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摘要:港口物流是現代物流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內河港作為沿海港口與內陸聯系的重要環節,有著獨特的價值。本文分析了我國內河港口發展的必要性,并就當前的發展情況提出建議。
關鍵詞:港口物流;內河港口;發展
1背景
港口是地區之間、國家之間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它的服務對象不僅僅是旅客,更多的時候是貨物。港口為地區間貿易往來提供了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由于工業資源在全球的不均勻分布,港口在現代工業社會的作用更加明顯,而港口物流也成為現代物流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經過不斷發展,現在港口物流的功能已經不局限于貨物的運輸,除了裝卸、堆場、倉儲、配送等功能外,還有保稅口岸功能,在保稅區內方便客戶進行加工和通關驗放等。
物流論文范例: 湖南省道路貨運物流業提質增效對策
除此之外,現代的港口物流還可以提供與物流相關的信息、金融服務,例如,可以利用自己的貿易信息、政務信息、金融信息等信息資源,通過電子信息交換網絡(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等方式向客戶提供決策支持信息。其他港口物流的商業功能如船舶代理、貨運代理、商業保險等也在不斷發展當中。
按照港口所在的地理位置分類,港口可分為海港、內河港和湖港。其中,海港承擔著國家間貿易交流的任務,因此其貨物吞吐量通常是最大的。而內河港作為國內、地區間的交通樞紐,由于其地理位置可以更靠近貨運起點和終點,因此也可以成為國際供應鏈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自古以來,內河航運就是我國物流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近幾十年以來,雖然我國工業發展迅速,但內河港口的建設發展卻比較緩慢。本文旨在分析我國內河港口發展的必要性,同時總結當前我國內河港口物流的發展情況,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
2我國內河港口物流發展的必要性
分析我國內河港口物流發展的必要性,要綜合考慮幾個方面的內容:(1)內河航運的優勢;(2)我國內河港口建設的自然條件;(3)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規劃。(1)內河航運的優勢。在內陸地區,相較于公路、鐵路等其他運輸方式,內河航道運輸有以下幾個優勢。首先,內河航運使用的都是現有的河道,基本不會占用其他土地,不會像建造某些公路、鐵路等通路時那樣需要大量征地。
其次,河道航運的平均運量大。經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內河船舶的平均噸位接近1000噸,這樣大的平均運量不僅可以運送需求量大的普通商品,在運送某些特定貨物如大宗商品、特種設備時也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內河航運的安全性也較高,在運送危險品時可以發揮巨大作用。最后,內河航運的能耗低。根據我國交通部2007年發布的《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內河水路運輸的單位能耗要低于公路、鐵路、航空等運輸方式。內河航運具有如此的價值,那么內河港口的發展建設也成為必然。
(2)自然條件。
我國有大小天然河流5800多條,總長40多萬公里,加上人工開鑿的運河,目前已開辟的可通行航道里程12.7萬多公里,其中,可通行500噸級船舶的四級以上航道24000多公里,約占總航道里程的20%;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的三級以上航道13000多公里,約占總內河航道里程的11%。主要的內河航運干線有:長江、珠江、淮河、京杭運河、黑龍江等,以這些干線為主體形成的水運體系覆蓋了非常大的陸地面積。
其中,長江的運量最大,干支流通航里程70000多公里,干流從宜賓至上海可全年通航;珠江水系的西江航運干線航運量僅次于長江,是聯系粵港澳地區與西南地區的重要紐帶;京杭運河作為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貫通南北的運輸動脈。要發揮我國如此豐富的河流、水路航運資源,必然要發展內河港口。
(3)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目前我國幾個主要的城市經濟圈有:長三角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它們作為國家規劃要大力發展的都市圈,雖然地理位置都靠近海洋,但它們也都擁有適合使用的內河資源。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定需要大量的資源,也會產生大量的物流需求。有效、合理地利用好內河資源可以促進這些經濟區域的快速發展。
同時,這些地區的物流網絡可以通過內河水路與我國內陸城市如武漢、長沙、重慶等相連,有利于帶動我國中部地區、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要做好這些城市的水路物流聯通,必須要建設內河港口。綜上三點,由于內河航運在內陸物流體系中的獨特價值,我國也擁有豐富的水運資源,同時內河航運的發展符合國家城市發展規劃的利益,使得內河航運成為必須利用好的物流資源。因此,內河港口作為內河航運的重要節點,必須發揮其重要功能。
3我國內河港口物流發展現狀
我國內河港口的發展情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碼頭泊位數不斷減少。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12年以來我國內河港的生產用碼頭泊位數持續下降,2018年內河港的生產用碼頭泊位數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3563個,2019年內河港可用的泊位數為17331個。(2)萬噸級以上泊位數量不斷增加。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12年,我國內河港萬噸級以上泊位數為369個,到2019年,萬噸級以上泊位數已經增加到444個,占總泊位數的2.6%,總增長幅度超過20%。其中,10萬噸級以上的泊位有12個;1-3萬噸級泊位有189個。
