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大家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生活,從而對小學生的識字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就在這認字與寫字的過程當中,錯別字卻顯得越來越頻繁的:隨手翻開學生的作業本,到處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錯別字,有的時候一句話里面就有四到五個錯別字。大量錯別字的產生,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書面表達和溝通能力。本文嘗試著分析出現錯別字的原因,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法,以達到減少小學生寫錯別字的目的。
關鍵詞:錯別字原因對策
1什么是錯別字
錯別字就是錯字和別字的統稱。錯字是指書寫不正確的字,即在字的筆畫、筆形和結構上寫錯,像這個字卻又不是這個字;別字是指用其他的字替代要寫的字,即本來應該用某個字,卻寫成了另一個字。新的課程改革旨在增加學生的信息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字只要求會認而不要求一定會寫。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寫錯別字已然成為普遍現象,特別在三四年級表現得尤為突出。
小學生論文范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
2 為什么會形成錯別字
2.1漢字本身結構復雜
自甲骨文以來,我國的漢字一直以來就是屬于表意文字,筆畫較多,結構復雜,并且結構差別大,多了一筆或者是少了一筆都會變成了另外一個字,例如:“給予”的“予”字加多一筆變成“矛盾”的“矛”字,“天空”的“天”字上面出頭就變成了“夫妻”的“夫”字,像這樣的字還有很多。所以,漢字既難記又難寫,跟學習拼音比起來,學習漢字的時候出錯的幾率就會高出很多。漢字的一個字的多種讀音,多種意思,還有一些相同讀音的字,這些都是學生們在學習識字上的攔路虎。小學生本身是就不懂得轉彎,再加上課外閱讀少,缺乏認字的經驗積累,這直接導致小學生經常會寫出錯別字。
2.2學生的自身原因
2.2.1感知因素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他們的腦部的思維發展還沒有發育完全,使得他們在辨別事物方面的能力較差,就會導致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出現很大的偏差。他們往往只是看字寫字,看不到它們之間的有著怎樣的聯系。因此,小學生經常在識字寫字時,對相似相近的字傻傻分不清楚,直接寫成錯別字。
2.2.2以前學過的知識對于即將要學的知識的干擾
小學生在學習生字的時候,經常會將新學的生字和以前學過的字聯系起來,特別是一些形近字,就會默認為是已經學過的字,并且他們不懂得分析,就會犯習慣性的錯誤,例如,遇到“武”、“斌”等字時,有很多同學會多加一“丿”,在“紙”下面多加一“、”。
2.2.3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十分有限,讓他們長時間地把精力集中在寫字上面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寫錯字。可能手在寫,頭腦里卻在想自己感興趣的事,所以經常在作業中出現同樣的詞語抄寫兩遍,后面和前面的不太一樣,有的可能偏旁部首變了,有的可能多一筆或者少一筆。
2.2.4思想上不夠重視
小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只注重結果,不注重寫字的過程。他們在書寫漢字的時候往往沒有按照這個字的筆順要求來寫,只是看字寫字,寫出來漢字就不是那么準確了。這樣一來,他們對這個字的認識與記憶就會出現障礙,從而難以形成字與字之間的聯系,達到會讀會寫的目的,就更容易寫出錯別字了。
教師方面的因素
3.1沒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這個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教師往往是把重點放在課文中的句、段、篇的教學上,從而忽視了生字教學的重要性。還有一些老師不重視生字教學的質量,一味地追求多、快,對學生寫出的錯別字,思想上不重視,訂正不嚴格,從而導致了學生的錯別字越積越多,最后導致一句話里面出現多個錯別字的情況。
其實,寫字教學是以認字教學為基礎的,要是小學生沒有對漢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全面掌握,就不可能把字完全寫對。特別是到了中、高年級,識字教學變成了學生自學為主導,教師的講解只是作為輔助工具,再加上課堂上只是簡單地讀讀生字,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忽視了對字形的分析和對字義的理解,這也成為學生們寫出錯別字的重災區。
3.2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不管小學生做什么,他們總是會全力以赴,但礙于主觀能動性不強,十分依賴老師,那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沒有及時根據小學生的記憶規律進行調整,對那些難認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的話,就更容易有錯別字的出現了。
社會語言環境因素的影響
別看小學生們年齡小,但是他們卻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如果他們身邊的人經常寫出錯別字,那他們也極有可能受到他們的影響寫出錯別字。更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廣告、標志牌和報刊雜志中依然會經常出現錯別字,而外面的一切事物對小學生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們便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那些錯別字,這也會對小學生的識字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解決錯別字的對策
5.1利用字的規律進行教學
經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漢字,它的字形結構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并能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充分利用學生手、眼、鼻子、嘴巴來幫助他們進行記憶。教師發散思維,利用順口溜等方法教會學生巧妙地記憶。還可以借助以前學過的字來學習新字,這樣既達到了學習新字的目的,又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字,真是一舉兩得。
5.2抓住兒童特點,利用游戲教學
低年級的學生在面對新學知識的特點是:學起來很快,忘起來也是相當快。針對這一情況,我發現低年級的學生喜歡游戲,喜歡比賽,好勝心強,針對這一特征,每次教師在課上有生字教學時,可以多運用運用游戲的學習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游戲氛圍中快速記住漢字,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可以讓學生們輕輕松松地在玩中學到知識。
5.3注意及時復習鞏固
在學習完新的生字之后,我們很有必要對所學的生字進行復習鞏固。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濱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是一種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逐漸進行的過程。那么我們為了戰勝它,我們就必須在學習生字后及時進行復習鞏固,加深他們的記憶,從而達到記憶的目的。
5.4培養學生的改錯意識與良好的改錯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于自己在作業中寫的錯別字是沒有意識的,也就是說,他們并不認為他寫的字是錯誤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培養他們認真改錯的意識與良好的改錯習慣。教師不僅要教學生識字的方法,還要督促學生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這樣就可以讓他們養成自我檢查并改錯的好習慣。
當然,錯別字的產生并不是朝夕之間的,杜絕錯別字也不可能一下就成功,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艱巨任務。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思想上重視,態度上認真,制度上嚴格,措施有力,就一定能讓我們的錯別字無所遁形。
因此,在以后的語文教學特別是漢字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學生們建立合理正確的建構模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探索出新的、有效的方法來降低錯別字對學生的影響,切實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程三快.容易寫錯的字[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19-21.
李秉德.關于小學生作文中錯別字情況的一個小型調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48-154.
作者:鄒儀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