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2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研究證明,情緒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有人曾對46列肝硬化患者進行心理學調查,發現有92%的人存在嚴重的心理反應和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憂虛,悲觀,厭世,恐懼,害怕,自己覺得患了肝硬化,將會發生腹水,水尿,大出血,甚至死亡,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癥。這些嚴重的心理反應,對肝硬化的預后將會帶來不利的影響。不良情緒常引起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亂,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現代醫學證明,持久的心理緊張和心理沖突會造成精神疲勞,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對疾病的恢復不利。
關鍵詞:醫學論文,藏醫,心理療法,肝病
另外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病等性肝炎是一難治療疾病,因而一旦患上該病后,患者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危害。
從藏醫的角度來說我們需治療的四百零四種疾病或一千二百十六種疾病都屬于龍病、赤巴病、培根病三大系統,這三大系統是一切疾病的源頭。
《四部醫典》第一部總則本第三章中說:赤巴依于肝膽,處于身體的中部。《四部醫典》第二部論述本第八章中說:危害身體的各種疾病多的難以一一說清,所以每種發病的具體原因在這里一下子難以說清。故簡要敘述一下發病的總因:由于在正確地理解無我的本性,從而產生了無明,猶如鳥兒雖然在空中飛翔,但它始終離不開自己的影子。一切眾生雖然安樂地生活著,但是由于無明之故,也與疾病始終不能分離。特別是由于無明而產生的貪欲,怒恨,癡愚三等之故,龍、赤巴、培根失調,產生了三種災害。在藏醫里龍、赤巴、培根的總稱為三因。因此,三等和三因的關系是因果關系。
身體包含著元氣和污物。
(身體的元氣是飲食精華、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液等七種。小便、大便、汗液等三種是污物。)元氣和污物是三因所工作的場所。它們的關系是所依和能依的關系。如所依指廟堂,能依指神像。在《四部醫典》二十九章中說:所依和能依的增盛或耗損的治療方法是一致的。因此,肝臟是赤巴所工作的場所,它們的關系是所依和能依的關系,在治療肝病使必須用治療赤巴的原則。
在治療疾病的方式有對因治療和對癥治療兩種,如果想徹底治療一種疾病時用對因治療來斬草除根式的治療。藏醫的治療方法有起居療法和飲食療法,藥物療法,外治療法四種。這片文章中筆者用上述四種療法中的起居療法為主題來論述肝病的治療方法。對于這類肝硬化病人和病等性肝炎等患者的治療原則也離不開赤巴病的治療原則。再說怒恨與赤巴病是因果關系。因此,在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治療的同時保持樂觀心理對肝炎和肝硬化的憂復具有十分主要意義。那么,怎樣保持樂觀的心理呢?首先必須加強適當的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提高對疾病的正確認識,不論患何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且無針對性治療措施的疾病,任何人都會產生焦虛,害怕心理,這是正常現象,無可非議。問題是如何對待疾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本人的性格和受教育的水平;內向型性格的人或文化程度高的人心理負擔較重,而外向型性格的人或文化程度低的人心理負擔較輕。誠然,病等性肝炎目前無根治手段,但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雖有慢性化傾向,甚至會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但畢竟是少數。試想,吸煙會發展為引起肺癌是不爭的,事實,但吸煙大有人在。因此病等性肝炎不可怕,怕的是憂虛過多,心理負擔過重。作為患者,應該認識到焦虛等不利心理負擔對肝炎恢復的負面影響,正確對待疾病通過努力,從憂郁中解脫出來,從而才能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作為醫務工作者,應該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利用已掌握的知識,不厭其煩地向患者作充分的解釋,幫助患者解除過重心理負擔,以促進患者康復。
古人說“憂則傷身,樂則長壽”。病等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要學會自我調整,努力培養寧靜而樂觀情緒。不要因為持續性肝功能異常而情緒波動;也不要因聽到或見到有的病等性肝炎患者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悶悶不樂。我們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隨著醫學的發展早期肝癌的診斷水平將不斷提高。通過手術,放療和化療等綜合手段,“小肝癌的生存率也不斷提高。對于藏醫的角度來說病等性肝炎和肝硬化早中期的治療效果遠遠超過于現代醫學和其它醫學。
另外心胸開闊,心境平靜,保持歡樂情緒,不僅有利于病等性肝炎和肝硬化恢復,而且也是延緩衰老,健康長壽的要訣。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與人聊天,室外活動等,都可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便于從憂郁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