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牧雞治蝗”是當前草原地區防治蝗蟲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學、合理地應用該防治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控制草原蝗害的發生,而且還能收獲較好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基于此,文章以新疆地區治蝗工作為背景,研究“草原牧雞治蝗”的具體實施策略及防治效果。
關鍵詞:草原;“牧雞治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
0引言
當前,蝗蟲災害是破壞我國草原生態的主要生物災害之一,其與水災、旱災并成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三大災害”。一旦草原地區發生大規模的蝗蟲災害,不僅會影響天然草原生態和植被恢復,而且也將威脅當地的農牧業發展,給農牧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危害和影響。
自1978年起,我國就開始組織實施草原蝗蟲防治處理工作。經過長期的防治處理實踐,摸索出一條以“生物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為輔助”的蝗蟲防治技術路線,“牧雞治蝗”則正是在此路線指導下探索出的一項新的生物控制技術。
1開展牧雞治蝗工作的當前狀況
近些年,我國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在不同的省市成功地實施了借助牧雞來防治草原蝗蟲的試驗[1],同時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這些被放養的草蝗雞抵抗病災的能力較強,利于飼養且行為活動非常靈活,并將草原蝗蟲作為主要的食物。2015年,根據農業部全國畜牧總站對草原的植保工作作出了重點強調:“十二五”期間所進行的草原保護工作應該盡量避免應用化學藥品,不斷擴大生物防治的范圍,提升生物防治的比重,從而更好地推動環境、生態與資源的共同發展。
2關于“牧雞治蝗”技術
“牧雞治蝗”技術最早在新疆地區開展實施,其后在我國的其他省區陸續推廣應用。多年來,在“牧雞治蝗”技術方面,相關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研究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牧雞治蝗”技術,為各地草原地區更好、更合理地開展“牧雞治蝗”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2.1雞苗選購
雞苗的選購應當優先選擇能夠適應于野外生活、健壯靈活、抗逆性強、產蛋產肉性能優且能捕食蝗蟲的雞種。目前,在新疆草原地區用于捕食蝗蟲的雞種一般為來杭雞與土種雞。尤其是來杭雞[2],其不僅生產肉蛋性能佳、市場價格較高,而且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因而十分適用于“牧雞治蝗”。而肉雞雖然產肉性能良好,但其比不上來杭雞與土種雞靈活,在捕食蝗蟲上也比較笨拙,因而不適合作為牧雞。
在新疆地區,“牧雞治蝗”的適期通常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之間,同時為了使童雞的有效放牧期能夠達到60-70日齡以上,體重達300~500g以上,一般選購雞苗的時間應當適當,不宜過早或過晚,因為過早則天氣寒冷不易于雞苗成活,過晚則童雞體格較小,野外捕食能力較差,抵抗不住野外氣候變化,也易遭受損失。
2.2育雛
在早春季節,由于天氣氣候比較多變,且氣溫普遍較低,因而要做好保溫育雛工作。同時,對雛雞要飼喂全價優質的飼料,保障雛雞的健康生長。到了后期,再逐步將雞苗放置室外放養,使其慢慢適應自然氣候,以增強雛雞的體質。
2.3防疫
通常情況下,在幼雛出殼后的10~14d左右,應當為雛雞接種雞痘疫苗與雞新城疫Ⅱ系疫苗;3個月以后,再為童雞注射新城疫Ⅱ系疫苗,同時在童雞的日常飲水中,加入少量的高錳酸鉀消毒液進行消毒。在育雛和放牧過程中,一旦發現病雞,則應當及時進行淘汰處理。
2.4調訓
“捕蝗牧雞”的調訓工作一般從雛雞出殼后的第3周開始,主要是在飼喂時,給予固定的信號,使雛雞形成條件反射,并且在平時適當給予一些信號糧,加以鞏固其對信號的反應。
2.5放牧治蝗
經過科學調訓好的童雞,將其裝箱至治蝗點,進行野外放牧,使其捕食蝗蟲。由于新疆的草原蝗區,氣候變化較大,且時常伴有暴雨、大風以及降雪等情況,同時野外還可能有狐、鷹等禽獸來捕食童雞,因而在進行野外放牧治蝗過程中,應當加強對野外惡劣氣候防范與應對牧雞天敵的準備工作。對此,在童雞放牧的地點,應當設有雞籠、帳篷等設施,以便于牧雞棲息。同時,還要給予牧雞充足的供水,設置水槽。放牧人員應隨群放牧,通過信號來引導雞群到蝗蟲地進行捕食蝗蟲,同時注意觀察天空中是否有雕、鷹等,防范其偷襲雞群。
3“牧雞治蝗”的效益分析
3.1“牧雞治蝗”的經濟效益
“牧雞治蝗”這一技術主要是利用雞群來捕食蝗蟲,該技術一方面可以減少化學藥劑、人力、器械等的支出,另一方面還可將蝗蟲作為雞群的飼料,減少養雞的飼料消耗,降低生產成本,一舉多得。根據實踐結果測定,童雞到山上治蝗后,通常日增重約10~15g;放牧60-70日齡體重為300g左右的童雞,經過80d左右時間的放牧后,其體重通常可增至2.0~2.5kg,期間每只雞每天還可節約大概50g左右的飼料,整個放牧期則可節約3.0~3.5kg的飼料,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3.2“牧雞治蝗”的生態效益
在過去,草原治理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化學藥劑防治,其中多數是采用農藥防治手段。與其他防治技術相比,化學藥劑防治不僅化學殘留量大、時間長,且經長期大量的使用之后[3],還會導致草場遭受嚴重污染。同時,由于治蝗工作中所采用的化學農藥大多為廣譜性的殺蟲劑,其在殺滅蝗蟲的同時,也會誤殺蝗蟲的“天敵”,極不利于草原生態平衡的維護。而采用“牧雞治蝗”這一技術,則并不存在這一問題,因而具有較為明顯的生態效益。
4結束語
在草原的眾多災害之中,蟲害是危害極大的一種災害,其爆發迅速、類型繁雜且影響范圍巨大。當今,因為草原惡化的情況日益嚴重以及氣候環境異常,從而使得蟲害的出現呈現出日益增加的態勢。對于草原蟲害的主要防治方式為化學防治,此方式雖然簡便與高效,但是由于化學農藥的種類較為繁多,還有無節制的農藥使用,從而導致出現了許多無法處理的新問題。
眾多的科研人員與草原工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使用草地牧雞來防治蝗蟲的生物技術,特別是近些年國家對于生物技術的大力支持,更促進草地牧雞滅蝗技術的廣泛應用。草地牧雞滅蝗技術的大力推廣,不僅能有效地改善與保護草原的生態環境,還有利于推動我國農牧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慶臣,周城東,譚永恒,等.壩上草原牧雞治蝗的技術要點[J].河北畜牧獸醫,1995(1):23-32.
[2]侯豐.牧雞防治草地蝗蟲技術與效果研究[J].中國草地,1997(4):40-42.
[3]曾永軍.草原蝗蟲的生物防治[J].農村科技,2008(7):46-47.
畜牧方向評職知識:畜牧獸醫職稱評定論文要求
參加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 1部以上;或在學術期刊發表具有本專業一定學術水平論文 1篇以上;或撰寫技術報告(包括:項目立項報告、可行性分析報告、科學實驗報告、研究設計報告、技術論證報告等)2篇以上;或參與撰寫項目研究報告或技術咨詢報告、或編寫技術培訓教材 1項(篇)以上,并被采納應用;或在縣級以上廣播、電視技術講座 1次以上;或在縣級以上報刊上公開發表科普文章 5篇以上。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