高水平的煤炭知識的專業(yè)人才及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人才來進行指導培訓,這樣才能促進蒙古國煤炭企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
(五)改善蒙古國投資環(huán)境
蒙古國煤炭行業(yè)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制約外商投資和蒙古國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此外,蒙古國政策環(huán)境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大,隨著四年一次政府換屆對《外國投資法》的貫徹實施可以有效緩解這一情況。蒙古國政府應該站在客觀角度看待《外國投資法》開發(fā)市場的保護,通過相互配合制定一些共贏的經濟政策。也需要借鑒國外一些經驗和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情況充分運用現有的礦產能源,充分發(fā)揮政府引導作用,結合社會、經濟的需要來制定一些政策和法規(guī),從而保障經濟的正常運轉。雙方應加強交流與合作,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簽訂一些更加完善的煤炭勘探開發(fā)和貿易的合約,在政治法制層面為中蒙煤炭貿易發(fā)展奠定基礎。
推薦期刊:《國際融資》雜志是中國期刊市場上目前惟一全面反映國際融資政策與信息、全面介紹國際金融機構和外國政府對華貸款和援助、為中國各級政府和企業(yè)進行國際融資牽線搭橋,反映國內金融機構、企業(yè)按照國際慣例進行資金運作的經濟類專業(yè)雜志。具有前瞻性、政策性、獨創(chuàng)性和實用性等特點。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