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綠色建筑是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施工管理以及運營管理等維度,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基于此,以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綠色裝飾的理念開展工作,真正建成生態建筑,是每位建筑人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綠色建筑;藝術設計;改進措施分析
引言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綠色建筑無疑是當今世界建筑發展的目標和趨勢。在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對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民生保障落實、改善環境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當前我國處在城鎮化急劇發展、工業化迅猛增長的關鍵節點,這為綠色建筑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平臺。
一、綠色建筑概述
綠色建筑實際上屬于四節能一環保的建筑,其中四節能主要包括了節能、節水、節電、節材、一環保則屬于環境保護。綠色建筑理念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適應大眾對環境的保護和未來生活方式提升的要求,為人們創造更為舒適的生存空間,盡可能地節約資源,避免建筑對人體和環境產生的危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系統概念較為復雜,因此可以將綠色建筑理解為以舒適性和健康性為主要考慮因素的環保性建筑。鑒于此定義可以理解為綠色建筑對于能源的節約是建立在人的感知度為舒適的標準前提下,將能源的利用率發揮到最大化。
例如,對于太陽光的理解和使用,在滿足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在高層建筑中盡可能地使用全光譜光源代替傳統光源。而不是把利用自然光源作為唯一設計標準。作為一種設計理念,綠色建筑不僅僅指代特有建筑,還包含對于建筑和環境的一種評價,建筑是否具有綠色的特點、是否節能與建筑實際類型無關,而與設計方法和建設標準有關。我國對于綠色建筑的實施時間較短,相關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發展迅速,相關研究不斷深入,雖然入此但還有一些不足需要學者和企業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積極推進評價體系和標準的完善。
二、應用綠色建筑技術理念,進行建筑設計優化的積極意義
綠色建筑技術是一種倡導對環境無污染、無破壞的設計理念,是指在建筑的設計階段,通過將綠色理念的應用來從源頭上減輕建筑施工過程中工藝、材料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破壞。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綠色理念已經深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節能設計是現代建筑設計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將傳統建筑手法與現代高科技以及環保節能技術相結合,來實現保護生態的目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綠色建筑技術理念遵循可循環再利用的綠色效益最大化,以實現人與世間萬物的共存共生。始終堅持將減少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原則和思想內涵貫穿于整個設計以及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從而使建筑活動對自然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綠色建筑技術首先從設計理念上就高度強調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同時,又要滿足人性化的物質要求以及精神層面的需求,如提供舒適宜人的環境的同時又對環境產生積極的保護作用。所以,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是建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影響最小的設計,也是充分踐行綠色發展理論,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綠色建筑節能設計從人類的居住、生活與自然及社會經濟發展為考慮出發點,對于減輕地球負擔有著積極的影響,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具體體現。
三、綠色建筑藝術設計的改進措施
3.1天然資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節能,將自然資源應用在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通過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資源來實現節能、減排、降耗的功能。如充分利用風、雨、太陽能等天然資源;通過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以降低或減少使用電或天然氣等能源的使用;合理的空間布局來利用光照以減少室內的照明設備的使用,以減少電能的消耗。通過儲存天然雨水用來澆灌花園或調整室內溫度等手段,通過利用無污染、可再生的天然資源,達到節能減排,降低資源消耗的綠色生態目標。
3.2建筑設計方面
突破傳統的設計理念、工藝標準及對建筑材料的運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強建筑行業的技術變革。制定統一的建筑模數和重要的基礎標準,合理解決標準化與多樣化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產品標準、工藝標準、工法,不斷提高建筑標準化水平。采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優化資源配置,使建筑能耗得到有效的降低,使建筑設計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化。
3.3生態材料使用的優化
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推動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需要選擇生態材料將其合理地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去。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從業人員應注意到生態材料的應用效果及應用標準,作為建筑工程設計中的主要環節,綠色生態材料主要表示的是無污染、無破壞、耗能較低、能夠實現環境保護的材料。這種生態材料的使用可以防火、防靜電、隔涼隔、隔絕噪聲污染,給大眾創造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生態材料的發展使生態材料種類不斷增多,結合綠色建筑整體設計來進行分析,目前的綠色建筑設計中可以將生態材料的應用進行劃分,將其劃分為墻體生態材料,裝飾材料及保溫材料等。對于生態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節約能源,為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4建筑施工方面
目前,裝配式建筑是我國建筑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要想逐步實現建筑的裝配化,要從源頭做起,利用科技手段,統籌規劃設計、生產和裝配施工。以設計的標準化、生產的工廠化為前提,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實現部品部件可組裝、可拆卸、可回收循環利用,降低材料損耗,減少資源浪費。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提高機械化水平,簡化施工現場作業環節,從根本上克服手工作業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大大提高建筑質量水平,節約建造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建成優質、高效、健康、環保的產品,帶給人們全新的居住感受和生活理念。鋼結構也是目前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綠色、環保、節能型建筑,其結構性能穩定、抗震性強,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后便于回收利用。但是,由于鋼結構材料本身成本高,在沒有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情況下建筑成本相對較高。實現裝配式建筑需要推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體現工業化特點,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
3.5天然資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利用
自然資源實現節能,將自然資源應用在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通過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資源來實現節能、減排、降耗的功能。如充分利用風、雨、太陽能等天然資源;通過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以降低或減少使用電或天然氣等能源的使用;合理的空間布局來利用光照以減少室內的照明設備的使用,以減少電能的消耗。通過儲存天然雨水用來澆灌花園或調整室內溫度等手段,通過利用無污染、可再生的天然資源,達到節能減排,降低資源消耗的綠色生態目標。
建筑論文投稿刊物:《四川水泥》是水泥行業專業技術類期刊。全國建材行業優秀期刊,雜志以促進水泥行業科技進步為宗旨,以傳播水泥行業實用技術,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新潮為目標,同時,依托水泥產業,逐步向其上下游的建材、建筑、建工等領域拓展。雜志設計精美、內容豐富實用,創刊30多年來,深受讀者歡迎。
結束語:
綠色建筑技術的概念是指通過意識層面與行為層面的密切配合,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種良好狀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環境問題已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高耗能、高污染的施工技術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在追求舒適的生活空間環境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然生態的平衡。所以,將綠色生態理念與人的行為心理實踐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進一步擴展綠色建筑技術的內涵,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陽蕾.“綠色建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及影響[J].四川水泥,2020(01):73.
[2]林楠,周浩明.周浩明:可持續設計要實現從觀念到行動的轉化[J].設計,2019,32(22):88-91.
[3]蘭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綠色設計理念探析[J].安徽建筑,2016,23(05):114-115.
[4]李立文,顧遜.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裝飾材料的運用及發展趨勢[J].西部皮革,2016,38(12):28.
[5]侯梅金.淺析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綠色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5(22):237.
作者:于婷婷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