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搜集、整理宋玉賦中所有手部動作類詞匯,并嚴格按照核心詞的分類標準和研究理論,制作《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概覽表》,運用統計學、語言學、訓詁學、文藝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總結了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的運用特點和藝術效果。從運用特點來看,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有一小句中使用1處、一小句中連續使用、一小句中間隔使用和兩小句間并列使用4種形式,而且作者在選用手部動作類詞匯時具有傾向性,這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情感有關。從審美角度來看,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在場景描繪、形象塑造、語言表達上均具有明顯的藝術表現力。
關鍵詞:宋玉;辭賦;手部動作類詞匯;運用藝術
引言
“屈宋逸步,莫之能追。”[1]47宋玉與屈原并駕齊驅于辭賦文學中,他對辭賦文學的貢獻不可小覷。而文章無非包括字、詞、句、章,若將文章看做人體,那么字便好比細胞,詞便好比組織,句便好比器官,章便好比系統,它們既各自獨立,卻又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共同組成生命個體。作為最小單位的字,更是文章之根本,它的使用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詞、句、章、篇的優劣,所謂“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2]485,講的便是這個道理。所以,從詞匯運用藝術的角度對宋玉賦進行研究是具有意義的。
人之所以能區別于其它生物,獨一無二,就是因為人會勞動,而一切勞動必須依賴手,因此,手是人與大千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人類社會在無數雙勤勞的手里誕生,人類也創造了許多與手相關的字、詞,豐富的文化信息就蘊含在其中。所以,從手部動作類詞匯入手研究宋玉賦,不僅可以學習前人的用詞藝術,欣賞宋玉賦的藝術美,還有利于從不同的角度補充對宋玉賦①的研究。
一、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概覽
本文所研究的“手部動作類詞匯”是指以手為主要參與器官的具體動作的動詞。本文對宋玉賦中的手部動作類詞匯進行提取,得到手部動作類詞匯單音節成員38個,即:攬、駕、被、策、驅、拔、和、陳、挫、撫、案、搷、放、揳、揚、經、、振、沐、掩、奮、整、褰、著、施、擊、操、析、剖、切、援、鼓、排、掛、牽、挾、執、按。手部動作類詞匯本身包括手部、受事、持具、移位、擊打、觸摸、放置、持拿、獲取、抽撈、拋擲等11個基本語義特征,其中,“手部”和“受事”這兩個基本語義特征為所有手部動作類詞匯所共有,其余9個語義特征(持具、移位、擊打、觸摸、放置、持拿、獲取、拋擲、抽撈)則不是每個手部動作類詞匯都具備,也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使得手部動作類詞匯形成了不同的語義場。根據這些差異,本文將手部動作類詞匯分為持具類、移位類、獲取類、擊打類、撫摸類、放置類、持拿類、拋擲類、抽撈類等9小類,并對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進行子場的考察分析,也總結、羅列了分布于各個子場中的所有語義場成員,制定出了《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概覽表》。具體內容如下: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涉及了持具類、移位類、擊打類、觸摸類、放置類、持拿類、獲取類、抽撈類等8個子場,子場內的語義場成員形式多樣、含義豐富,宋玉對手部動作類詞匯的運用技藝已爐火純青。以上發現既為繼續探索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的運用藝術提供了研究動力,也是分析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的語義基礎。
二、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運用的特點
以《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概覽表》列舉的所有手部動作類詞匯為研究語料,通過觀察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在宋玉賦中的分布位置,并結合宋玉賦的創作背景、作者的人格品性、政治觀念等理解分析意義,發現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在運用中存在以下特點。
(一)形式靈活,豐富多樣
借鑒吳廣平教授和李霖合著的《屈原賦“看視”概念場詞語的運用藝術》[4]115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同時通過對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在句段中的分布情況進行研究和統計,本文發現,其分布形式包括一小句中使用1處、一小句中連續使用、一小句中間隔使用和兩小句間并列使用4種形式。
1.一小句中使用1處根據統計,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在一小句中使用一處的情況共出現29次,是最主要的運用形式。比如:(1)攬獉騑轡而下節兮,聊逍遙以相伴。(《九辯》)(2)西施掩獉面,比之無色。(《神女賦》)在以上示例中,手部動作類詞匯“攬”“掩”均出現在于一小句中。在每個例句里,手部動作類詞匯均只出現1次,代表相應的手部動作。
2.一小句中連續使用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偶爾在一小句中連續使用,根據統計,這種情況出現較少,僅出現2次,僅有4個手部動作類詞匯。例句如下:(1)衽若交竿,撫案獉獉下些。(《招魂》)(2)放陳獉獉組纓,班其相紛些。(《招魂》)在以上示例中,“撫”和“案”、“放”和“陳”均是在一小句中連續使用的手部動作類詞匯。
