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 如今天然氣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特殊時期,市場供需情況及價格情況極不穩定,因此對當前我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最新態勢進行跟蹤與分析具有現實意義。文章在梳理當前天然氣行業發展大背景的基礎上,對我國近年來天然氣生產的整體情況進行了分析,總體上看我國天然氣生產情況穩步上升,在能源結構中地位越發重要。最后針對當前天然氣行業發展的態勢及環境,提出了確保行業整體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 天然氣; 生產; 改革
近年來,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沖突與融合問題是各國關注的重點,發展低碳經濟和環保經濟是各國努力的方向。“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到2030 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 2005 年下降 65% 以上”。要達成“雙碳”目標就需要能源結構的調整,也需要天然氣的大發展[1]。
1 當前天然氣行業發展背景
1.1 從供應面看,油氣生產國或國際石油公司選擇削減投資度過低油價“寒冬”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天然氣產量增長。從需求面看,天然氣需求受到了新冠疫情使全球許多國家被迫采取封鎖措施的影響,即便放松封鎖后經濟生活的恢復仍需要時間,預計“十四五”全球新增天然氣需求約為 4 070 億 m3,需求總量達到32 200 億 m3; 各地區天然氣消費受油價波動沖擊,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之間的替代結果難以估計。整體供需情況在疫情初期呈現供大于求。但 2021 年下半年受到世界各國相繼放寬防疫限制及冬季供暖需求驟增的影響,天然氣又出現供小于求的態勢。從價格看,受需求降低和掛鉤油價影響,國際氣價先是創下新低,后又攀上新高點,價格振幅巨大。
1.2 存在天然氣趨勢向好的條件
存在天然氣趨勢向好的條件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各國為應對新冠疫情沖擊而采取的加大投資、促進消費等多種刺激經濟復蘇措施對天然氣使用具有促進作用。低油價雖然使油氣上游勘探開發投資減少,但同時會增加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天然氣發電獨特的技術特征將有效滿足可再生發電的調峰需求[2]。
1.3 地緣政治格局愈加復雜影響全球天然氣格局地緣政治格局愈加復雜影響全球天然氣格局中美關系是未來較長時期世界經濟格局最核心的變量,表現在天然氣市場上是全球最大的 LNG 進口國與最大的 LNG 出口國之間的博弈。美俄繼續爭奪對歐洲的控制力,影響美國與歐洲之間的 LNG貿易和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管道天然氣和 LNG 貿易。中東地區將長期處于“治理赤字”狀態,地緣政治局勢更加混亂,對全球原油市場形成較大沖擊并波及天然氣市場。總體來看,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我國宏觀經濟轉型,能耗強度下降,高強度環保政策趨緩,財政補貼由政策驅動型向用戶可承受型轉變[3]。天然氣清潔程度優于煤炭和石油,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具有明顯優勢[4],國家行業改革和低氣價環境也將激發增長活力,因此,我國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仍然存在,中長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5]。
2 我國天然氣近期生產數據分析
對我國天然氣產量的月度數據開展具體分析,2019 年 3 月份我國天然氣產量為 151 億 m3,2019 年最低單月天然氣產量是 9 月份的 135 億 m3,這符合我國的天然氣需求及生產規律,在夏季供暖需求低,一般天然氣的產量會比較低,而在冬季伴隨著氣溫下降供暖的要求會導致天然氣需求上升,2019 年度單月最高產量是 2019 年 12 月的 160 億 m3。2020 年3 月份我國天然氣產量達到了 169 億 m3,比去年同期高出 18 億 m3,2020 年最低單月產量出現在 8 月份,為 142 億 m3,比去年同期高出 4 億 m3,比 2019 年最低單月產量高出 7 億 m3。而 2020 年單月最高產量是 12 月份的 187 億 m3,比 2019 年最高產量高出 27 億 m3。2021 年3 月份我國天然氣產量達到了 185 億 m3,比 2020 年同期高出 16 億 m3,2021 年最低單月產量出現在9 月份,為157 億 m3,比去年同期高出11 億 m3,比 2020 年最低單月產量高出 15 億 m3。而 2021 年單月最高產量是 12 月份的 192 億 m3,比 2020 年最高產量高出 5 億 m3。
近三年來天然氣產量的增長在同比增長數據中體現的更為明顯,分析 2019 年年初至 2021 年年末的天然氣月度產量同比增長率數據,發現 3 年來每個月的天然氣生產數據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2019 年最高單月增長 13% ,最 低 單 月 增 長 6% ;2020 年最高單月增長 14% ,最低單月增長了 4% ;2021 年最高單月增長 13% ,最低單月增長 1% 。從總量上看,2019 年全年天然氣累計產量為1 736億 m3,2020 年全年天然氣累計產量為 1 889 億 m3,比 2019 年增長了 9% ,2021 年全年天然氣累計產量為 2 053 億 m3,同比增長了 9% 。
通過分析我國油氣能源消費與生產的總體情況來論證天然氣產量的增長是由于全國能源消費與生產總量的增長帶來的,還是由于能源總體結構升級帶來的。從消費數據來看,近五年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從2016 年的 44 億 tce 穩步上升至 2020 年的 50 億 tce。與此同時,能源生產總量也從 2016 年的 35 億 tce上升至 2020 年的 41 億 tce,二者的上升趨勢與幅度較為近似。進一步分析天然氣消費與生產占總量的比例。
假設天然氣產量的增長只是跟隨了全國消費生產的統一步調,則近年來天然氣消費與生產占總量的比例應保持不變,但天然氣消費占比從 2016 年的6. 1% 逐年上漲至 2020 年的 8. 4% ,天然氣生產占比的上漲幅度稍小,但仍從 2016 年 5. 2% 上漲至2020 年的 6% ,并且隨著時間推進,增長速度也在上升。這說明天然氣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在上升,重要性也在提升[6]。總體來看,國內天然氣資源供應較為充足,生產總量穩步增長,對外依存度有望進一步下降。
