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當前屬于讀圖時代,在網絡和媒體的發展過程,視覺傳達成為主要閱讀模式。攝影藝術具備較強的審美功能,在攝影教育過程應用視覺傳達可培養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本文簡述視覺讀寫概念以及其與攝影教育之間的關系,分別從讀圖、寫圖兩方面闡述攝影教育中學生視覺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攝影教育;視覺讀寫;能力培養
一、引言
在時代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大眾審美能力逐漸提升,傳統的視覺模式難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未來視覺讀寫方面的能力成為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攝影教育開展過程中,傳統的授課重點為攝影技術的培養,面臨著讀圖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在課堂中滲透視覺讀寫能力的培養內容,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讀寫能力。
二、視覺讀寫概述
視覺讀寫屬于一類綜合能力,主要是指人們對圖像變化、主體內容以及符號象征等含義可準確識別,強化對圖片的客觀認知,同時賦予其主觀含義。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傳統閱讀方式逐漸被圖片閱讀所取代,特別是網絡技術、媒體技術、數字技術等的快速發展,促使視覺影像取得了重要發展。
在攝影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才可形成。傳統的藝術教育過程中,將攝影、設計和繪畫等教學內容和電腦繪圖以及藝術歷史等相結合,形成視覺藝術。學生學習環節,使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合成各類物體的影像,傳達出其思想,展現其創作意圖[1]。
三、攝影教育和視覺讀寫的關系
攝影教育屬于視覺傳達的主要形式之一,學生在拍攝事物、人物影像過程中,主要通過取景進行畫面的構圖,之后使用計算機技術對實際攝影畫面展開設計,整個流程屬于視覺思維的變化過程。當前,攝影屬于一種創作藝術,同時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進行創作。在具體創作過程中,學生對圖片的審美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會隨創作數量的增加而增長。
使用自身掌握的攝影知識,對攝影圖像展開處理,通過思維的發散對畫面重新設計,這一過程可對學生的視覺能力進行訓練,提升其對攝影畫面的感知能力。因此,在攝影教學中,可通過培養學生對圖像的視覺讀寫,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二者之間相輔相成,利用攝影可更好地提升學生對圖像的感知能力,其應用優勢是其他類型的藝術教育難以比擬的。
四、攝影教育中視覺讀寫能力培養路徑
視覺讀寫屬于攝影教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其中包含對圖像的“讀”與“寫”等能力,讀圖能力主要包括學生對具體圖像的感知、解讀,最終形成自身認知的整個過程。寫圖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圖像的創作能力。在攝影教育中,二者屬于不可分割的兩部分,讀與寫相輔相成。學生只有將讀圖能力作為基礎,才可更出色地完成創作,提升寫圖能力。
(一)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在攝影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讀圖能力,首要任務是要體會出圖片傳達的情感。在視覺傳達過程,學生的讀圖能力分為對圖像的認知以及對圖像的解讀。從攝影教育的角度來講,認知能力培養過程,讓學生欣賞優秀的作品非常關鍵。在欣賞過程,學生可潛移默化掌握作品的解讀方式,逐漸提升其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等。
例如:在攝影教育環節,可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攝影作品,讓學生自主觀察作品,重點對作品細節展開觀察,特別是作品的色彩、光線和構圖等,進而掌握不同角度可拍攝出不同效果的作品,領悟作品傳達的拍攝主題。學生經過對大量優秀圖片的觀賞,可按照自身掌握的視覺經驗充分發揮想象力,形成視覺觀察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等。
在攝影教育中的作品解讀環節,主要從光線和構圖兩部分進行,這兩部分也是學生掌握攝影技術的主要基礎。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構圖能力,同時靈活運用光線,才可將作品中的信息更準確地傳達出來。教學環節除了培養學生以上兩方面能力之外,還應向學生明確人眼視覺和攝影視覺之間的差異性,讓學生掌握傳統繪畫的構圖形式和攝影構圖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拍攝過程,應按照內容題材確定構圖思路。
例如:當拍攝新聞題材類的攝影作品時,對構圖以及光線要求不高,主要是向觀賞者將圖片中的信息真實地傳達出來。在拍攝廣告題材的攝影作品時,為吸引消費者關注,通常需要攝影師合理調整光線,保障產品的拍攝效果。因此,在攝影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大量攝影作品圖片,可使用沖印圖片、投影圖片等不同形式向學生展現出來。為學生營造探究、討論學習氛圍,激發其視覺想象,自由發表觀賞感悟,讓學生處于視覺沖擊的環境下,不斷提升其對攝影作品的解讀能力。
(二)培養學生寫圖能力
攝影教育中,視覺寫圖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對攝影作品的創作能力,以及創作過程中的表現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基于視覺讀圖能力才能體現出來。在攝影教育中,主要是學生對作品的思考、作品的拍攝、作品的評價、展開重新拍攝、完成創新,在一系列流程下完成教學。實際教學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展開拍攝之前完成對待拍攝內容的思考,具體包括攝影作品光線設計、主題內容、構圖設計、傳達思想等,學生展開全面思考之后,才可將自身的意識轉化成視覺思維,知曉創作不同題材的攝影作品應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例如:在拍攝人物形象時,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對人物面部表情以及肢體內容重點關注。對于紀實類題材的人物形象時,重點是抓拍環節。在這過程中,并不是在攝影人員毫無構思的前提下進行的,而是通過其掌握的攝影技術,在抓拍的同時,完成整個視覺思維思考的過程。在拍攝擺拍類人物形象時,要求攝影人員提前進行準備,完成視覺構思,利用所有外部環境條件,保障擺拍環節的需要,進而拍攝出理想的視覺效果。
同時,在拍攝主題選擇過程中,還應對其展開深入研究,主要是對主題的文化背景以及傳達的含義等進行研究,全面提升學生拍攝環節的視覺創作水平。攝影教育過程中,學生對攝影作品的評價過程十分重要。評價分為評價他人作品、自我評價等形式。當學生進行實踐創作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相互觀看他人作品,并展開評價。通過學生對自身作品的評價,可更清楚地意識到創作過程存在的不足之處。
通過他們對自身作品的評價,可受到啟發,進而在日后的創作過程,自主改正以前拍攝環節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視覺創作寫圖能力。在評價環節,教師處于引導者地位,學生評價之后,應針對評價結果提出指導性建議,這樣學生可對自身作品存在的不足有更準確地認識,使教學過程效率更高,全面提高其視覺寫圖能力。攝影教育屬于不斷創作的過程,學生在評價之后展開重新創作,可掌握更清晰的創作思路,通過反復練習不斷創新,提升學生攝影作品創作能力[2]。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人們生活中充斥著視覺文化,將傳統文字閱讀模式轉變成圖片閱讀。在視覺文化中,攝影圖像有重要地位,在網絡技術以及數碼技術逐漸發展過程中,社會對人才的視覺讀寫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攝影教育環節,教師應將學生此項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內容,促使其創造出更好地攝影作品,促進攝影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小學學科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的小學語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已經滲透到我國各個學校之中,我國小學語文教師以及相關的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地探索如何將讀寫結合更好的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之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