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1月2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腦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急危重癥,其病死率和致殘率高,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對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省級以上醫學論文,急性腦出血,院前急救,指導自救
腦出血(senile cerebral haemorrhage)是指腦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導致腦實質內的出血。
1 搶救
搶救要爭分奪秒,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時間,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1.1指導自救 120調度中心在接到救助電話后,對疑似腦出血的患者,立即指導自救,腦出血的最初的5分鐘內,對于生命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病人舌根后墜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在救護車到來之前,采取措施保證呼吸道通暢:松解衣領,取下義齒,側臥位,頭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時清除口腔嘔吐物,如有高血壓舌下含服心痛定10毫克,等待急救人員的到來。
1.2立即給氧,2L/min, 吸氧能改善腦組織的缺氧狀態,但應注意掌握吸氧的濃度,防止高濃度氧引起氧中毒。對呼吸驟停者,給予氣管插管,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呼吸支持,可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或應用簡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器,加壓給氧。
1.3吸痰 老年患者痰較多不易咳出,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應及時吸痰,這對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時動作要輕,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時間不宜過長。
1.4建立靜脈通道 選擇易于固定的血管做留置針穿刺,保證快速滴入甘露醇及其他藥物的應用,是預防腦疝發生的關鍵。如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腎功不全等),如果液體輸入過多過快,會因增加循環血量,增加心臟負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動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須嚴格掌握靜脈輸液速度、量并做好記錄。
1.5鎮靜和抗驚厥 腦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煩躁、譫妄等精神癥狀,如果不加以控制對預后是不利的,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給安定和苯巴比妥,但靜脈給安定時速度一定要慢,因安定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高齡患者反應遲鈍,用藥更應慎重。
1.6檢測T、P、R、BP、意識、瞳孔大小、肢體活動情況及各種反射等,并詳細記錄。
1.6.1早期觀察意識變化 意識變化是判斷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腦出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改變,在腦出血急性期意識的變化是很重要的。
1.6.2正確觀察瞳孔和眼球活動變化 瞳孔是受交感神經和動眼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支配,當腦出血或腦疝時動眼神經受壓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態、對光反射發生改變。
1.6.3腦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壓,血壓越高越會加重腦出血及發生腦疝的可能性,必須及時觀察血壓,也不可忽視低血壓。一般監測血壓1次/2h,并做好記錄。
1.6.4注意呼吸改變 腦出血急性期,由于腦組織缺氧、腦水腫使呼吸發生改變,病情危重時常常出現潮式呼吸、庫氏呼吸、雙吸氣、嘆氣樣下頜呼吸。尤其應注意腦干出血壓迫延髓導致呼吸驟停。
1.6.5觀察體溫 丘腦下部是體溫調節中樞。當丘腦大量出血時往往出現中樞性高熱,如果老年患者出現中樞性高熱預后更差,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高熱的護理。中樞性高熱藥物降溫不明顯,物理降溫效果較好。但應注意老年患者肢體活動不靈活、末梢循環不良,用冰袋、冰帽時須防止發生凍傷。
1.7應立即用冰袋、冰水或冷水毛巾冷敷病人頭部(亦可用冰棒替代)。這樣做,可減少腦出血量,降低顱內壓,保護腦細胞,對挽救病人生命,減少后遺癥的發生是有重要作用的。
1.8對顱內壓增高病人,要準備好搶救物品,一旦發生腦疝,立即通知醫生,建立靜脈通路,同時快速靜脈滴注脫水藥,如20%甘露醇250~500ml,并配以激素應用。有時可合用速尿以加強脫水作用。遵醫囑迅速細致地處理,使腦疝癥狀能獲得緩解,如病變部位和性質已明確,應立即施行手術清除病灶,尚未定位者,協助醫生立即進行腦血管造影、頭顱CT、或MRI檢查,協助診斷。對小腦幕切跡疝,若暫時不能明確診斷或未查明原因且病變不能手術者,可行顳肌下去骨瓣減壓術。對枕骨大孔疝,除靜脈快速滴注脫水藥外,還應立即行額部顱骨鉆孔腦室穿刺,緩慢放出腦脊液,行腦室持續引流,待腦疝癥狀緩解后,可開顱切除病變。
2 結論
腦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時治療、做好早期護理及觀察、采取相應對策,對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義,對預后有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