(3)貨物吞吐量持續上升。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12年至2019年我國內河港口總貨物吞吐量的增長率接近70%,從23.02億噸上升至39.13億噸。(4)貨物周轉量占全社會貨物運輸周轉量的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12年,我國通過內河港口的貨物周轉量占全社會貨物周轉量比重為4.4%,2019年這一數字為8.4%。
盡管我國內河港口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集疏運體系不完善。在從港口向其他陸上物流節點,或從其他陸上物流節點向港口運輸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內河港口依靠公路運輸進行集散,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鐵路、水路聯運體系。以中國北方某港為例,67%的貨物依賴公路運輸進行集散,鐵路運輸的貨物量僅占2%。公路運輸的平均運量相對鐵路較小,單位運輸成本也較高。(2)基礎設施發展緩慢。許多老舊的內河港口,特別是中小型港口,由于多年運營,設備已經陳舊落后,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信息化程度不高,不符合現代物流管理的要求。港口所在的當地政府與港口管理企業若不重視,更新設施的資金就得不到補充,而物流效率的低下又會導致貨流量少,港口的經營管理就愈加難以發展。
(3)多數港口的物流綜合服務能力不高。正如本文在開頭背景中所寫,現代的港口在不斷發展后,已經可以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物流中心,具備各種物流、商業及輔助功能。而我國內河港口物流服務尚未發展完善,具備如此綜合物流服務能力的港口不多。(4)部分政策規劃不合理。部分政策的制定,針對性不強,并不符合當地內河港口長遠發展的要求。例如,一些內河港口在使用幾年之后,出現貨場過小的情況,導致需要重新規劃。另外,政策的不完善還會導致港口與監管部門、商務部門等相關部門的組織協調不通暢。
4發展建議
針對我國內河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本文提出以下發展建議:
(1)加快改善集疏運體系。建設與港口直接相連的鐵路,可以極大地提高集疏運體系中鐵路、水路聯運的比例,緩解公路運輸的壓力。另外,政府也可以制定政策引導貨物向鐵路航運分流。例如,德國政府通過向重型商用車征收高速公路路費的方式將貨物流引向鐵路和其他內河航道。
(2)由國企負責主導內河港口運營。內河港口的建設,特別是物流設備、系統的購買、人才的引進等需要大量資金,沒有密集的資金投入,很難建設一流的港口。但過去我國對港口的管理通常采用政企合一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政府與國企之間職責分擔不明確,行事效率也不高。如果由國企來負責港口的建設運營,減弱政府在港口運營中的管理作用,一方面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內河港口的建設會更加完善,基礎設施的更新、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更容易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可以明確職責范圍,提高行政效率。
(3)積極發展綜合性物流服務。在傳統物流服務的基礎上,還可以發展出保稅物流中心等功能,在保稅物流中心可以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揀,或是保稅倉儲。有了保稅物流中心,還可以在周邊輻射出物流園區的功能,在提供更大規模的倉儲、分流、信息、金融等服務的同時,還可以加強產業之間的融合,促進供應鏈的集成服務的形成。除此之外,還可以借鑒世界最大的內河港德國杜伊斯堡港的經驗,舉辦論壇,加強港口宣傳,為客戶提供信息交流、制定物流方案等服務。
(4)合理制定內河港口政策與規劃。各內河港口所在地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結合本地發展趨勢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與規劃。不僅要制定促進內河港口發展的政策,例如稅率上的優惠等,還要制定合理的監管規定,治理安全性差、污染嚴重的內河港。除此之外,在制定規劃時,要做好港口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協調一致,讓內河港口的設施、功能建設為城市經濟的良好發展發揮促進作用。
(5)加強港口之間的合作。不管是內河港口之間,還是內河港口與陸港、空港或海港之間,都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為多式聯運提供便利渠道,如此不僅可以形成港口間的運輸體系、引導貨物向內河航運中分流,還可以促進內河港口與其他港口之間的信息聯通,為內河港口拓展服務范圍提供幫助。(6)建立信息化的服務平臺。使用信息化平臺進行碼頭管理、倉儲管理、客戶信息管理等,打通貨主、物流服務商、政府監管部門、港口管理者之間的信息通道,可以大大提高港口運營管理的效率。
5結語
雖然我國內河港口物流發展存在一些問題,但總體發展趨勢仍然較好,發展前景依然廣闊。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內河航道通航等級、里程等不斷上升,足見國家對內河航運的重視與支持。而內河港口作為多式聯運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可以為標準化的集裝箱物流提供很大支持,還能在貨物集散的過程中發揮物流中心節點的作用,提供多樣的物流服務。建設好內河港口將可以促進沿海經濟圈的經濟發展,并以此帶動內陸城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斌義,馬周琴.港口物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汪德榮,黃武.港口物流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
[3]孫鳳山.試論內河港口集裝箱物流發展優勢、現狀和途徑[J].企業經貿,2013,(05):18-21.
[4]朱力.內河港口物流發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5,(08):81-83.
[5]鮑玦侖,唐維偉.內河港口集裝箱發展典型經驗借鑒[J].中國港口,2017,(02):28-31.
[6]耿波,趙翹楚.“一帶一路”倡議下傳統內河港口向現代物流中心轉型分析[J].市場周刊,2018,(05):1-2.
[7]趙會軍.鐵路物流園區供應鏈服務運作模型及實現途徑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8,(10):33-37.
作者:徐奕冰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