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9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輿論監督三大優點:主體具有廣泛性和獨立性-行為具有交互性,效果具有直接性和三大缺點:無序性,軟弱性、單一性,提出要完善網絡輿論監督,政府的監管和引導是關鍵。
關鍵字:當代電視當期刊征稿,論文發表期刊,網絡輿論監督,優點,缺點
網絡輿論監督,是社會監督的一種,主要是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媒體對政府公權力的運行提出批評、建議等。
一、當前我國網絡輿論監督的優點
1.主體具有廣泛性和獨立性。
(1)人民群眾成為監督主體。相較于傳統媒體代替大眾實行輿論監督,網絡信息發布的低門檻,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輿論監督的主體,這大大擴展了輿論監督的主體范圍,拓寬了人民群眾發表社情民意的渠道,打破了傳統監督體制自上而下的層級隔斷,使人們得以迅速而且充分地表達自身訴求。據2010年7月15日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持續上升增至31.8%。如此龐大的網絡應用人群,使得網絡輿論監督天然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大大提升了監督的幾率與范圍
(2)監督主體具有高度獨立性。網絡輿論監督的主體是網絡上的公眾,他們幾乎不會受制和依附于被監督者,對于監督的高漲熱情和強烈要求使得他們無所顧忌,勇于追根問底。。網民數量眾多,層次豐富,網絡輿論監督的范圍廣泛。
這種主體的廣泛性和獨立性帶來了兩點好處:一是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知情權。這種權利范圍與能量的擴大及網絡監督成功事例的傳播又激勵了更多的人參與到網絡監督中來,監督力量不斷增強,監督熱情保持高漲,形成了良性循環。二是給傳統的監督提供了案源、線索和輿論支持。中紀委信訪室在其官方網站上的職能介紹中已經明確列入“從互聯網上收集群眾舉報”,網絡反腐已經受到高度重視。“天價煙”局長事件,就是網友從周久耕網上的一張會議照片中發現線索,經過不斷搜索、揭露,促使司法部門介入調查,最終周久耕以受賄罪被判刑。“華南虎”事件中,廣大網友從攝影專業、生物學專業乃至氣象學專業進行全面深入的討論和分析,為政府部門最終做出處理決定提供了豐富的支撐材料。
2.行為具有交互性。開放的網絡平臺使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實現跨越時空的“面對面”在線交流,包括網友之間的交流、政府和網友之間的交流,政府相關部門間的交流等。這種交互性,可以督促政府部門對網絡輿論應對提速,提高公眾監督的積極性,形成網上官民良性互動。促進政府行為的民主化、法制化、透明化。同時。公眾還可以通過網絡“群起”而分析、完善、探討各類信息,展示各自的觀點、立場、思維方式形成各類觀點的交鋒,實現信息的篩選。最終促使輿論的形成。
3.效果具有直接性。網絡輿論監督基于廣泛的群眾參與和輿論形成的快速性,一是避免了重復監督,二是節約了監督環節,使監督效果體現出直接性、快速性。2009年2月8日,“躲貓貓”事件在網上曝光,2月27日,云南省政府就公布了調查結果,6名相關干部被記過或撤職。
二、當前我國網絡輿論監督的缺點
1.無序性。
盡管網絡輿論監督,備受矚目,但實際上,無論是政府管理部門還是各類網站乃至廣大網民本身,目前對網絡輿論監督都沒有有效的秩序管理措施或者自律制度。網絡本身具有的開放性、匿名性、便捷性在某種程度上叉加劇了這種無序。無序導致虛假信息泛濫、情緒性言論蔓延,信息泥沙俱下,使網絡輿論監督體現出“雙刃劍”特性。
(1)信息的準確性難以保證。開展輿論監督的前提,就是要保證信息的暢通和真實無誤的傳播,虛假信息嚴重影響輿論監督的效力。傳統媒體監督中,存在新聞把關人,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媒體公布的監督信息的準確性,而網絡信息發布的低門檻和網絡信息的海量,以及目前網絡審查技術的單一和低效使得網絡信息的準確性很難核實,這就使網絡監督信息真假難分。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省衛生廳一位馬姓處長就被網絡傳言毆打志愿者,網絡上譴責謾罵聲一片,該處長深受影響,但隨后證實純屬網絡誤傳誤信。這類“誤傷”事件損傷了網絡輿論監督的效力和威信。
