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農業(yè)論文 次數:
儲備土地臨時管護是土地儲備業(yè)務全流程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修訂的《土地儲備管理辦法》明晰了其具體要求。筆者結合湖北省武漢市儲備土地臨時管護情況,提出當前管護工作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探尋行之有效的解決路徑。
土地儲備制度實施20多年來,不少儲備機構積累了大量非經營性用地且短期內無法供應出去,因此,加強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工作很有必要。2018年,新修訂的《土地儲備管理辦法》[1](以下簡稱《辦法》)對儲備土地臨時管護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新增了年度儲備土地臨時管護計劃的編制內容;二是細化了前期開發(fā)與管護的具體規(guī)定。這對于加強儲備土地的動態(tài)監(jiān)管、減少儲備土地非法侵占、保護資源、防治污染都有重要意義。
但儲備土地臨時管護仍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武漢市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工作現狀武漢市儲備土地臨時管護方式分為自行管護、委托管護及臨時利用,并以自行管護方式為主。截至2018年6月,自行管護的儲備土地面積占比約為63%,委托管護的儲備土地面積占比約為34%,臨時利用的儲備土地面積占比約為3%。
從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來看,武漢市制定了儲備土地入庫交接與托管的工作程序,并對儲備土地管護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督考核。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專業(yè)資產管理人才的缺少以及儲備機構的人力物力有限,因此主要采取企業(yè)委托的模式確定專門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并聘用現場管護單位對儲備土地實施管護。臨時利用方面,通過制定臨時利用租金標準,保障臨時利用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儲備土地臨時利用率。
當前儲備土地臨時管護面臨的問題現階段,武漢市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方面:儲備土地權益維權不易。當儲備地塊被侵占時,雖然可以向公安、城管等執(zhí)法部門舉報,但一般較難解決,最終儲備機構只能采取去函方式要求占地單位(或個人)停止侵占行為。
臨時利用方面,使用期滿若承租方發(fā)生不配合騰退場地和清理地面構筑物等嚴重違約行為時,儲備機構囿于行政執(zhí)法權限,也只能采取扣減、不予退還履約保證金或終止合同等方式解決。若采用訴訟方式,則時間長、程序復雜,即使勝訴也難以強制執(zhí)行。未制定管護計劃和管護方案。
新《辦法》出臺之前,沒有明文規(guī)定儲備機構在對儲備土地實施管護前必須制定相應的管護計劃或管護方案,導致很多地塊的臨時管護至今依然都是因循舊例。特別是臨時利用方面,通常在意向使用方提出儲備土地臨時利用申請之后,儲備機構再依申請辦理,這樣容易造成可以臨時利用的儲備土地資產閑置浪費,難以實現儲備土地的效益最大化。
制度不完善,缺乏統(tǒng)一管理模式。從實際管護工作涉及的各環(huán)節(jié)來看,并未形成閉環(huán),制度體系有待逐步完善。另一方面,針對自行管護和委托管護兩種不同方式來說,由于現場管理單位不同,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差異,當前又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文件指導,容易造成兩種管護方式下儲備土地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傳統(tǒng)管護手段低效。
目前的儲備土地管護方式通常以現場管理人員值班巡查為主,不定時抽查為輔,主要依靠投入大量人力完成。由于大多數儲備土地面積較大,單次巡查耗時較長,針對檢查中發(fā)現安全隱患較多的地塊項目,還需要調整增加檢查頻次。這種傳統(tǒng)的管護手段,難以提升管護水平和效率。借用地塊管控權難以收回。
為支持城市建設,儲備機構經常會將一些儲備土地出借給相關部門。借用地塊的管護責任人歸屬、出借行為完成后如何歸還等問題,在借用之初并未明文規(guī)定,常造成借用土地無法收回,甚至喪失對這部分土地的管控權。對策與建議明確管護部門職責,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工作需要各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如果重視不夠,則難以形成共同推進管護工作的合力。
儲備機構承擔主要管護責任外,還應由自然資源、規(guī)劃、公安、城管執(zhí)法部門協(xié)助管護。將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工作納入各相關部門的考核范疇,對管護不利、造成儲備土地損毀或再次支付新產生的地表附著物補償費的,要追究相關部門責任。切實加強計劃管理,有效實現前期管控。計劃是管控的前提,對于入庫且暫不供應的儲備土地,結合區(qū)域公共設施建設、公益性用地需求和儲備土地供應計劃等,嚴格落實新《辦法》要求,編制年度儲備土地臨時管護計劃。
同時配合計劃制定詳細的儲備土地臨時管護實施方案,增強計劃的可操作性,充分發(fā)揮儲備土地臨時管護的社會效益。實行信息化管理,規(guī)范臨時管護制度。可嘗試通過建立工作臺賬制度和儲備土地電子檔案,對儲備土地信息進行核實、更新與完善,以便全面掌握儲備土地即時情況,有利于臨時管護計劃的編制[2]。應針對儲備土地臨時管護過程中涉及的工作程序、臨時利用標準等方面,制定出臺系列政策文件。
如武漢市近期已出臺《儲備土地臨時利用實施細則》《儲備土地管護實施細則》等文件,對進一步規(guī)范儲備土地臨時管護的具體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創(chuàng)新管護方式,提升臨時管護效能。除了采取傳統(tǒng)的現場查看管護方式外,應更多地采取科技智能手段。將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無人機航拍巡查、網上監(jiān)管等技術手段引入儲備土地的日常管理,與現場巡查相結合,不僅能夠減少人力投入,彌補人力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對每次的巡查情況進行錄影留存,方便日后查閱和比對。
臨時利用方面,可以通過門戶網站或者建立專門的儲備土地臨時利用信息管理平臺,公開發(fā)布臨時利用信息,并與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測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銜接,實現信息化管理和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后,更能優(yōu)化使用用途,提高土地收益。
參考文獻:
[1]國土資規(guī)〔2017〕17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fā)《土地儲備管理辦法》的通知。
[2]陳愛蓮.儲備土地資產的臨時管理問題研究及對策分析[A].福建省土地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C].
土地方向職稱論文:加快土地確權及土地流轉促進三農發(fā)展
下面文章主要針對土地確權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加強土地確權,推動土地流轉和促進三農發(fā)展的相關對策,希望能夠為農村、農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動農村以及農業(yè)改革發(fā)展,并且這對于促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推進工業(yè)化、加強農村社會管理以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等都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加強土地確權,推動土地流轉和促進三農發(fā)展也是勢在必行。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