3.一小句中間隔使用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偶爾在一小句中間隔使用,這種情況出現2次,涉及4個手部動作類詞匯。例句如下:(1)陳獉鐘按獉鼓,造新歌些。(《招魂》)(2)中有鳴琴焉,臣援獉而鼓獉之。(《諷賦》)在例句(1)中,“陳”屬于放置類手部動作詞匯,“按”屬于擊打類手部動作詞匯。在例句(2)中,“援”屬于獲取類手部動作詞匯,“鼓”屬于擊打類手部動作詞匯�?梢钥吹�,雖然出現在同一小句中,宋玉仍可以靈活恰當地將不同類別的手部動作詞匯搭配使用。
4.兩小句間并列使用宋玉也將不同的手部動作類詞匯并用于兩小句間。據統計,兩小句間并列使用的情況共計3處,共6個手部動作類詞匯。例句如下:(1)析獉飛糠以為輿,剖獉秕糟以為舟。(《小言賦》)(2)今察玄淵之釣也,左挾獉魚罶,右執獉槁竿。(《釣賦》)(3)著獉粉則太白,施獉朱則太赤。(《登徒子好色賦》)雖然同一例句中的詞語描寫了相同的手部動作,但它們卻有不同的形式。如例句(1)中,“析”和“剖”,二詞描寫“剖開”這一手部動作,但它們卻是不同的詞語。其次,雖然它們描寫了相同的手部動作,但彼此之間又有細微差別。如例句(2)中,“挾”和“執”在原句中均有帶、拿的意思,但“挾”偏向于挾帶之意,“執”偏向于“抓、握”之意。一小句中使用1處、一小句中連續使用、一小句中間隔使用、兩小句間并列使用,使得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在文中的分布形式多樣。
(二)傳達情緒,表現心理
手不僅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時它也是傳達人的情緒情感、表現心理思維的重要媒介。當人產生某種意愿、想法時,往往會采取某些行動,而這些行為舉止便恰好可以反映出人當時的內心需求與心理狀態,因此,人的行為舉止可以折射出他的內心世界。宋玉在使用手部動作類詞匯表達思想情感的時候也形成了不同的習慣與喜好。
比如在表現懷才不遇、憂國憤世的情感波瀾時,宋玉傾向于使用與駕駛車馬相關的手部動作類詞匯,這主要體現在《九辯》之中;在規勸楚王恪守內心之禮、切勿追求淫樂時,宋玉傾向于使用與穿戴打扮相關的手部動作類詞匯,這主要體現在《神女賦》之中;當諫君王多效仿古代賢君治國之方法、學習圣人的道德仁義時,宋玉傾向于使用與抓握有關的手部動作類詞匯。我們以第一類為例作具體分析,例句如下:(1)卻騏驥而不乘兮,策獉駑駘而取路。(《九辯》)(2)欲循道而平驅獉兮,又未知其所從。(《九辯》)“策”,《說文解字注》解釋為“馬箠”[5]196。
可見,“策”的本義為馬鞭、馬杖,從本義可引申出“鞭打”之義。其中,“策之不以其道”是指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來驅使它。而在《九辯》中,“策駑駘而取路”是說驅使劣馬拼命地趕路。“驅”的本義為躍馬奔馳。從本義可引申出“驅使”之意。而在《九辯》中,“欲循道而平驅兮”是說想要沿著正道驅車前行。宋玉借駕駛車馬來表達需求與情感,他也自然而然更多地使用與駕駛車馬相關的手部動作類詞匯。一方面,以車喻政,君王治國猶如驅車前行。國家如車,君王如車夫,王臣如馬匹。車馬人相配,則君臣關系融洽和諧,舉國上下團結一心。
君王若有治國才略,便定會選擇良馬伴其行駛,并充分考慮各馬的性情和能力,將它們安排最適宜的位置上,調節維護和諧的關系。而楚幽王不辨善惡,一味任用愚蠢無能、只為一己之私的小人,像宋玉這樣心系楚國、正直忠心的賢臣卻被打壓排擠,疏遠流放至邊遠地區。楚王治國一意孤行,鞭策劣馬而拒絕駿馬,宋玉懷才不遇,只能無可奈何地用“卻騏驥不乘,策駑駘而取路”的悲嘆對統治者進行規勸。另一方面,宋玉雖被貶斥,但破碎的河山、流離的百姓、變遷的世事無法讓他平靜離去。他頻頻回頭遙望眷戀的故土,孤獨迷茫想要斷絕紛亂的思緒,然而對國家的牽掛、對君主的思念是那么的深刻,即使駕車離去,仍心系故園。無依與絕望讓宋玉無所適從,因此他“欲循道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
三、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運用的效果
動詞若用得好,便能使無生命的事物變得鮮活,使無情感的個體變得有情,使抽象的客體變得具體可觸,使單調無奇的文本變得多姿多彩,從而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輝。宋玉在創作中巧妙地選擇了手部動作類詞匯,在場景描繪、形象塑造、情感抒發、語言表達上均具有明顯的藝術表現力。
四、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分布情況及原因探析
宋玉賦中共有38個手部動作類詞匯,有的篇目較為頻繁地使用手部動作類詞匯,而有的篇目很少、甚至沒有使用手部動作類詞匯;有的手部動作類詞匯在多個篇目中出現,而有的手部動作類詞匯僅在一兩篇中出現;有的類別的手部動作詞匯宋玉從未使用過。以上現象表明,宋玉賦38個手部動作類詞匯的使用情況、分布情況存在著較明顯的差異,我們有必要以這些語言現象為依據,找出差異,并且探究原因。結語手部動作類詞匯是指以手為主要參與器官的具體動作的動詞,是身體動詞下屬的一小類。
本文以宋玉辭賦中38個手部動作類詞匯為考察對象,分析、比較、總結了各自在具體運用中所呈現出來的藝術特點和藝術效果。經過我們的深入研究,宋玉賦的魅力逐漸展現于世人眼前。通過考察宋玉賦手部動作類詞匯的運用藝術,我們可以看出宋玉在選擇詞語、運用詞語方面,已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給后人極大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2][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3]吳廣平,編注.宋玉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1.
[4]吳廣平,李霖.屈原賦“看視”概念場詞語的運用藝術[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1):1-15.
社會科學論文投稿刊物:《廣西社會科學》(月刊)曾用刊名:廣西社聯通訊;社會科學探索,1985年創刊,是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設置欄目有中共執政理論、廣西論壇、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文學、語言學、社會學、文化·教育。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