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2月3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延邊大學醫學學報分析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誤診 推薦本站特色雜志:《延邊大學醫學學報》是由吉林省教育廳主管、延邊大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主要發表基礎與臨床醫學(包括預防醫學、中醫學、護理學等)、藥學等方面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以醫藥衛生工作人員作為主要讀者對象。
摘要:典型的有機磷中毒診斷并不難,但病史不清、癥狀不典型者早期往往被誤診。為提高臨床診斷率和治愈率,現將近年來本院搶救的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例150例中誤診的14例作一回顧性分析。
關鍵詞:延邊大學醫學學報,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誤診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誤診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48歲,平均年齡22歲。就診時間最短5小時,最長36小時,平均19小時。
1.2 中毒農藥及接觸史:甲胺磷中毒患者4例、敵敵畏中毒者6例、1605中毒者4例。14例患者均有有機磷農藥接觸史,包括床鋪及衣物滅蟲者6例,農藥噴灑儲存小麥5例、內衣里面涂抹農藥藥液或用農藥稀釋液浸泡內褲滅虱3例。
1.3 誤診疾病及誤診時間:14例患者中誤診為食物中毒5例,支氣管肺炎、肺水腫,癔病1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昏迷待查各1例。誤診時間:最短2小時,最長者48小時。
2 誤診原因分析
2.1 病史不清或詢問病史不詳細:病史不清或詢問病史不詳細是造成誤診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有1例一家5口人飯后約2小時相繼出現頭暈、惡心、嘔吐,伴腹痛、腹瀉,來本院診斷為“食物中毒”,給予對癥治療不見好轉。24小時后一5歲男孩死亡,經反復追問病史,家屬提供前所食面粉是敵敵畏農藥噴灑后儲存的小麥加工而成,隨按有機磷農藥中毒處理,4人均痊愈出院。
另1例5歲男孩突然出現咳嗽、氣促乃至喘憋,立即就診。聽診兩肺可聞及少許干濕性啰音,診斷為支氣管肺炎,經抗生素治療無效,且病情逐漸加重。經反復詢問病史,了解到2小時前患兒所穿棉衣內面曾涂抹1605農藥原汁滅虱,因而造成患兒患兒皮膚吸收中毒,此后把患兒棉衣換掉,反復清洗全身皮膚,并按有機磷農藥中毒處理,患兒痊愈出院。
2.2 癥狀不典型:有些患者因各種原因吞服有機磷農藥,入院后有些有大蒜樣臭味,有些無大蒜樣臭味,病人否認有服農藥史,家屬認為是有機磷農藥中毒,可患者早期有無典型的有機磷中毒臨床表現。若接診醫生輕信患者主訴,往往會漏診:輕信家屬主訴,大量應用解毒藥,又可致藥物中毒。因此對于這些早期癥狀不典型而不能明確診斷者,應進行血液膽堿酯酶活力測定或常規插入胃管,抽出胃內容物進行檢測,則有利于明確診斷。
2.3 體格檢查不全面:系統的查體是避免漏診、誤診的重要手段,某些體征可以給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如有一戶人家,父母晨起發現其16歲的女兒不省人事,呼之不應,遂將其急送本院。經反復詢問病史,無異常發現。患者以往身體健康。查體;病人呈昏迷狀態,呼吸急促,雙瞳孔直徑為2毫米,對光反射遲鈍。雙肺散在干濕性啰音;以昏迷原因待查收住入院。在給病人導尿時發現其下腹部及雙側臀部皮膚散在大小不等的水泡,追問其原因時,患者母親供認,因女兒(陰毛處)有虱子寄生,曾用敵敵畏稀釋液浸泡內褲,由此得以確診。經按有機磷農藥中毒搶救10天,患著痊愈出院。
2.4 忽略了瞳孔和膽堿酯酶活性的變化:瞳孔縮小和膽堿酯酶活性降低是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特異性改變,一些經皮膚吸收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現不明顯,常常是誤診的原因之一。如一女性患者,35歲,平素有神經衰弱史。病前曾為果樹噴灑1605農藥,此后覺頭暈,乏力、四肢不自主的抽動而來本院就診。查體無明顯異常發現,血液膽堿酯酶活力值正常,診斷為癔病,給予對癥處理。6小時后病人瞳孔縮小如針尖大小,皮膚出汗,雙肺布滿濕性啰音,復查膽堿酯酶活性降低而確診。按有機磷農藥中毒搶救而愈。
2.5 對各種農藥中毒表現認識不足:近年來在農藥方面開發和引進了一些農藥新品種和多種復和農藥,而基層醫務人員還不了解這些農藥的特性和復合農藥的組成成分,導致誤診時有發生。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臨床上凡遇到原因不明的頭痛、頭暈、抽搐、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咳嗽、憋氣、心律失常、昏迷等病例,應想到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可能性,要詳細追問病史,認真查體,仔細觀察瞳孔和膽堿酯酶變化,以防誤診而延誤搶救時機,從而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