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3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我國地質工程測量科技進步很大,發展很快。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發展還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國民經濟建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本文論述地質工程測量技術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設計方法及成圖質量。
關鍵詞:論文發表網,地質工程,測量技術,設計方法,成圖質量
前言
近年來,隨著測繪科技的飛速發展,工程測量的技術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是科學技術的新成就。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激光技術、空間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以及測繪科技本身的進步,為地質工程測量技術進步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不斷擴大,各種大型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建設工程、特種精密建設工程等不斷增多,對地質工程測量不斷提出新的任務、新課題和新要求,使工程測量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有力地推動和促進地質工程測量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1、地質工程測量技術常見的問題分析
1.1 設計方案套用。有些測量的設計方案套用,不合實際。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測量工作雖然有設計,但只是套用和應付,往往存在以下形式和規范問題:
、俜饷婧臀淖植环幎,內容欠完整。表現為因人、因時間、因項目的不同封面五花八門。格式、大小、字型、字體均不統一。不同項目、不同的作業地點的技術設計格式強行套用,敘述千篇一律,不具體,缺乏針對性。對設計方案、作業方法和技術指標等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少,附圖、附表不全。
、谠O計人員缺少對作業區情況的踏勘和調查分析。表現為設計人員不能深入第一線對作業區情況進行踏勘和調查分析,不能隨時檢查設計方案的正確性。發現問題時不能及時處理。
③編寫依據不科學。表現為一些設計編寫者習慣于參考已有的技術設計書和過時的教材、規范。而對現行的法規和技術標準、有關地質工程測量產品的生產定額、成本定額和裝備標準以及以前進行過的類似項目的技術總結和地質工程測量產品的檢查、驗收報告重視不夠。
、軐靡延匈Y料的情況分析不全。表現為由于已知點資料并非本單位所測、或時代久遠、或資料難尋或其他原因致使技術設計階段對利用已有資料的情況不能進行認真的調查和科學的分析,只一味照搬原類似項目的技術總結資料中的分析結果。
⑤標準意識差。表現為文字欠扼要,公式、數據和圖表不準確,名詞、術語、符號、代號和計量單位與有關法規和標準不一致。自評不客觀,表現為對技術方案、作業方法和設計思想的分析和評價偏高。
、拊O計不深入。表現為對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和生產的新品種設計過少。對從作業區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作業單位的實力(人員技術素質和裝備情況),挖掘潛力,選擇最佳方案研究不多。對要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缺少認真細致地研究。
1.2 地質工程測量項目中的問題。有的測量項目無方案設計,在工作中還有一些小型工程測量項目,不進行方案設計就開展測量工作,有些往往存在以下具體技術問題:
①在控制測量與碎部測量中可能難以對后期工作的需求進行認真考慮,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動,增加整體測量上的工作量。
、谠诳刂茰y量布網中可能使測區精度要求布局不合理。
、劭赡苁箿y區有的地方控制布網漏布。后期補充布網不僅會增加控制測量的工作量。還會使原的統一性受到損害。
、茉谄孀非蠊澥〗涃M、縮短工期的前提下,拋棄分級布網的基本原則,采用缺乏校核條件的一次性布網形式,其結果是缺乏誤差控制方法,造成誤差的過大積累,精度難以滿足工程要求。有時甚至出現地質事故不能及時發現,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這樣,不僅使節省經費、縮短工期的最初目的沒有達到,反而使測量工作處于極度被動的狀態。
⑤有些測量人員對測量方案設計缺乏認識,甚至還往往錯誤使用概念,以至出現一些不應有的概念與應用錯誤。
2、地質工程測量技術設計的方法
2.1 技術設計的依據:①上級下達任務的文件或合同書。②有關的法規和技術標準。③有關地質工程測量產品的生產定額、成本定額和裝備標準等。
2.2 技術設計的基本原則:①技術設計方案應先考慮整體而后局部,且顧及發展;要滿足用戶的要求,重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②要從作業區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作業單位的實力,挖掘潛力,選擇最佳方案。③廣泛收集,認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質工程測量產品和資料。④積極采用適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
2.3 編寫技術設計書的要求:①內容要明確,文字簡練,標準已有明確規定的,一般不再重復,對作業中容易混淆和忽視的問題應重點敘述。②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時,要說明可行性研究或試生產的結果以及達到的精度,必要時附鑒定證書或試驗報告。③名詞、術語、公式、符號、代號和計量單位等應與有關法規和標準一致。④以T程項日的實際需要與工程特點為基礎,以測量規范為準繩,以分級布網控制測量誤差,確保校核條件控制測量質量,最大限度地保證測量成果的可靠性,實現測量工作的多快好省。
2.4 對設計人員的要求:①設計人員首先要明確任務的性質、工作量、要求和設計的原則。②設計人員應認真做好作業區情況的踏勘和凋查分析工作。③設計人員應對其設計書負責,要深入第一線檢查了解設計方案的正確性,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3、提高地質工程測量成圖質量的具體措施
3.1 技能培訓,有效提高地質工程測量人員的技術素養
21世紀測繪專業的大中專生,在計算機操作系統上基本都沒有問題,只是缺乏實際經驗,缺乏工程測繪的經驗和基本功。所以對這些從事地形測量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和基本功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具體實施辦法建議選擇適當場地參加野外實測,按原來的常規辦法測繪地形圖或室內找一些范例進行實習與講授相結合的辦法來提高他們的技能。
地形測量工作是一項通過集體作業來完成產品的。無論哪一環出現缺陷都會反映到最終的成圖中來。跑尺員因地形地物取舍不當會直接影響到地形圖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同時還會使地形圖缺這少那,顧此失彼,殘缺不全。要解決此類缺陷,除了按測量規范和作業現場的要求進行合理取舍之外,繪制草圖人員還應考慮現場具體情況與跑點人員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確定具體取舍對象,做到該取的就應當取全,不能遺漏,有始有終。如有些埋地管線在現場時隱時現.也要追根究底,盡量在圖上反映出來。因此.跑尺員也應加強質量意識與草圖繪制人員密切配合。
3.2 觀測員在工作前應仔細檢查儀器
安置好儀器以后,輸入儀器高度,與跑遲員配合,對后視方向相關站點進行觀測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必須仔細,否則會使數據錯誤,因而觀測員的責任心也十分重要;繪制草圖的工作人員既要使草圖合理取舍,又要符合現場情況,嚴格依照現場采集原始數據。繪制草圖人員還可根據所測地物量取相應數據如間距等記于草圖中,以備作圖用。這樣,草圖繪制人員就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腦勤.保證第一手資料的準確齊全。野外數據采集成功后,制圖過程中人工干預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成圖的質量,需要對野外取點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糾正。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質工程測量技術設計對指導地質工程測量生產,提高地質工程測量作業隊伍的技水平和作業員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大力促進工程測量技術方法與手段的更新換代。積極推動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充分利用控制測量技術、地形網測繪技術、全站儀野外數字測圖、攝影測量技術、高分辨率遙感技術等等,把傳統的手工測量向電子化、數字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同時加強相關學科的研究,不斷拓寬工程測量服務新領域,開拓地質工程測量發展新局面,為推動我國地質工程測量科技進步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田百東,關于我國工程測量技術發展狀況的思考[J].]l_程技術,2011.3.
【2】 杜寧,王莉.全站儀線路縱、橫斷面測量[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5).
【3】楊翼飛,劉斌,唐詩華,文鴻雁.免棱鏡全站儀對邊測量功能在商層建筑測量中的應用[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