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4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存在多種水資源浪費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還處于粗放型水資源利用階段,其次便是由于給排水系統的硬件設施及技術不完善造成的。如超壓流出,指水龍頭的出水量超出預計額定流量的現象,這是由于給排水系統不限制出水流量而造成的。其實這一現象十分常見,但往往不收人們的重視和關注。或者給排水系統管材以及舊式用水器等設施也給水資源的浪費提供了渠道,并且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以及城市供水系統的管理。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要想使城市能源的綜合應用進一步得到提高,實現建筑節水功能,發展節約型社會,就應當從多方面著手努力。在技術上,可以引用并提高現代化的節水技術;在宣傳上大力推廣節能減排的設備。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完成我們的宏偉目標,實現現代化的城市建設。
關鍵詞:給排水論文發表,期刊發表,節水,給排水工程,技術,應用,推廣
前言:眾所周知,我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十分匱乏。而淡水資源緊缺就是我過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面對這種問題,我們不能僅僅是依靠宣傳手段,更重要的是從根本問題入手,及時有效地解決人們生活用水緊張以及用水質量差的問題。這就要依靠科學技術的強大力量和工程實施的有效手段。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給排水系統,在節水的各項環節中應注重該系統的設計及施工,從而更全面的科學的把握水資源的流動管理。因此,本文將著重介紹有關在給排水系統中可以采用的節水手段和技術,以實現節水目的。
一、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節水技術
1、盡可能利用太陽能作住宅熱水加熱
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節能的重要途徑。我國屬于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總面積2/3以上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輻射總量高于5000MJ/(m2/a),均適合推廣太陽能熱水器。
1)在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技術上,按集熱器類型可分為平板型、全玻璃真空管型和金屬—玻璃真空管型。
2)按安裝方式可分集中安裝方式和單獨安裝。太陽能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節能明顯,以筆者在新余市濕地風情小區的太陽能設計為例,在各住宅屋頂安裝全玻璃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集中集熱,貯熱水箱及電輔助加熱設置各單元的屋面上,按照定溫放水的方式運行,在每一個單元管道井設置熱水給水立管,分戶安裝計量水表。小區內共768戶,日用水量平均每戶按150L計算,總集熱面積1840m2,經粗略核算,該小區太陽能熱水系統常規能源替代量153.23噸標準煤/年,相應減少CO2排放379噸,減少SO2排放3.06噸,減少粉塵排放1531公斤。累計使用壽命內可替代常規能源2298噸標準煤。由此可見在工程設計中,熱水熱源的選擇應優先考慮太陽能。
2、采用分區給水方式,合理利用市政管網余壓
在城市供水中,根據城市供水規模大小不同,一般市政給水管網壓力均在0.2~0.4MPa 之間。合理利用市政管網壓力,采用分區供水方式,可以減少二次加壓能耗。如市政管網壓力為0.3MPa,則六層及以下樓層可采用市政管網直接供水。六層以上采用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供水。這樣即不浪費市政管網余壓又不至于使低樓層管網壓力過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費。
3、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減少供水量
1)減少馬桶沖洗水量:若全部使用沖水量≤6L的馬桶,則住宅可節水14%,賓館、飯店可節水4%,辦公樓可節水27%。
2)廚房、沐浴、盥洗的節水:廚房的洗滌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龍頭若采用充氣水嘴,可節水且不減小水柱的直徑。瓷芯節水龍頭節水效果也比較明顯。
3)在公建衛生間中積極推廣使用紅外感應控制式水龍頭和延時自閉式水龍頭。
4、積極發展中水系統
中水指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排水經過處理后,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建筑排水如果收集起來經過凈化處理成為中水,用作建筑雜用水和城市雜用水,如沖廁所、道路清掃、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消防等雜用,從而替代出等量的自來水,這樣相當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因此在水資源越發缺乏的情況下,建設第二水資源——中水勢在必行。它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節約水資源的有力措施,是今后節約用水發展的必然方向。
5、積極推廣新型管材、新技術在工程的應用
由于鍍鋅鋼管容易生銹,會造成水質污染,長時間閑置后再使用時會有銹水放出導致浪費。同時接頭處如果銹蝕也會漏水滲水。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鋁塑復合管、鋼塑復合管、不銹鋼管、銅管、PP-R 管、PE 管、PVC-U 管等就能很好的解決此類浪費問題。閥門也是建筑給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類型和質量的好壞也能影響用水的質量。一般的,截止閥比閘閥關的嚴,閘閥比蝶閥關得嚴。當同等條件時,我們就應當選用更能夠節水的閥門。
6、控制超壓出流
超壓出流是指給水配件前的靜水壓大于流出水頭,其流量大于額定流量的現象。超出額定流量的那部分流量未產生正常的使用效益,是浪費的水量。由于這種水量浪費不易被人們察覺和認識,因此可稱之為隱形水量浪費。根據有關數據研究,當配水點處靜水壓力大于0.15MPa時,水龍頭流出水量明顯上升。因此建議高層分區給水系統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靜水壓大于0.15MPa時,宜采取減壓措施。