(2)網絡暴力不容忽視。這主要體現在網絡輿論中的情緒性言論較為突出和“人肉搜索”的兩面性上。網絡的虛擬性、匿名性使得網絡輿論監督常常呈現出一種混亂和非理性的狀態,往往導致偏激或者極端的情緒化觀點占了上風,眾多網民發表的言論缺乏獨立判斷和思考,多數人的盲從使得原本的輿論監督變成非正常的輿論暴力。而且由于網絡的“反權威”特點,在網絡大討論中往往很難形成權威意見或者產生權威言論,也就談不上什么“意見領袖”的引導,這也助長了網絡暴力的形成。2010年2月網友曝光的某煙草局局長“香艷日記”,雖然揭露了一名腐敗官員,但網友群起而“搜”,大肆曝光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和生活細節,在討論中毫不避忌情緒性的發泄和進行人身攻擊,很多言論已經超越了正常的評論范圍,實際上已經侵害了幾位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但這種“多數人的暴政”目前尚無監管和懲罰措施,導致網絡輿論監督在敏感事件上往往很難不逾越道德和的界限,這也最終損害了網絡輿論監督本身。除此之外,網絡輿論監督常常出現“一邊倒”的狀況,這無形中會對現實中的黨紀政紀處理、司法審判造成影響,導致最后的處理結果有失公正,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3.的盈利機制可能對網絡輿論監督帶來傷害。首先,一些不負責任的網站為了牟取利潤,贏取點擊率,置正確輿論導向于不顧,將道聽途說的消息編發上網,轉發或引用虛假和有害信息誤導公眾、混淆視聽,借助互聯網開放、自由、簡易、海量等特征,迅速傳播,甚至發酵、放大、變形,增加其影響效應。2009年,百度“魔獸世界”貼吧中一個“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帖子在短短5個小時內引來超過20萬的點擊率和上萬條跟帖,并隨即成為各大網站討論熱點。后來廣大網友才知道這是網絡游戲“魔獸世界”為保持關注度的自我炒作。其次,如果不加以引導、監管,網絡輿論監督很有可能會受到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條的“網絡公關”的傷害。中央電視臺曾多次曝光這類網絡公司,他們不僅為炒作品牌,也能按客戶指令進行密集發帖,詆毀、誹謗競爭對手,甚至控制輿論,左右法院判決。目前,網絡公關大多集中在商業領域,但如果不未雨綢繆,很難避免此類公關滲入網絡輿論監督領域,這對網絡輿論監督的傷害將是致命的。
2.軟弱性。
(1)網絡輿論監督離不開傳統媒體的支持。拋開沸沸揚揚的討論,我們看到,所有網絡輿論監督的“勝利”,都有傳統媒體跟進。或者說,網絡輿論和傳統媒體輿論必須最終形成合力,才能促使監督的落實。新余和溫卅1官員公費出國事件,網友2008年11月26日在天涯社區首發帖,引起網民關注,11月28日央視《新聞1+1》報道,11月29日,新余市委作出處理決定,12月4日,溫州市委作出處理決定。我們必須承認,盡管網絡具有傳播優勢,很多監督事件始于網絡,但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傳統媒體更具權威性,在輿論的影響力和對事件的最終解決上,很難說誰更占優。
(2)網絡輿論監督存在偶然性。媒體和網絡時代,一件事情如果不被報道和關注等于不存在,即使被報道與關注了,無法形成聚焦效應和足夠的輿論壓力也等同于不存在。和傳統輿論監督并無強制機制保障一樣,網絡輿論監督也沒有相應的政府回應制度支持,其能否實現監督功能只能依靠事件本身能不能引發較大范圍的關注,能否產生足夠的輿論壓力,同時還要褥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消除數字鴻溝、開展公民網絡素質等。但不論是何種具體的措施,關鍵都在政府的引導。如上文所述,網絡輿論監督表現出來的優點與缺點,要發揚與克服,都離不開政府重視網絡輿論,形成完善的層級響應機制,完善相關網站建設。克服網絡自身的缺陷,提升網民素質,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關鍵也在政府的各類監管措施是否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