3 我國天然氣行業業務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3.1 機遇分析國內天然氣市場仍處于快速增長期。在經濟增長、環保、市場化改革、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資源價格下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十四五”時期國內天然氣需求年均增速為 7. 1% ,需求量增加 1 300 億 m3。為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市場基礎。市場化改革激發行業活力。國內大型油氣公司的主要問題在于自身的支干線天然氣管網、儲氣庫和 LNG 接收站等基礎設施較為有限。而在國家管網公司運營后,大量基礎設施面向用戶開放使用,有利于資源獲取渠道的拓寬以及供應保障能力的增強。
3.2 挑戰分析資源總量不足、對外依存度大。一方面體現在自產資源還較為有限,現有資源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另一方面還體現在增量資源主要依賴采購現貨LNG,抗風險能力弱。短期落實大量優質資源難度大。國內大型油氣公司現存 LNG 長期合約與總體需求仍有差距,亟需盡快落實低成本資源,確保能源供應。同時大型油氣公司 LNG 長期合約掛鉤油價系數低,且價格較高。在現貨價格水平低時,背負高價長期合約的企業會因價格倒掛帶來嚴重虧損。儲運設施仍需加強。主要是考慮到“雙碳”目標及能源結構發展方向,當前 LNG 接收站接收能力要滿足不斷增長的 LNG 進口需求仍顯不足。
4 對我國天然氣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我國天然氣行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清潔能源需求為目標,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搶抓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天然氣產業大發展的重大機遇。針對當前行業發展的態勢及外部環境,為確保行業整體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以下建議:
( 1) 天然氣的發展進入新階段,油氣改革需要持續深入。2019 年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后,將全面承接中國油氣干線管網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業務,按照獨立自主經營和公平公開原則向所有用戶提供市場化管輸服務。干線剝離后,中國石化天然氣產供儲銷一體化發展模式需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已不適用,應及時調整。從市場機制看,鑒于中國供應主體高度集中、天然氣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用戶可選擇的資源方有限; 在役管道高負荷運營,可對外開放的富裕管輸能力有限; 省網公司和支線管道改革進程較慢; 管網信息公開、管輸容量預定和使用、市場監管等規則有待健全等因素,預計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后需要一段過渡期來完成資產整合和業務整合、建立并逐步完善管道的投資、建設、信息公開、運行調度和定價等市場化機制。
( 2) 立足稟賦加強供應,促進天然氣行業平穩發展。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以“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采和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加強安全儲備和應急保供”奠定了未來一段時期內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發展的主基調,強調天然氣行業的發展要更加理性、更加契合實際。“十四五”推廣天然氣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同時也難像過去幾年一樣以 10% 以上的高速增長。根據資源潛力和勘探開發趨勢分析我國國產氣,在現有技術經濟水平條件下,常規氣已開發老區通過加密調整控制綜合遞減率; 頁巖氣和煤層氣延續現在補貼政策到 2025 年,存在持續發展的條件;致密氣開發技術和深層頁巖氣資源開發技術和低階煤開發技術需要持續攻關。同時要求利用好全球市場,保證資源來源多源化。在新增資源采購方面充分考慮對供氣資源的綜合評估,分散供貨風險,優化運輸結構。形成大洋洲、北 美、中東和中亞等多渠道供應的資源池,達到資源地多元化、風險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 3) 推進氣價市場化改革,加快市場化步伐。新版《中央定價目錄》明確,取消門站價格定價權,具備競爭條件省份天然氣的門站價格由市場形成,未來我國天然氣價格體系和價格關系將發生重大改變。天然氣門站價格自東部向中部和西部逐步放開。東南沿海地區供氣主體多元化程度高,競爭條件相對充分,隨著改革推進,競爭需要逐步向內陸地區推進。加強天然氣調峰氣價機制建設,加強天然氣差別化定價機制建設。在門站價格管制逐步放開的情況下,石油公司為消化前期簽署的高價進口資源,必然要根據成本變化不斷調整銷售價格; 新供應主體為了搶奪存量市場,必然要發揮其成本優勢以價取勝。在不同供需形勢、不同供氣資源、不同企業發展戰略等驅動下,國內天然氣市場價格調整頻次會加密,波動幅度會加大,推動國內價格市場化加快形成。
參考文獻:
[1]SOEST Hlv,ELZEN Mgjd,VUUREN Dpv. Net-zero emissiontargets for major emitting countries consistent with the ParisAgreement[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12( 1) : 21 -40.
[2]單彤文. 天然氣發電在中國能源轉型期的定位與發展路徑建議[J]. 中國海上油氣,2021,33( 2) : 10.
[3]李旸.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路徑選擇和政策建議[J]. 城市發展研究,2010( 02) : 56 - 60.
[4]LIU Ryan,RAVI Kumar Arvind,BI Xiaotao,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western canadian natural gas: proposed emissions tracking for life cycle modeling[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10: 10 - 21.
[5]李劍,佘源琦,高陽,等. 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形勢與前景[J]. 天然氣工業,2020,40( 4) : 10.
[6]隋朝霞,孫曼麗,張丹. 碳中和目標對我國天然氣行業影響分析及 對 策 思 考[J]. 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21,15( 3) : 5.
選自期刊《資源與環境》
作者信息:徐創海(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北京 100728)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