二、建筑給排水系統節能手段
1、減少用水量
由于在給排水供水系統中,調整出水壓力是通過控制流速來實現的,因此,為了減少用水量,避免出水過快而造成不必找的浪費,限制配水站點以及建筑節流設施的水壓是十分關鍵的。主要可以通過調整給水系統、改良供水模式以及合理使用水閥三種手段實現。就調整給水系統而言,城市給水系統(又稱上水道工程或自來水工程)通常由水源、輸水管渠、水廠和配水管網組成。要限制管網系統的出水壓力,合理引導用水流量,可以對管網壓力分區采用和分流調整;而對于某一單獨建筑中的給排水系統來說,則要限制管路壓力或者控制出水壓力,如在水流入戶、水表管路等處安裝調壓板或截流橡膠塞等。就改良供水模式而言,為了確保給水來源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可調性,可以建立獨立的給水系統,即人為存水。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良的同時也誘發了很多用水隱患問題。如水污染等。因此要嚴格控制把關給水系統的硬件規格及操作,避免造成水污染。就合理使用水閥而言,減壓閥因其可以分區截流供水的特點已經在我國得到廣泛使用,對于給水系統設計方案的簡化以及設置布局面積和人力的節省,減壓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減壓閥的使用及安裝過程中應注意產品的規格,設計的管線排布,維修與更換以及水路配件應用規定和耗能等問題。
2、提高等量水的利用效率
為了達到節水的目的,想辦法提高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是解決水資源緊缺的重中之重。在此,將從反復應用合理回收的角度,改善城市用水設施,大力宣傳回首循環系統,降低城市用水成本。實際上,要想使水資源的利用率得到充分的提高,就應該把握各個環節的的用水效率,從日常消耗到廢水排放,從污水處理到節流循環。認真努力地在每一個環節上采取有效措施,便可以減輕供水系統的壓力,達到節能減排,節約用水的目的。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方面,我們應該更多關注中水的再利用,中水顧名思義,其水質介于自來水(上水)與排入管道內污水(下水)之間,亦故名為“中水”。中水利用也稱作污水回用。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對我國的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經濟可持續發展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時,近些年來,也有很多人將眼光投在了雨雪等天然降水的利用上面,天然降水的成本低廉,只需要在城建設備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可以回收雨雪的設備,就可以大大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并且敦實日常用水的后備儲蓄力量。繼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在污水排放處理方面,污水的循環再利用一直是我們著重努力的方向,我國城市居民每天的排污量十分浩大,對于這樣收尾階段如果不充分利用好,我國所面臨的水資源急缺的問題仍是不能得到良好的解決,因此,科學有效的提高污水的利用率也是節水的關鍵步驟。對于各個環節的用水處理都要形成一套獨立有機的循環系統,要在給排水工程中嚴格實施,尤其是使污水處理更加具有科學性,技術性,完善污水處理循環系統。
3、避免滲漏浪費
管道滲漏是節水技術的巨大漏洞,如果有效防止給水系統中管路跑水、滴漏、滲透等現象,可以對自來水資源節省至少10%左右,是節水措施中應當著重把握的環節。管材配件選擇。與傳統的金屬管路相比,新型復合材料制成的管材和配件對水流的密封性更為改善,能夠有效地降低管件腐蝕磨損概率,減少跑水漏水的可能性;可靠的閥門是堵塞水資源流失關口的重兵,要嚴格控制質量和類型,杜絕閥門老化導致的用水浪費,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前在家裝設計中普遍采用的陶瓷材質閥芯水龍頭也是節水事業的有功之臣,經試驗數據證明,在全開狀態下,瓷芯龍頭的出水量明顯小于普通水龍頭,且與靜壓控制相得益彰,具有優良的節水效果,應當鼓勵多方推廣。計量裝置設置。水表不僅僅是為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收費依據的儀表,也是檢測水流平衡和用水隱患的關鍵設施。在新的科技力量支持下,智能型水表在給排水工程中的投入使用,已經可以實現遠程控制、自動節水等先進功能,不僅起到節水環保效果,也維護了用戶的利益,顯現出了推廣節水的優越性。在新型建筑給排水工程中,應當根據物業需求,安裝性能優越,質量可靠的計量裝置,實現自動化節水的目標。衛生器具安裝。節水型衛生器具的開發已經是最新節水技術的典型應用,這是在水資源最終利用環節的有效控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節水的最終效果。目前很多建筑中已經對節水型衛生器具進行強制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節約效果,如沖水量小的節水座便器等,仍然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應當在當前和未來進行持續的宣傳,使我國節水力度早日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總之,就我國目前的的水資源緊缺的狀況,大力開發和提高我過城市給排水工程應用技術是十分必要的,要向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并且積極宣傳節約用水的有效手段,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做到雙重保障,尤其是在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工程引入先進的節水手段,以便確保我們在長遠的計劃中取得雙贏的效益,即成本與效益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朱長森. 結合我國給排水工程淺談給排水節水新技術的應用[J]. 經營管理者. 2010(19)
[2] 邢濤. 住宅建筑給排水淺議[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1(04)
[3] 譚海源. 現代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及其應用[J]. 科技風. 2010(04)
[4] 蒙長旺,宋長順,董毅敏. 分戶計量——減路式單管多路供水系統初探[J]. 天津建設科技. 2007(S1)